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直面经济全球化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罗红波,(意)巴尔巴托 主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 255000版次: 1页数: 289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20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970102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上篇主要研究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八个省区的产业集群情况及其经济发展情况;下篇主要研究意大利产业区的中小企业发展及其对意大利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情况。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作者观点看,该书稿都有出版价值,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区的深入研究。
目录
引言
上篇 对中国产业区的研究
中国产业区的发展概况与经验总结
一 引言
二 全国产业区的发展概况
三 中国的产业区地图
四 产业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中国产业区的劣
六 联系中国和意大利产业区,重塑全球价值链
七 结论
中国产业区的人口状况分析
一 八省区人口总量和结构分析
二 八省区劳动力总量结构分析
三 八省区劳动力教育状况分析
四 八省区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
五 八省区人口收入水平与消费支出水平分析
六 八省区人口社会保障状况分析
七 八省区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八 小结
中国产业区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分析
一 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一般理论
二 中国产业区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三 中国产业区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与措施
中国产业区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一 中国产业区社会学分析框架
二 中国产业区的经济发展、就业与收入增长效应分析
三 中国产业区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
四 中国产业区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和对策思考
中国促进产业区和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若干重大政策对中国集群发展的影响
二 中国部分省区市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三 “十一五”期间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
四 结论
下篇 对意大利产业区的研究
书摘插图
(一)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
1.基础设施的增加导致总产出直接增加
一方面,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产出的增加将引起总产出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活动总量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也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有助于拉动需求,带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由于基础设施的特性,基础设施投资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投资乘数原理,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创造大量有效需求。
2.基础设施通过提高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由基础设施的投资所引起的服务从两方面影响经济增长:
第一,基础设施服务,如运输、供水、电力、信息等,是生产的中间投入,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投入使用后,,在一定的产出范围内,会减轻基础设施使用者的成本。这种服务成本投入的减少意味着使用者利润的增加,从而带来总产出、收入和就业的增长。
第二,基础设施服务的改善会间接地提高其他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率。例如,基础设施保障了生产从手工向机械化的转变,减少了工人的通勤时间,促进了信息交流的进步等。基础设施被看作生产的免酬因素(未付报酬因素),它通过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边际收益来发挥作用,有很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能够“挤进”私人投资。在新增长理论中,基础设施的上述间接作用被视为一种节约成本的技术,使经济获得内生增长动力,长期经济增长将会因此而加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