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制度化管理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工业经济,
作者: 刘国伟,惠洁编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 205000版次: 1页数: 195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2201841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现代化服装生产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准则,本书基于此编写了涵盖服装生产运作全过程的系列管理制度,用详实的文字和简明实用的表格介绍了服装生产各个环节制度化管理的操作内容和执行规范。
本书适合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服装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目录
第一章服装生产制度化管理导论
第一节服装生产制度化管理的由来
第二节服装生产管理制度的内容与作用
第三节服装生产管理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第二章服装生产环境与生产能力管理
第一节服装生产环境管理制度
第二节服装生产计划和生产能力的审核制度
第三节服装生产能力与生产合同的评审制度
第三章服装样衣设计与试制管理
第一节样衣设计与试制概述
第二节样衣试制制度
第三节样衣评估、检验、测试制度
第四节样衣试制确认制度
第五节样衣试制资料归档制度
第六节样衣保管与领用制度
第四章服装材料质量监控管理
第一节原材料申购制度
第二节材料供货方资料信息库
第三节原辅材料供货方的调研确认制度
第四节原辅材料验收制度
第五节原辅材料测试制度
第六节原辅材料确认制度
第七节原辅材料保管与领用制度
第五章样板的制作、复核与管理
第一节样板管理概述
第二节样板制作规范
第三节样板复核制度
第四节样板保管与领用制度
第六章服装工艺文件管理
第一节工艺文件管理概述
第二节工艺文件编写与审批制度
第三节工艺文件变更制度
第四节工艺卡的编写与审批制度
第五节生产工艺培训制度
第七章服装生产设备管理
第一节设备管理概述
第二节设备引进评估管理制度
第三节设备管理台账管理制度
第四节设备日常保养制度
第五节设备定期保养制度
第六节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第七节工、夹、模具的管理制度
第八章服装生产技术指标管理
第一节产量指标考核制度
第二节质量指标考核制度
第三节质量技术指标统计分析制度
第九章服装生产质量控制管理
第一节裁剪质量控制制度
第二节缝纫质量控制制度
第三节首件封样制度
第四节车间自检、互检和巡检制度
第五节质量责任可追溯制度
第六节生产检验把关制度
第七节检验和试验标志分类管理制度
第八节数量、质量考核制度
第九节质量隐性工序预、检测制度
第十章服装检验管理
第一节服装检验程序与规则
第二节产品质量缺陷返修复验制度
第三节漏验率抽查制度
第四节质量评比制度
第五节厂检责任制
第六节已装箱产品开箱抽验制度
第十一章服装技术档案管理
第一节技术档案管理概述
第二节产品型号统一编码规定
第三节档案密级和保管期的规定
第四节产品质量信息档案制度
第十二章岗位培训管理
第一节岗位培训的概述
第二节上岗培训制度
第三节转岗和晋级培训制度
第四节提高和更新培训制度
第五节在职培训制度
第十三章服装标志管理
第一节服装标志的管理内容
第二节服装商标的管理
第三节服装号型规格标志的管理
第四节服装洗涤标志制度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服装生产制度化管理导论
第一节服装生产制度化管理的由来
回顾近代服装发展史,从中可以看到服装生产管理制度的萌芽,是如何适时而生,破土而出,茁壮生长的。同时也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服装生产管理制度的产生,不是人为臆造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几经曲折,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长期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才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服装最早的生产形式起源于个体劳动,从报价、接单、量体、裁剪、缝纫、熨烫、整理、检验、交货、结账,均由劳动者自己一人完成,不需要外界给予组织、指挥、协调、检查和督促,整个系统的作业和要求都集中在个体劳动者一人的大脑之中。
20世纪50年代初,众多的服装行业的劳动者,由政府组织成立了服装生产合作社。服装生产形式从个体生产转变为集体化生产,合理发挥了每位工作的专长,使服装生产初步走上工业化的轨道,为了使共同创造的集体利益得到合理的分配,制定了专门适合于服装行业集体计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工资管理制度。同时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一件服装分为若干道工序,由若干人员组成的生产小组来完成,这样整件产品应该分几道工序,由多少人员编组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分工细致、作业简单,有利于流水作业,又要保持单道工序的完整性,同时还要兼顾到专用设备和专用工、夹、模具的合理应用,仅凭口头指导不可能,由此出现了工艺图纸和工艺文件,用以规范每道工序的作业要求和工艺效果。生产管理制度初显其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