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医杜里特的故事I

分類: 图书,少儿,儿童文学,童话,
作者: (美)休洛夫延著,梁家林译
出 版 社: 太白文艺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 350000版次: 1页数: 329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680597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一个人人都喜欢的故事,一本与《骑鹅旅行行》《爱丽丝漫游奇境》齐名的童话经典,是一部伟大的儿童读物,更是一本带你重回童年时光的好书。
纽伯里儿童文学大奖作品,作者手绘插图,国内首次完整出版。我把这个故事献给所有的孩子们,所有在年龄与心灵上属于孩子的人们——作者。
《怪医杜里特的故事》是在欧美盛行近一个世纪而不衰的大型系列童话。全书以毕业于医科大学的杜里特博士为主人公,围绕他和他的一群动物朋友所编写。 杜里特原来是给人看病的医生,因不喜欢与人交往,改行当了动物医生,常和动物们打交道,一来二去地他竟通晓了鸟类和动物语言。靠这个独特的本领,做了不少不可思议的事情。 该书是一本与《骑鹅旅行行》《爱丽丝漫游奇境》齐名的童话经典,是一部伟大的儿童读物,更是一本带你重回童年时光的好书。
内容简介
杜里特是个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因为懂动物语言,后来就成了动物医生,成了全世界动物界中綱呼百应的人物。他有一帮动物朋友,和他一起云游天下。靠着动物们特有的功能,杜里特扶困济危,救人水火。这许多不可思议的奇事,像糖葫芦一样,串起了一个又一个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童话故事,妙趣横生,令人爱不释手。
杜里特医生虽然其貌不扬,不善于世俗交际,但通晓动物语言、学识渊博。这样一个小人物,一进入他喜爱的大自然中,到了他的动物朋友中间,就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和为帮助弱者而奋不顾身的精神。这样充满爱心、融知识于故事中的杰出作品,在当今纷扰的世界中分外动人、弥足珍贵。
怪医杜里特的形象,在欧美地区家喻户晓。一个世纪以来,这部作品被译成几乎所有的文字出版。语文家们把它作为写作教材,好莱坞多次把它搬上银幕。无比瑰丽的想象力,不动声色的幽默以及作者朴实稚拙的手绘插图,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阅读经历中一段不可替代的美好回忆。
作者简介
休•洛夫廷(Hugh Lofting,18861947),生于英国,美国国籍。他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土木工程,毕业后到非洲、西印度群岛和加拿大工作。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强烈反对战争、暴力和残忍。为减轻战争带来的压抑,就给家中的孩子写信讲故事,这些故事,成为后来风靡世界的童话经典《怪医杜里特的故事》的雏形。他一生共写了12部以杜里特医生为主角的作品,1922年获得美国纽伯里儿童文学奖。
目录
第一章
1 布嘟儿巴
2 动物语言
3 医生穷得没饭吃了
4 猴子国告急
5 了不起的航行
第二章
1 波利两下夜入王宫
2 猴子造桥
3 狮子国首领
4 丛林大会
5 稀奇的双头马
第三章
1 巴木波王子
2 医术和魔术
3 红帆海盗船
4 小白鼠的预感
5 海盗头子
第四章
1 秘密小房间
2 救出一个小男孩
3 跟踪追击
4 登上大礁石
5 渔家小村
6 终于回到布嘟儿巴
书摘插图
1布嘟儿巴
很早很早的时候(也就是一直早到我们的爷爷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有一个医生。他的名字叫杜里特。也就是约翰•杜里特M.D.。后边这个M.D.的意思,是“医学博士”,而“医学博士”的意思,就是说他是个合格的医生,并且懂得很多很多的事情。
他住在一个名叫布嘟儿巴的小镇里。镇上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知道他。只要他戴着那顶高高的帽子从街上走过,人们就说:“瞧,那个人就是杜里特M.D.,他可聪明了!……”娃娃们和街上的狗们一见到他就跑过去,成群结伙地跟在他的后边。就连教堂顶楼上的黑老鸹们,也要冲着他不住地点头,还哇哇地叫。
他的家在小镇的边上。他家的房子很小,但是房前有一个很大的花园。那里边有宽大的草坪,有石头凳子,还有倒挂的垂柳。他有个妹妹,名字叫萨哈•杜里特。医生的家由萨哈管理,但是花园由他自己收拾。
医生这个人特别喜欢动物,并且自己养了不少。花园的池塘里养着金鱼,餐具室里养着兔子,钢琴下面养着小白鼠,织物柜里养着小松鼠,地窖里还养着刺猬。此外还有一头怀着小牛的大母牛,一匹很老的、瘸了腿的马,一群鸡,一群鸽子,两只小绵羊,还有许多别的动物。
但是他最喜欢的几位朋友,还要算是嘎卜一嘎卜鸭子,吉扑一吉扑狗,拱卜拱卜猪,波利两下鹦鹉和吐一吐猫头鹰。
医生的妹妹很讨厌这些小动物,嫌它们把屋子里弄得乱哄哄的。有一天,一位老太太来看病,往沙发上一坐,却坐在一只正睡觉的刺猬身上!后来,这个老太太就再也不来找医生看病了。
为了这件事,萨哈对医生说:
“约翰,你在家里养上这么多的动物,以后怎么会有人来找你看病呢?一进门不是刺猬就是白鼠,这像个医生的家吗?这个老太太已经是被气走的第四个人了。杰肯和巴松也说了,他们就是病得再厉害,也不上咱这儿来了。我们一天比一天穷,如果你老是这么个样子,以后哪个正派人还把你当医生呢?”
