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时期的课程发展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斯莱特里著,徐文彬,孙玲等译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6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337154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斯莱特里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力四射、瞬息万变、璀璨夺目的后现代时期的课程发展的图景。
——藏廉派纳,加拿大研究中心主席,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William F.Pinar,Canada Reseach Chai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在新版的《后现代时期的课稷发展》中,斯莱特里完善并扩大了对关键问题的深刻分析,而这些问题正是当前处于后现代时期的学生和教育者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通过这种方式,斯莱特里激发出“一种不平衡的内部反馈”,这种反馈促使我们展望课程发展的愿景——为公正,即课程发展的首要目标,创造一种崭新的公共话语的愿景。
——詹妮特米勒,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
(Janet L.MiUer,,Professor,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我从未期望过能够阅读到内容如此丰富的书。在最佳的教学传统中,本书邀请甚至迫使教育者对研究的道德范畴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我猜测阅读过本书的学生、教师以及学者会马上重新思考自己一直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
——苏布克斯,中等教育研究教授兼主任,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
(Sue Beooks,Professor and chair,Department of secondary educati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new paltz)
斯莱特里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力四射、瞬息万变、璀璨夺目的后现代时期的课程发展的图景。斯莱特里完善并扩大了对关键问题的深刻分析,而这些问题正是当前处于后现代时期的学生和教育者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通过这种方式,斯莱特里激发出“一种不平衡的内部反馈”,这种反馈促使我们展望课程发展的愿景——为公正,即课程发展的首要目标,创造一种崭新的公共话语的愿景。 在最佳的教学传统中,本书邀请甚至迫使教育者对研究的道德范畴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阅读过本书的学生、教师以及学者会马上重新思考自己一直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
内容简介
《后现代时期的课程发展》是第一本介绍并分析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当代课程发展的著作。从1995年该书第一版问世以来,课程研究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现代的观念也是日新月异,美国学校教育的风景更是色彩斑斓。在充满期待的第二版《后现代时期的课程发展》中,我们注意到斯莱特里又增加了三个新的章节,并扩大了对教育领域中当代问题的研究,包括更加关注测验和责任制、文本解释过程的复杂的动态性、全球化和国际化关系的问题和可能、宗教和神学对课程实践的影响、种族和性别研究的政治学以及同性恋所引起的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得克萨斯州农业和机械大学教授,著名的后现代课程学者和教育哲学学者,曾任职于教学、学习和文化、教育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部门。
目录
前言
导言
第一部分 作为研究领域的课程发展
第一章 课程发展、概念重建和后现代性的简介
第二章 关于课程作为研究领域的历史观点
第三章 课程研究的概念重建(从1973到2006)
第四章 后现代学校教育、课程和神学文本
第二部分 当代课程发展中的复杂对话
第五章 解释学循环和解释过程
第六章 多元文化和不同社会背景中的性别、性别歧视、种族和人种学
第七章 课程研究中的后现代哲学流派
第八章 课程交互性与生态可持续性
第九章 乌托邦愿景、民主和平等主义的理想
第十章 美学研究、艺术为本的研究和预言性时刻
第三部分 后现代时期的课程发展
第十一章 时间和复杂性
第十二章 后现代时期的课程愿景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书摘插图
第一章 课程发展、概念重建和后现代性的简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后现代”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建构性后现代主义、消解性后现代主义、文化后现代主义、后现代艺术、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神学、后现代建筑等概念之中。一些学者,如鲍曼(Zygmunt Bauman,2000,2003)已经创造出了大量像“流动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这类混合短语来表达更为流动的理解。我们至少可以从十一个不同角度来理解后现代主义,本书将进一步全面地探讨这十一个方面:
正在形成的超越工业化和科技化时代的历史时期;
艺术和建筑领域中折中的、多元的、反讽的和讽喻的当代美学风格;
经济、政治组织统一系统中的社会批判主义,如自由主义、共产主义;
哲学运动,通过解构真理、语言、知识以及权力等现代概念进而暴露元叙事的内部矛盾;
文化分析,在倡导建构整体性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共同体的同时,批判现代科技对人类心理和环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一种激进的折中主义(并非妥协或寻求一致)和双重话语,对同一事件持既接受又批判的态度,因为过去和将来既是确定的也是可推翻的,既是包容的也是受限制的,既是建构的也是可解构的;
试图超越现代物质主义哲学的运动;
承认和接受他者的态度,尤其是从种族、性别、性欲、语言学、人种的视角来看;
以革命性范式转换为标志的重要历史时期,这种范式转换超越了现代社会的基本假设、运作模式及宇宙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