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做人的哲学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个人修养,为人处世,
作者: 彦博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版次: 1页数: 21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179658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秉承中庸做人的哲学,身上就少了些火气,多了些和气。中国有句俗话叫以和为贵,贵就贵在它能为你营造一个健康良性的生存环境。中庸是一种做人哲学,更是一种成事的智慧。本书分十章讲述中庸之道在生活社交中如何正确运用自如,才能透彻地领悟中庸做人的哲学,进而让人生的路左右逢源,处处和谐圆融。
中庸即平和——在做人的心态上既不自负,亦不自卑,这样对强于己者可以不卑不亢,对弱于己者不致于张牙舞爪。
中庸即低调——在做人的原则上奉行低调至上。以强示之弱更能得到别人的尊敬,这是人际交际中一个规律性的结论。
中庸即方圆——在做人的手段上段方圆兼顾。为人处世当方时则方,当圆时则圆,同时要充分把握好方与圆的尺度。这样可以让形势的发展始终在自己掌控之中。
内容简介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之至。通俗地讲,中庸做人之道就是主张为人处世一定要奉行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行为准则,要在取舍之间寻求一种适中的微妙境界。人生的路唯有透彻地领悟中庸做人的哲学才能左右逢源,处处和谐圆融。本书讲述如何在人生道路上施行中庸之道。
目录
第一章 白刃可蹈 中庸难得
1. 中庸是成为强者的最佳通道
2. 以中庸的态度实施目标
3. 肯折中才能争取双赢
4. 人生的下坡路往往是自居清高引起的
5. 既要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的话
6. 中庸是一种留有余地的艺术
7. 礼尚往来才能维持和谐的局面
8. 在金钱与生活间找到平衡
9. 退而求其次是聪明之举
10. 做人过慎会丧失良机
第二章 慎独自修 至诚至性
1. 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本性
2. 修炼诚与信的个人品性
3. 始终把道义放在名利的前面
4. 从卑微处修身养性
5. 一点善心便能照亮世界
6. 在他人患难之时伸把手
7. 别让私心蒙蔽了做人的双眼
8. 做人处世要识大体
9. 爱心是我们为人的大善
10. 感恩之心让一个人的心灵更加美好
11. 不要失掉高尚的自己
12. 追求人格的不断完善
第三章 事不强成 适应环境
1. 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
2. 在变化面前要表现出应有的适应能力
3. 做事要顺应客观规律
4. 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
5. 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要容易得多
6. 做人不可硬充好汉
7. 做人处世切忌强人所难
8. 中庸帮你把不利因素变有利因素
9. 未成功之前须忍住寂寞
10. 因事制宜才能把事情做好
11. 用中庸换生存是高明的人生智慧
第四章 君子立世 以和为贵
1. 以诚待人才能维持“人和”的局面
2. 与人和谐相处是做人立世之本
3. 维持好婚姻的“和局”
4. 完美的婚姻必然是中庸的产物
5. 用距离营造健康长久的朋友关系
6. 以心换心,寻求同仁支持
7.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
8. 做人要学会多替别人着想
9. 没有人不欢迎谦虚的人
第五章 大肚能容 糊涂则明
1. 宽容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2. 不要只盯着别人的缺点
3. 过于精明反倒是愚蠢之举
4. 有真聪明的人也要懂得掩饰自己
5. 眼睛里揉得进沙子方能成大事
6. 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
7. 别给自己制造敌人
8. 别让“仇恨袋”挡住你的路
9. 中庸的人从不争一时之短长
10. 坚忍是以高尚人品为支点的
第六章 低调人世 淡泊明志
1. 自视高人一等只会被孤立
2. 不要做那个爱慕虚荣的人
3. 经常保持一颗平常心
4. 知足者才会常乐
5. 富而不骄则久
6. 过于张扬必惹人忌
7. 得意时不要把好处占尽
8. 大事可做但不可吹
9. 不要让寻求他人的赞许成为一种必需
10. 逞匹夫之勇者不是真正的勇士
11. 敢于承认自己不如人
12. 得失何妨两随意
第七章 看清形势 进退自如
1. 妥协是一种中庸的智慧
2. 审时度势方能进退自如
3. 能屈能伸才能适应社会
4. 功成之曰正是身退之时
5. 辨证地看待和运用强弱进退之道
6. 及时调整奋斗方向
7. 该放弃的就坚决放弃
8. 小不忍则乱大谋
9. 外圆而内方是做人之守则
第八章 人前藏智 话中藏锋
1. 伏藏是成事的上策之选
2. 不要事事问个明白
3. 修习练达的学问
