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学(兽医及相关专业)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动物医学,
作者: 李清艳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 333000版次: 1页数: 306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33451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深入发展,新的传染病不断被发现,动物传染病的流行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为保障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对动物传染病的防制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加入WTO后,更迫切要求教学单位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动物传染病的防制体系进行深入的改革,能够培养出与国际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使我国的动物传染病防制技术和方法与国际接轨,因此对动物传染病的教材必将提出新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第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的编写是为了适应畜牧兽医类高职高专教学的需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适应养殖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目标,以阐明理论知识、强化应用为重点,充分体现应用性、实践性原则,力求反映国内外动物传染病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在防治方面,本教材适当增加了中药防治畜禽传染病的内容,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实践技能训练部分,主要侧重当前养殖业中常见、多发的畜禽传染病,尽量选用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疾病诊断的新方法,配合理论课教学分散进行。另外,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既便于教学,又便于学生巩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感染与流行
第一节动物传染病的感染
第二节动物传染病的流行
第二章动物传染病的防制
第一节综合防疫措施的制定
第二节动物传染病的诊断和疫情报告
第三节检疫
第四节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第五节消毒、杀虫和灭鼠
第六节隔离和封锁
第七节传染病的治疗与尸体处理
第三章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第一节口蹄疫
第二节狂犬病
第三节流行性感冒
第四节痘病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六节轮状病毒感染
第七节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第八节大肠杆菌病
第九节沙门氏菌病
第十节巴氏杆菌病
第十一节布鲁氏菌病
第十二节坏死杆菌病
第十三节结核病
第十四节炭疽
第十五节破伤风
第十六节李氏杆菌病
第十七节放线菌病
第十八节肉毒梭菌中毒症
第十九节链球菌病
第二十节葡萄球菌病
第二十一节附红细胞体病
第二十二节钩端螺旋体病
第二十三节衣原体病
第四章猪的传染病
第一节猪瘟
第二节猪伪狂犬病
第三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第四节猪细小病毒感染
第五节猪传染性胃肠炎
第六节猪流行性腹泻
第七节猪水疱病
第八节猪圆环病毒感染
第九节猪丹毒
第十节猪梭菌性肠炎
第十一节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第十二节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第十三节猪支原体肺炎
第十四节猪痢疾
第五章家禽的传染病
第一节新城疫
第二节传染性支气管炎
第三节传染性喉气管炎
第四节传染性法氏囊病
第五节鸡马立克氏病
……
第六章反刍动物的传染病
第七章其他动物的传染病
附录常用兽医生物制品简介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感染与流行
第一节 动物传染病的感染
一、感染和感染的类型
(一)感染和抗感染免疫
病原微生物侵人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如发热、黄疸、水肿、出血、变性、坏死等,这个过程称为感染。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临床表现不一,从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不仅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毒力,还与动物的遗传易感性、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叫做有易感性。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有易感性的动物机体才能引起感染过程。多数情况下,病原微生物侵入具有高度免疫力的机体后,能迅速被机体的防御机能排除或消灭,从而不出现可见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这种情况下不能引起感染,这种状态称为抗感染免疫。
(二)感染的类型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动物机体抗感染的矛盾运动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因此,感染过程表现出各种形式或类型。
1.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外界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称为外源性感染,大多数传染病属于这一类。存在于动物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表现其致病性。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增殖、毒力增强,最后引起动物机体感染发病,这种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或称条件性感染。
2.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 由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称为单纯性感染,大多数传染病是由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引起的感染,称为混合性感染,如牛可同时感染结核杆菌和布鲁氏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