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班组长现场管理运作实务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经营管理,
作者: 李景元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1字数: 333000版次: 1页数: 356印刷时间: 2007/0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176135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强调指出: “必须加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前提保证。《现代企业现场管理运作实务》系列教材,恰恰体现了这一要求。
原国家经贸委制定颁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指出,在体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提下,要优化现场要素,强化质量管理.加强标准化和计量检测工作及其现场生产过程控制:改善实行现场核算,确立现场消耗的评价体系。把管理的落脚点放在基础层和作业现场。
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占领、拓展市场的坚实基础。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狠练内功,优化现场管理要素配置,提高企业活力。
这就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对生产现场的各种要素,对人(操作者和管理者)、机(设备)、料(原材料)、法(工艺、检测方法)、环(环境)、资(资金)、能(能源)、信(信息)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管理职能,保证现场按预定的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能、均衡、安全文明的生产。本书将介绍规范这些生产现场管理行为的基本方法,指出强化企业内功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李景元,河北丰润人。河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员。博士学位,经济与管理学科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石油管道学院被分配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工作。1991年考入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后相继取得博士学位 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高新技术学科带头人,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国经济学家”名录,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质协现场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质量》编委,河北省廊坊市政府咨询专家河北省创造创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等国家级学会特约研究员,曾任企业技术员、工程师、车间主任、国家大型输油站)库)长,生产处长等职务、对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教学颇有建树,在我国第一次提出灰领概念并进行科学定义,并于1995年2月出版“现代中国的灰领阶层》一书,2003年12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企业现场管理运作实务系列教材》,被中国质量协会向全国各行业推荐使用。已出版《现代企业三维评价理论与实践》等专著48部,主编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10部。承担的经济与管理科研课题有4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与学会科技成果奖《中国灰领》(2004年12月第—版)被河北省创造创新学会、中日科技友好协会等组织的国际会议授予唯一特等奖。曾多次出访发达国家进行学术交流,灰领概念与属性定位、三维评价理论方法等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及专家学者普遍关注与认同。
目录
序一
序二
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企业班组基本知识
第一节现代企业班组特点
第二节企业班组管理内容
第三节加强企业班组管理
第二章企业班组群体知识
第一节群体作用特征概述
第二节班组群体表现形式
第三节班组群体管理要求
第三章企业班组文化知识
第一节现代企业文化概述
第二节现代企业文化范例
第三节培育班组文化氛围
第四章班组自身建知识
第一节班组自身建设概述
第二节班组自身建设途径
第三节完善班组民主管理
管理过程篇
第五章班组生产作业过程
第一节班组生产作业概述
第二节班组生产作业计划
第三节班组生产作业实施
第六章班组劳动管理过程
第一节班组劳动管理概述
第二节班组劳动生产效率
第三节劳动管理运作操作
第八章班组文明操作过程
第一节班组文明操作概述
第二节班组文明操作内容
第三节班组文明操作措施
专业技能篇
运作规范篇
参考文献
后记
修订说明
书摘插图
第一章企业班组基本知识
班组作为现代企业生产现场中的最基本的作业单元。它是为了共同完成某项生产和工作而由一定数量的操作人员或工作人员在有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和密切配合基础上所组成的正式工作群体。它是企业的组织基础,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因而分析现代企业班组的特点。把握班组工作性质、加强班组建设,对于外抓市场、内抓现场,提高效益,以及企业的全面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现代企业班组特点
一、班组性质及其设置
在我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中,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生产班组。生产班组(以下简称班组)是车间或场、队(站)的组成部分,是最基层的生产行政单位和管理单位。它是根据市场形势变化生产行政管理的需要,在进行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生产过程中相互协作的同工种工人、相近工种工人或不同工种工人组织在一起,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一基层组织是由掌握现代文化、现代技术、现代思维方式的正式群体,这一群体表现为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文化构成层次的集合体,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工业企业的班组根据生产过程的构成,可以划分为生产班组、辅助生产班组,后勤服务班组等。工业企业的各类班组都相对独立地拥和使用、支配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