4.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 明话也要含糊说
6. 看透未必就要说透
7. 劝人也要讲技巧
8. 看对人,说好话
9. 该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10. 言行不要太出格
媒体评论
中庸做人新思路
来源 价值中国网 肖乐义
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的“中庸”思想,我们通常容易将之理解为走中间路线,既不左,也不右,做老好人,两边都不得罪人的意思,认为这是一种投机主义、滑头哲学。其实我们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兼听而不偏听,两全则周全,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这才是中庸的核心思想精髓。《中庸》的中心内容在于阐明“中庸之道”,既反对“过”,也反对“不及”,实质也是提倡两全,提倡兼听,提倡周全,不走极端。
推而广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自供清淡精神爽,处事从容日月长;远望方觉风浪小,凌空乃知海波平……这都是儒家“中庸之道”思想在人生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方面的高度概括。
儒学中的为人处世思想,更多是一种以退为进策略,一种以退为进的睿智的处世方法,一种和光同尘、隐忍待时的处世韬略,同时也包含着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伟大的责任感。在历史上的社会现实生活中,遇到逆境的人也不少。有的人善于退步,善于曲折委婉以成事,最终成了被人传诵的智者,象曾国藩等就是代表;而有的人却像牛一样倔强,不碰得头破血流,誓不回头,他们当中,好一点的象岳飞,身上断头台,留名千古,差一点的呢,历史上冤案不计其数,多少忠臣义士在其中,就不必多说了。
再扩展开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以鬼谷之为代表的策略家、易学思想家等,都有类似的思想,也可以说是生存哲学,体现出强大的包容力,同化力,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就象陈年佳酿,历久弥新,其味愈醇。难怪中国历代灭佛、杀道、打击封建迷信、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等,都没有让这些优秀的文化精髓失去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们总是顺应时代的要求,顺应社会的要求而显现出崭新的面目,这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吧!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白刃可蹈 中庸难得
1. 中庸是成为强者的最佳通道
谁都想成为事业有成的强者,但能遂人愿者毕竟寥寥,究其原因,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找到成为强者的最佳通道:有的人推崇强势哲学,处处用强,时时争先;有的人希冀别人的成全,一味曲从,丧失自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要保持应有的尊严,又要不怕丢面子,这也正是中庸做人的一种表现。
古往今来成就大业之人,无不是胸怀宽广、从善如流者。他们不但心中有大志,而且气平若缓流,能够礼贤下士,倾听逆耳忠言;相反,有一些同样有抱负的人,虽然在开始时顺风顺水地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他们却因此而骄傲自大,不可一世,渐渐也就众叛亲离,一路下坡,最终导致了失败。
宋代著名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在评论楚汉之争时就曾说: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胜,楚霸王项羽之所以失败,关键在于他们对待敌对意见的态度上。项羽不能忍受批评,白白失去了自己百战百胜的勇猛;刘邦能忍,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攻项羽弊端,最后夺取胜利。刘项之争,从多方面说明了这一点。刘邦懂得忍下
人之言,而项羽气大,什么都难忍难容,不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大业未成身先亡,可悲可叹!
下面几件事足以说明刘邦与项羽的不同。楚汉战争之前,高阳人郦食其拜见刘邦,献计献策。他一进门看见刘邦正坐在床边洗脚,便不高兴地说:“假如您要消灭无道暴君,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刘邦听了斥责后,不但没有勃然大怒,而是赶忙起身,整装致歉,请郦食其坐上座,虚心求教,并按郦食其的意见去打败陈留,将秦积聚的粮食弄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