“可是,我喜欢动物胜过喜欢‘正派人’呢。”医生说。
“你这个人,真是太荒唐了!”萨哈说着,生气地走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杜里特养的动物越来越多。找他看病的人可就越来越少。到后来,除了卖猫食的马克,谁也不来了。马克对动物不动物的倒不在乎。但马克也是个穷人,他差不多一年才生一次病。他总爱在圣诞节的时候花上
6个便士买一瓶新药。
虽说早年间东西便宜,可是6个便士怎么说也是不够花的。
要不是医生的钱盒子里有几个先前存下的钱,真不晓得他会靠什么过日子呢。
就这样,他还是不断地收养小动物。你想,不管养个什么,都得喂吃的。于是,他存的那点钱,也就变得一天比一天少了。
后来,他把钢琴卖了,把小白鼠安顿到衣柜的抽斗里。卖钢琴的钱花完以后,他又把只有礼拜天才穿的一身棕色礼服也卖了。医生变得越来越穷。
现在,当他还戴着那顶高帽子在街上走过时,人们就会嘲笑他:“瞧,那不是杜里特M.D.吗?他曾经是咱们这一带著名的医生,可是现在。他口袋里一个钱也没有,袜子上满是破洞洞。”
不过,狗呀,猫呀,还有孩子们,仍然和先前一样,他走到哪儿,就成群结伙地跟到哪儿。
2动物语言
有这么一天,马克来了。他肚子疼,找医生看看。医生就和他在厨房里说起话来。
“我说医生,干脆,你还不如不当这种给人看病的医生,当个动物医生怎么样?”卖猫食的马克说。
这时,那只名叫波利两下的鹦鹉正坐在窗台上观看外边下雨的景色。它的嘴里还哼着一首水手们唱的小调。听见马克说话,它就止住小调,注意听马克和医生的对话。
“你要知道,医生,”马克继续说,“你对什么动物都了解,比本地的兽医懂的多得多。还有你写的那本书,关于猫的书,那书写得好着呢!可惜我不识字,不然我也写它几本。可是我老婆(他老婆是个裁缝),能认识几个字。她把你写的书读给我听了。写得不错!没说的,写得真像,简直好像你自己就是一只猫!你竟然知道猫们想问题的方式!你听我说,你为动物看病,可以赚大钱!到时候,我可以让那些养猫养狗的老太太们都来找你。如果她们的动物不常闹病,也不要紧,我在猫食里放点什么东西,它们就会生病。”
“啊呀,那可不行。”医生急忙打断他,“不能这么干,这么做是不应该的。”
“当然,我哪能真的干坏事?不过是想点办法,让它们显得无精打采,发蔫,就像病了一样——哎呀!这么也不好,是吧?对动物们太不公正了。不过,反正它们总要生病的,老太太们通常总是喂得太勤。另外,周围这一带的农夫们,马瘸了,羊病了,也会来找你。干吧,当个动物医生。”
马克走了以后,鹦鹉从窗台飞到医生面前的桌子上,说:
“医生,这个人的话,言之有理。这才是你该干的——当个动物医生。像你这样的好大夫,世上少有!既然人们愚蠢到不能明白这一点,干脆,不伺候他们了。还是为动物们干点事,当个动物医生吧。”
“可是现在当动物医生的已经不少了呀。”医生说着,把一个花盆放在窗台上,让雨水淋着。
“是的,是不少。”波利两下说,“但是好样的一个也没有。医生,我得告诉你点事,你知道不,动物们是能讲话的?”
“我只知道鹦鹉会说话。”医生说。
“是的,我们鹦鹉会讲两种语言:人类语和鸟语。”波利两下得意地说,“如果我说:‘我想要块饼干。’你立刻就懂了。但是你听这个:“卡卡,奥衣,弗弗。’——什么意思?”
“天哪,”医生说,“这,也是‘意思’?”
