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个人修养,自我完善,
作者: 郭本禹,姜飞月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版次: 1页数: 375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441848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概念,是指人们对其成功完成某个特定任务所需行为的能力的认知判断或信念。作为一种心理机能,它在人们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该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众多心理学者的关注,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研究自我效能的热潮。本书稿主要论述了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阐述了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原理,重点讨论了自我效能理论在学校教育、心理治疗、健康行为、职业指导、组织行为、体育运动、团体行为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模式,展望了自我效能理论的当代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自我效能领域的研究是各国众多心理学家共同感兴趣的课题,代表着当前心理学研究的。
内容简介
自我效能概念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提出之后,得到广大心理学家的积极响应。自我效能领域的研究现已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新动向。自我效能领域的研究不仅注重理论建设,更注重应用研究,架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解决了许多实际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本书全面阐述了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原理,重点讨论了自我效能理论在学校教育、心理治疗、健康行为、职业指导、组织行为、体育运动、团体行为中的具体应用。
本书是我国自我效能研究领域的第一部系统著作,适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人员和高校学生参考和阅读,也有利于其他读者全面了解自我效能领域的知识。
作者简介
郭本禹,安徽肥西人,1964年生,心理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探新》编委。主持省部级课题10多项。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心理学史导论》、《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等30余部。主编《德育心理学丛书》、《中国精神分析研究丛书》、《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等9套大型丛书。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10余项,其中科研、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各2项。2001年获得“第三届江苏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2002年被列入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05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奖”,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目录
导言
一、班杜拉的学术生平和思想来源
二、班杜拉的心理学思想演变
第一章 从社会认知理论到自我效能理论
第一节 社会认知理论:关于人类思想和行为改变的综合理论
第二节 自我效能理论:关于自我现象的研究
第三节 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应用研究领域
第二章 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自我效能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自我效能的结构和测量
第三节 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
第四节 自我效能的主体作用机制
第五节 自我效能的发展性分析
第六节 自我效能的跨文化研究
第三章 自我效能理论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 学生自我效能
第二节 教师个体效能
第三节 学校教师集体效能
第四章 自我效能理论在临床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 焦虑、恐惧的效能调节
第二节 儿童抑郁形成自我效能途径分析
第三节 自我效能与成瘾行为的预防和戒断
第四节 自我效能与冒险性性行为的矫治
第五章 自我效能理论在健康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 自我效能在疼痛控制中的作用
第二节 自我效能与疾病康复
第三节 自我效能在应付压力中的生化效应
第四节 健康行为研究的自我效能模式
第六章 自我效能理论在生涯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 自我效能理论在生涯领域的具体化:生涯自我效能
第二节 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生涯自我效能对个体生涯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职业选择与指导的生涯自我效能理论模式
第七章 自我效能理论在组织管理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 自我效能与组织管理
第二节 自我效能与组织决策
第八章 自我效能理论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 自我效能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 运动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第九章 集体效能理论及其应用
第一节 从个体效能到集体效能
第二节 集体效能对民主政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集体效能与暴力、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从社会认知理论到自我效能理论
人类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即便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不同的困难、问题和挑战。人们如何调节自己,应对环境的复杂变化呢?这也许是心理学研究最为关心也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历来就不乏有理论对此进行探讨。相关的学习理论、人格理论、认知理论、情绪理论等都试图对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行解释,大多数理论通常将这种能力称为胜任力(competence)。伴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不仅关注这种能力本身,而且开始注意到有关这种能力的知觉或信念在人类应对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在心理学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屡见不鲜,如罗特(J.Rotter,1916~)的控制点理论、麦克兰德(D.McClelland,1917~1998)等人的成就动机理论等,都企图探究和解释人类对其能力的知觉或信念与适应和调节等心理和行为的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首创的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就是关于这方面研究最有影响的一种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当代心理学用来探究和解释人对其能力的知觉或信念的最重要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已深入到人类心理和生活的诸多领域,如学校教育、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职业指导、组织管理、体育运动等广泛领域,为人类理解自身、提高行为效能、营造幸福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
自我效能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是班杜拉后期学术精力集中之所在,有其学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深刻的社会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