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B1)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叶启绩 主编,杨菲蓉,万欣荣 副主编
出 版 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版次: 1页数: 29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603027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的阐明、目标的确立、阶段的明确,论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文化自觉的必然性、必要性、规律性,以及文化自觉的各方面的性质、作用等,以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文化发展的鲜明特色。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化自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
第一节 对“化”而无“文”与“文”而难“化”的反思
第二节 文化自觉与时代发展
第三节 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平台
第二章 冲突与融合: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历程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化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灵魂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与基本途径
第四章 积淀与创造: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资源
第一节 小康社会文化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康社会文化的母体
第三节 小康社会文化是融会三大文化的创造
第五章 经济效益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发展中国的新型文化产业
第一节 文化产业的定位和发展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应对策略
第三节 发展中国的新型文化产业
第六章 锤炼内功:文化制度创新
第一节 文化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第二节 文化制度创新的主要模式
第三节 文化制度创新的战略安排
第七章 文化安全: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解读
第一节 当代世界格局中的文化因素
第二节 当代西方的“文化霸权”对中国国家利益的侵害
第三节 中国国家利益中的文化安全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文化自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
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向文而化”的意向,是人优化自己生命存在的实践。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的结果,它最生动、最直观地表征着人类实践的意义与价值含量,印证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水平。文化作为“人化自然”,作为特定民族改造世界的成果,世代相承地不断积淀、融合、扩展与进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文化及其自觉既是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质、方向和水平的重要尺度,又是作为全面体现小康社会建
设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保持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人类对自身前途命运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因为,人是文化的生成,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追求,使人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来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自觉又是当今世界文化转型的时代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进程
中,中华文化该如何应对?这是对我国社会发展提出的一个现实要求。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受到挑战或质疑,则民族认同就会出现危机,进而孕育着国家危机。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一个不属于任何文明
的、缺少一个文化核心的国家”,“不可能作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社会而长期存在”。①纵观我国社会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化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