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工具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经营管理,
作者: 邵建平主编
出 版 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8-1字数: 411000版次: 1页数: 374印刷时间: 2004/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1102450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管理的科学性体现在对一个问题的系统考虑和周全分析上,而管理的艺术性体现在对管理方法和分析的灵活应用上。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这一认识为基础,汇集管理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方法论,他们包括企业管理关键工具、资料搜集与分析工具、质量管理与分析工具、财务管理与分析工具四个部分。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两种现象:一种是具备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知识,但是缺乏对知识和方法的艺术性运用;二是有管理经验,也有管理能力,但是缺乏对最基本的管理知识和方法的了解和理解。因此本书在这四个内容方面均采用方法介绍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写作手段,并且对案例的选择尽可能符合实际以及尽可能周全。
本书的基本方法介绍主要参照成熟的相关书籍。案例的选择有三个来源:一是有关书籍中参照摘选的部分,对此我们对相关作者表示感谢;二是根据分析要求编写的案例,对此我们希望读者能从联系实际的角度来进行阅读:三是作者在管理实践的参与过程中为针对性的企业所设计的案例,对此无论就其实用性,还是就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目录
第1篇企业管理关键工具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方法
第一节环境分析模型
第二节行业分析
第三节 企业(产品)分析模型
第二章计划与决策方法
第一节 计划与决策概述
第二节 计划工作常用方法
第三节确定型决策方法
第四节 非确定和风险决策方法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激励
第二节 岗位绩效考核
第三节 薪酬设计
第2篇资料调查与分析工具
第一章统计调查与资料整理方法
第一节统计调查方法
第二节 资料整理方法
第二章统计数量描述性方法
第一节 平均指标
第二节 变异指标
第三节相对指标
第四节 现象之间的相关描述
第三章统计分析方法
第一节动态分析方法
第二节趋势分析与预测方法
第三节 指数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
第四节 抽样推断分析方法
第3篇质量管理工具
第一章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管理
第一节 质量的内涵及质量的意义
第二节 质量诚信机制的构建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
第二章质量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工具
第一节 质量状况分析方法
第二节 分析质量问题原因的工具
第三章质量提升措施和方法的工具
第一节 制定质量措施的工具
第二节 控制工序质量的工具——控制图
第三节 提升硬件质量保证能力的工具——工序能力指数
第4篇财管管理实用工具
第一章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第二节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第三节 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预算控制
第一节预算控制概述
第二节 经营预算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
第三章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第一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
第二节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主要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篇企业管理关键工具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方法
第一节环境分析模型
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生存,要靠特色、特长和优势去生存、发展以及竞争。特长和特色如何认知以及如何确立?必须将企业放置在一个市场和社会政治经济的环境中加以分析。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既是威胁,也将是机会。具体来说,那就是如果分析的不到位、方法运用有失误、把握的不准确、认知的不全面,则将会是威胁,反之,则是机会。环境分析方法就是监测、评价来自企业内外环境的信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模型,研究客观的结论,并把它们传递给企业的管理人员,以确保企业长期健康地发展。
一、SWOT分析模型
(一)SWOT基本含义
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而进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时的方法。其中:s代表企业内部的优势分析(Strength);W代表企业内部的劣势分析(Weakness);O代表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代表企业外部的环境威胁(Threats)。
SWOT分析模型的分析结论,可以帮助企业明确优势、去除劣势、把握机会、规避威胁,从而做到以扬长避短的方式去争取竞争取胜,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并用机会的把握来实质性地回避威胁。同时,SWOT也是管理咨询人员概括主要事实,并在内部和外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预测,认知所服务的企业客户所面临的主要和次要问题,有助于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
(二)SWOT分析的基本步骤与基本分析模型
一个典型的SWOT分析步骤为:
1.确认企业当前的战略,并对其作出有效性分析。
2.确认企业外部环境中关键因素的变化,把握可能出现的机会和威胁。在管理实践中,虽然对因素分析的数目无法固定,但通常不要超过八个因素。
3.根据企业的资源组合状况确认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为了把握好企业的关键优势资源和关键制约限制,分析的因素数目最好也不超过八个。
4.对所列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各关键因素进行逐项打分,然后根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加权汇总总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