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理论先锋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编
出 版 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版次: 1页数: 425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35555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2007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完成两大理论评选活动。一项是被业界是广泛关注的“第三届全国十侍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评选”活动,经过十个月的酝酿、评选,王求、包斯尔、孙宝国、李岭涛、李新民、冷冶夫、张颂、张海潮等十们同志,他们理所当然地有资格被称当今传媒理论界的先锋人物。
本书的出版,既推出了现阶段广播电视界十分需要的理论成果,又推介了一部分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可谓一箭双雕。
目录
出版说明
王求:网络传播及其其对网民行为方式的影响
包斯尔:全球化与现代广播电视改革
刘习良:史学研究的价值
刘宝国:电视节目形态的界定、分类、创新和走向
曲宗生:为历史见证 与时代同行——《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创刊20周年记
李岭涛:电视媒体的机制创新分析——以“中国电视四小龙”为例
李新民:公司化是电视业发展的新要求
冷冶夫:关于纪录片的若干思考
张颂:传媒语言文化身份的当下识别
张振华:论新闻传播的科学思维
张海潮: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
高鑫:论电视艺术美学
高歌东:广播语言中的复叠修辞
唐世鼎 黎斌:制播体制改革与中国电视产业
徐迅:明访与偷拍的法律陷阱
黄勇: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为促进广播影视发展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在,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首发式上的讲话
童宁:电视记者新概念
谬祥忠:数字艺术论
书摘插图
网络传播及其对网民行为方式的影响: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关于网络传播的译著及国内学者的著作发表,有代表性的如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吴风的《网络传播学》等,围绕网络传播开展的理论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不少成果。比如新闻传播学界关于网络传播中人际互动关系的研究、关于“第四媒体”基本特征的研究等等,社会学界也针对建立网络社会学、网络社会的性质(包括虚拟社区、虚拟社群)、网络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课题,从不同的方向人手,对互联网这个新的领域展开了逐步深入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本文拟结合社会学和传播学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尝试对网络传播特征及其对网民的影响作一些探讨。
历史已经证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变迁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往往从一种新工具的普及开始,逐渐演变为文化,最后成为一个社会的主流生存方式。石器的使用使人类祖先开启了“石器时代”,铁器的发明引领原始人进入“铁器时代”,蒸汽机的出现开创了近代工业化的“机器时代”,而当今世界,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正在开创一个“网络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人咋舌。如果从1993年游览器开始使用时算起,经过11年的发展,全球上网人数目前已超过了7亿,而1994年互联网接入中国之后,随着中国信息产生的迅速发展,10年来的跨越更令人吃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