走向启蒙:基于监狱、矫正的视角

分類: 图书,法律,司法制度/司法技术,
作者: 张晶著
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303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367055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走向启蒙》文笔雅趣,思维奔放,源于深思熟虑。基于发展的创新立足于对传统的扬弃,对现实的审视,对未来的坚信。创新永远与启蒙联袂。
——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储槐植
作者评品时章,阐说狱政,揭示刑理,将社会病痛的前因后果,于条分缕析中娓娓道来。经此作业,世态人心随之和盘托出,令人唏嘘之际渐悟法律之道,也就是共同体生活之道。各篇长短有致,叙事抒情,吐一己心得,清通可读笔下亦文亦史,论世析义,寓公道追求,意趣盎然。更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凡此全于公余为之,则作者的勤奋好学,正说明了启蒙的自助天助。
——杰出青年法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章润
张晶先生对监狱理念的解读,新颖独特,表现出对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无限憧憬;对现代监狱制度的设计,基于现实,面向未来,表现出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素养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使该作品既有较强的学术性,又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平
应当说,一个社会形成对犯罪、罪犯与监狱的理性认识与科学认知,最为困难,但也最为重要,尤其在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度中。如果罪犯都能在“人”的意义上被认识,被对待,成为法秩序的主体,那么,这个社会还有什么人不是在“主体”的意义上生存与生活?《走向启蒙——基于监狱矫正的视角》一书深深地浸润了作者的人文情怀与启蒙渴望。思想与观念的“启蒙”,对于我们这个越来越“技术化”的社会来说,似乎已是久违的“话语”。这正是本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之所在,也是作为监狱管理工作者的作者对社会的不含
水分的学术贡献。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蔡道通
内容简介
他的书评专著《走向启蒙》,是继专著《中国监狱制度从传统走向现代》(2001年)和监狱学研究的第一本随笔集《正义试验》(2005年)之后的又一成果。应该庆幸的是,《走向启蒙》是我围第一本监狱学书评集。
《中国监狱制度从传统走向现代》、《正义试验》和《走向启蒙》,成为他“现代监狱制度”的三步曲。三步曲,不是交响曲,只是小夜曲。很小很小的那种小夜曲。并且,不是来自天籁,而是来自山野,甚至有一点点的原生态。
警察的服从天职,造就了他作为研究者理论上的创新。现代监狱制度、囚权主义、人性化的原创思想,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关注,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未来中国监狱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作者简介
张晶,研究员,作家,
他,不经意间,在20岁生日那天当上了警察的农民,今天除了继续当好他的警察之外,又不经意地获得了研究员以及作家的头衔。
这着实让他惶恐和惊喜。
因为,这一切的~切,在他26年前的那个生日之前,都还是梦幻。
不经意,不是说他不在意,相反,他很在意,因为,这饱含着他不懈的拼搏和努力。不经意,不是说他看不上这令人甚是羡慕的名分,相反,他很在意,因为,这其中的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所谓的不经意,是因为他没有刻意地追逐,这都是机遇的垂青。
从1985年夏季开始的监狱学术,一直是他的至高追求。
杰出青年法学家陈兴良博士称他是书生,他非常在意,也很受用。尽管他不是真正的书生。当然,他只是认真的工作,潜心的尽职。他公干之余的理论研究,其实只是他用心在丈量对监狱事业的另一种忠诚,除此无他。
他说,他比不了凤凰,他做不了雄鹰。只是,偶尔的会比鹰飞得高一点。
他说,他还要飞,迎着太阳,乘着自由之风。
他的目标是:要经常的“偶尔”。
他还说,他的书是献给他逝去的父母的。
目录
序1
序2
自序启蒙来自天际的洪流
学术天空
罪犯改造质量评估寻求监狱技术制度的创新
——于爱荣等著《罪犯改造质量评估》评述
“监狱”的求解
——郭明著《监狱的隐喻》导读
刑罚的后现代主义解读
——读张绍彦著《刑罚的使命和践行》
矫正技术:构建中国现代监狱制度的基础
——兼评于爱荣等著《矫正技术原论》
刑罚并不轻松的故事
——读郭建安译《刑罚的故事》
非自由人更期盼自由
——读奈杰尔S.罗德雷著《非自由人的人身权利》兼再论“囚权主义”
领航中国现代监狱制度
——为《犯罪与改造研究)200期辉煌走过而作
见证
——读何为民教授《监狱工作回眸》
近代中国社会的另类图景
——读冯客《近代中国的犯罪惩罚与监狱》
启蒙不得不谈的话题
——读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札记
我在我思
梦圆新千年
——《中国监狱制度从传统走向现代》自序
心——丈量我的虔诚
——《正义试验》自序
我为什么为服刑人员“代言”
——关于《正义试验》的必要交待
学门PK
监狱理念: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超越传统融入现代引领未来
——监狱工作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诗意栖居
爱的旅行
——读解秋尘长篇小说《时差》的主题蕴含
自由的隐喻
储福金长篇小说《细雨中的阳光》读后
赤裸的呐喊
——山风长篇小说《面具》的主题诠释
人性的证明
——赵本夫小说《天下无贼》的主题解读
从哈佛到剑桥:跟着裴文去朝圣
——读裴文《感受哈佛女人》《剑桥悠然间》术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