“这是说: ‘麦片粥热了没?’——是鸟语。”
“好家伙!你平时不是这么说话呀,”医生说,“以前从没见你这么说过。”
“说了又有什么用,”波利两下一边说着,一边抖了抖落在翅膀上的饼干渣渣,“反正你也不懂。”
“那么你再讲几句,”医生兴奋地说着,跑到柜子跟前,从抽斗里取出一个小本本和铅笔,“现在讲吧,不要太快——我要记下来。有意思!——而且是闻所未闻!首先,请从鸟语的ABC讲起——讲慢点。”
就这样,医生才知道,原来动物们各自有自己的语言。它们彼此可以交谈!整个一下午,天上雨不断,坐在厨房桌子上的波利两下也说个不停。它先讲了鸟语的单词,让医生记在本本上。
到了喝茶时间,吉扑一吉扑狗进来了。波利两下说:“瞧,医生,吉扑一吉扑正说话呢。”
“没呀,我看它只是抓了抓耳朵。”医生说。
“要知道,动物并不是只用嘴说话。”波利两下扬了扬眉毛大声说,“它们用耳朵说话,用蹄子说话,用尾巴说话——什么都用。因为它们常常不愿发出声来。瞧,吉扑一吉扑的鼻子一侧现在正一抽一抽地动呢。”
“这是什么意思?”医生问。
“这是说,‘雨已经停了,您知道吗?”’波利两下说,“它这是问您呢。狗类的语言,凡是提问题,都用鼻子。”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在波利两下的帮助下,医生的动物语言大有长进。他说的话,动物们听得懂,而动物们的话,他也能听个大概了。于是,他彻底下了决心,不再当为人看病的医生了。
杜里特改行当动物医生,这件事是卖猫食的马克告诉别人的。消息一传出,附近的老太太们都把得了病的狮子狗、哈巴狗送来了。这些小家伙们全都是因为吃得太多,胃有积食。农夫们也大老远地把病牛病羊赶来,让医生给治。
有一天,别人送来一匹耕地的老马。这个可怜的畜生得知这位医生懂得马语,别提多高兴了。
“您知道,医生。”这匹马说,“山那边有位兽医,他什么也不懂,我害的是眼病,他却当关节炎治,治了六个礼拜了。其实我需要的是一副护目镜。我的一只眼都快瞎了。我想不通为什么马就不能和人一样,也戴眼镜呢。可是山那边的兽医,那个蠢家伙,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要看看我的眼睛。只是不断地让我吃一种很大的药丸。我曾经想跟他说说清楚,可是他对马语一窍不通。我迫切需要一副护目镜。”
“说得对,有道理。我马上就给你配一副镜子。”
“我希望配一副像您戴的那样的,”马说,“镜片要绿色。这样,当我在烈日下拉犁耕地的时候,眼睛就可以不受阳光照射了。”
“没问题,”医生说。“就给你来副绿的。”
“您知道,先生,最麻烦的是,”医生把马送到门口时,这匹马又说,“最糟糕的是好多人都以为兽医好当——反正牲口也不能说个好歹。其实,当个好兽医,比当个给人看病的医生难得多。兽医需要更聪明的人来当。我们农庄主人家的儿子,就自以为他很懂马,不知你见过他没有,这小子长了个大肥脸。脸太肥了,眼睛都找不着长在哪儿!他那脑子呀,笨得跟大土豆差不了多少。上个礼拜,他竟然弄了些芥末泥要捉弄我。”
“哎呀!他把芥末泥弄到你身上哪儿了?”医生着急地问。
“他哪儿也没弄成。”马说,“还没容他弄,我就给了他一蹄子,把他踢到个水坑里去了。”
“唉!唉!”医生叹了口气。
“一般说来,我是个很本分的牲口,”马说,“对人们,我总是很温顺的,从不急躁。可是那位兽医,他老是给我吃错药,真不是个事情。而那位肥脸的傻蛋,老是戏弄我,也真叫我受不了。”
“那么你那一蹄子,把他伤得厉害不?”医生问。
“没有。”马说,“我踢得是不要紧的地方,现在那位兽医在照料他呢——我的眼镜,何时可以取呢?”
