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的眼睛:普达措国家公园规划和建设

分類: 图书,建筑,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
作者: 叶文,沈超,李云龙 编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 230000版次: 1页数: 169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1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09685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目前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其规划和建设,是以国家公园保护、游憩和教育的理念为指导,结合生态旅游本土化思想来进行的。规划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价值维度。规划包括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面,涉及到了“两个范畴”和一些“保障体系”。其中“两个范畴”:一是按国家公园理念和香格里拉的实际情况,对“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进行资源本身固有价值的分析与评价、发展定位、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规划;二是按生态旅游本土化的理念,对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游览空间分为大众生态旅游区、专业生态旅游区和生态度假区来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规划。“保障体系”包括管理体制、资源和环境保护措施、商业计划、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
目录
第一章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背景分析
一 何谓国家公园
二 滇西北建立国家公园的背景
三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基础条件
一 区位条件
二 自然条件
三 社会经济状况
四 资源保护现状
五 旅游发展状况
五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资源分析与评价
六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市场分析与评价
第三章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规划
一 战略分析与战略思想
二 规划理念
三 规划原则
四 战略目标
五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规划
第四章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发展规划
一 社区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 社区发展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三 社区发展对策
四 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及社区旅游开发经营模式
五 社区利益分配与社区发展保障机制
六 社区培训
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规划
一 保护行动规划
二 国家公园建设项目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
三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及保护行动计划
四 环境保护规划
第六章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规划
一 生态旅游形象策划
二 生态旅游功能分区
三 生态旅游产品规划
第七章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
一 生态旅游设施设计与建设原则
二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道路建设规划
三 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与建设
四 电力、通讯系统规划设计与建设
五 环卫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
六 防火、防灾设施规划与建设
七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与建设
第八章 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
一 门景系统规划设计与建设
二 游客接待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
三 观景台规划设计与建设
四 标识牌系统规划设计与建设
五 解说系统规划设计与建设
六 旅游信息系统规划
第九章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计划
一 管理规划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 管理模式及管理职能设计与建设
三 分区管理政策设计
四 环境管理
五 人力资源管理
六 相关政策保障措施
七 风险管理
八 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脆弱点及其预案
第十章 商业计划
一 商业机会
二 直接经营商业项目
三 特许经营商业项目
四 社区自主经营商业项目:洛茸村家庭旅馆以及相关的旅游服务项目
五 项目建设分期与投资项目计划
附录 国外先进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研究及启示
书摘插图
第一章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背景分析
(三)国家公园管理
1.国家公园管理目标
(1)保护国家级和世界级自然和风景地,提供精神、科学、教育、游憩和旅游机会。
国家公园的游憩和旅游功能是很重要的,但这些活动都只能基于对保护地自然系统的观赏。这一功能是国家公园(Ⅱ类)与原野保护地(Ib类)的区别所在,在物理特征方面,二者都比较相似。
(2)永久保持具有自然地理、生物群落、基因资源和物种的代表特征的典范,使其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状态,从而保证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
国家公园的面积大小可能各有差异,主要取决于保持其内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所需要的面积,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周边的占用和土地利用情况有着很大关联性。但是,通常而言,为了保护具有代表性特征的自然地理区域,国家公园的面积相对要大。尽管在全球保护地名录中以1000hmz作为划分国家公园的下限,但是这个数字只是图方便省事而设立的,显然不符合实际,对IUCN指南的实际应用有所局限,例如在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的应用中,就没有执行这个界点。
为了保护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使保护地恢复或保持其基本的生物特征,诸如火情控制、野生动物控制、野草控制等措施都有可能会被采用。
(3)以精神、教育、文化与游憩为目的的游客活动,使保护区保持自然或近自然的状态,消除并防止对国家公园存在的目的造成危害的利用和侵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