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财务管理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财务管理,
作者: 郝成林,钟世珍,段英文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 433000版次: 1页数: 333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308288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财务管理学既有较强的实用性,又有较强的理论性。但目前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着“重实务、轻理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其根源在于介绍财务管理理论方面的成果较难在教材中体现,即使有所体现,也因其复杂的推论过程而不被重视。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学了很多,但不知道这些知识与财务管理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为财务管理工作服务。所以作者增加了两部分内容:其一是财务管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重点介绍了财务管理与经济学、财务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和会计之间的关系;其二是财务管理理论,重点介绍了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研究的重要意义、理论框架研究的起点论、影响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十大经典理论等。
目录
第一章 财务管理导论
第一节 财务及财务管理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财务要素、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
第三节 企业目标与理财目标
第四节 财务管理假设
第五节 财务管理原则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财务管理基本理念
第一节 货币时间价值
第二节 风险与收益
第三节 其他重要观念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财务管理环境
第一节 财务管理环境概述
第二节 经济环境
第三节 法律环境
第四节 金融环境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资金筹集管理
第一节 资金筹集方式
第二节 资金成本
第三节 资本结构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资产营运管理
第一节 企业投资概述
第二节 项目投资
第三节 证券投资
第四节 营运资金管理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企业收益分配管理
第一节 收入管理
第二节 利润分配原则及程序
第三节 股利政策理论
第四节 股利分配政策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及控制
第一节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第二节 财务管理过程
第三节 财务控制
第八章 财务管理与其他学科关系
第一节 财务管理与经济学
第二节 财务管理与财务经济学
第三节 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
第四节 财务管理与会计学
第九章 财务管理理论总结
第一节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第二节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构想
第三节 20世纪财务管理理论主流
第四节 财务管理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附录一 货币时间价值系数
附录二 企业财务通则
附录三 金融企业财务规则
附录四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附录五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财务管理导论
第二节 财务要素、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
一、财务要素
资本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考察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有必要从资本这个基本范畴开始。
(一)资本及其特征
资本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素,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所谓资本,是指能够在运动中不断增值的价值,这种价值表现为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垫支的货币。在这里,垫支就是资本本身不随着生产经营中物质消耗而消耗掉,它按耗用的多少计人成本费用,随着企业收入的取得而得以保持和收回。资本的最初形态是货币,通过货币购买各种生产经营要素,通过生产实现价值的转移和增值,通过销售完成价值的实现,从而使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循环和周转。
资本具有以下特点:
1.稀缺性
资本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是资本的外在属性。所谓稀缺是指人们所获得的资本总量总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资本的稀缺性在于它不可能充分供给。正由于资本稀缺,才产生了如何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本的财务问题。
2.增值性
增值性是资本的内在属性。现代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无论对内投资从事生产经营还是对外进行投资活动,资本每经过一次周转所取得的货币收入中,除收回原垫支的资本外,都会带来一个新增加的价值量。资本在运动中能够带来比原有价值更大的价值,这就是资本的增值性。资本在运动中不断增值是资本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本的目的。资本的增值与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它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3.控制性
把资本与财务主体所控制联系起来是至关重要的。虽然经济资源可以同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分别提供利益,但作为财务资本,却不可能同时为几个主体所控制,换言之,资本的增值性是具有排他性的,一旦某个主体拥有资本,就可以用它来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而其他的主体则不可以利用。控制性是财务资本的属性,它限定了资本的空间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财务主体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