“下个礼拜配好。”医生说,“请礼拜二来吧,再见,你慢走。”
后来医生真的给马做了一副又大又绿的墨镜。马的眼睛就不再恶化。不会变瞎了,看东西像好眼一样清楚。
没有多久,在布嘟儿巴这一带,各个农庄上的牲口戴眼镜,成了一件很流行的事情。在当地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瞎了眼睛的马。
一传十,十传百,其他生了病的动物被送来后,得知此位医生精通动物语言,也把自己身上哪块疼,有些什么感觉,直接讲给他。这样,当然治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治好病的动物们回到家,免不了把这些事讲给它们的左邻右舍。说是那个带了大花园的小房子里的医生,才真正是个医生呢。不管什么时候动物们病了。也不光是牛马狗这一类,包括许多野地里的小虫虫子,鼠呀,獾呀,蝙蝠呀都来了。一天到晚,医生的花园里都挤满了各种动物,熙熙攘攘地想要进去,见见医生。
由于来的动物种类太多,医生就找来人,为不同种类的患者修了不同的入口。在他家大门上,写着“马类入口”;在偏门上写着“牛类入口”;在厨房门上写着“羊类人口”——不同动物有不同的门。甚至白鼠们也有自己的入口,那是从地窖通上来的一条地道。各类动物各走其门,没轮上的,就规规矩矩地在自己的门外排队候诊。
就这样,没过多久,方圆上百里、上千里的动物们全知道了杜里特M.D.。那些在冬季飞到别的国家的鸟儿们,还把这件事传到了国外,鸟儿们告诉别国的动物们,在布嘟儿巴那个地方,出了个奇人,他能听懂动物说话,能为动物们消灾解难。这样,在全球的动物世界中。杜里特可就成了知名人物。比起他在人类世界中的名气。那可是大得没法子比了。杜里特自己呢,对这种变化也感到挺高兴。
一天下午,杜里特医生埋头写一本书,波利两下照例坐在窗台上,它出神地看着园子里的飘飘落叶,看了一会,突然大声笑起来。
“怎么啦,波利两下?”医生抬起头来问。
“我是在想……”波利两下盯着落叶说。
“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要说人类的历史,也有几千年了吧,可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对动物语言的了解,也就是知道个‘狗摇尾巴是表示得意’,如此而已,多么可笑!就这,人们还常常自以为是得了不得呢,真叫我恶心!能真正和我们动物谈话的,您算是第一个了!特别叫我受不了的,是人们经常当着我的面爱说那么几句话:‘真可怜见的,动物们都是哑巴,不能说话……’,——不能说话!我见到过一只金刚鹦鹉,会说七种不同的‘Good morning!’它简直什么话什么语全懂。甚至希腊语!有个灰胡子的教授买下了这只鹦鹉。可是它却不愿和教授待在一起。它说教授的希腊语讲得不行,听着他用错误的语音语调在那里当教授。真不舒服。我常常想起它来,也不知它现在怎么样了。它掌握的地理知识更是比人类还要丰富。人类,哼!我常想,人类要是也像我们一样会飞。哪怕是像小麻雀那样只会飞一点点,他们可就更不得了了,不定要怎么吹嘘自己呢!”
“你真是个聪明的积世老鸟啊。”医生说,“你有多大岁数了?我知道鹦鹉和大象一般寿命都很长。”
“我的年纪嘛,我已经说不大清了。”波利两下说,“不是183岁,就是182了。不过我还记得,当我从非洲过来的时候,查尔斯大帝正在橡树上藏着呢!他当时吓得要死!——我是亲眼所见。”
3医生穷得没饭吃了
没过多久,医生又变得有钱了。他的妹妹萨哈买了新衣服,又变得有说有笑。
来找他看病的动物中有一部分病情较重,不得不留下来住上一个礼拜。病情开始好转了,就坐在花园草地上的椅子里疗养。
有些患者甚至于已经治好了病,还是不想走。它们太喜欢医生和他的花园了。当它们提出想和医生待在一起时,医生从来不忍心拒绝。这样一来,园子里的动物当然是越来越多。
有一天傍晚,医生正坐在院墙上抽着烟斗休息。一个意大利的卖唱人拉着手风琴过来了。他的身后用细绳拴着一只猴子。医生立刻发现。猴子的脖子绑得太紧。猴子看上去很脏,而且是满脸忧伤可怜巴巴的样子。于是医生走过去,给了那卖唱的一个先令,把猴子拉了过来。卖唱的不高兴,说他不卖,他还要他的猴子。但是医生告诉他,如果他不走开,就用拳头揍他的鼻子。医生这个人个子不高,但是很壮。听他么一说,卖唱的赶紧骂骂咧咧地走了。这只猴子就留下来,也住在了园子里。别的动物们把这只猴子叫“奇奇”。奇奇这个词在猴类语言中是个常用词,意思是“活蹦乱跳”。
又有一回,布嘟儿巴来了个马戏团。这个团里有一只鳄鱼害牙疼,它在半夜里逃跑出来,到了医生家的花园。医生用鳄语和它交谈,把它带到家里,给它把牙治得不大疼了。鳄鱼发现这个地方对动物是如此舒适自在——不同的角落住满了不同的动物——它也提出要和医生待在一起。它说让它住在园子里的鱼塘里就行,并且保证不会伤害里面的鱼。后来马戏团的人来找它,它立刻装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把马戏团的人吓跑了。不过它对园子里的其他动物却非常地温顺有礼,像只小猫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