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万花筒

分類: 图书,小说,作品集,中国,
作者: (日)松本盛雄 著,田建国,董燕 译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6-7-1字数: 85000版次: 1页数: 196印刷时间: 2006/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50953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清新的书,和他的名字一样,只要你读进字里行间,松本先生的体验和在那背后做支撑的味道新奇的中国论就会跃然纸上。相信你一定很愿意开卷一读,让更多的日本人对中国以及为中日关系作出贡献的无名人士加深理解。
作者简介
松本盛雄,1952年生于日本东京,1976年毕业于东京外国语大学中文专业,随即进入外务省,开始了外交官的生涯。先后在外务省亚洲局中国课、驻华使馆、驻香港总领馆工作,期间作为外务省屈指可数的中文高手为日本历任首相与中国政府领导人担任会谈口译。现任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日中经济室室长。
目录
序:味道新奇的中国论(国分良成)
中文版自序
第一章 我所遇到的领导人
一、方言与口译
二、电影《邓小平》
三、改革的主角朱镕基
四、“女强人”吴仪副总理
五、前外交部长钱其琛的《外交十记》
六、难为译员的谚语
七、东北振兴与辽宁省长薄熙来
八、加入WTO与中国
第二章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
一、煤矿事故与“为人民服务”
二、电视剧《刘老根》
三、爆竹与春联
四、月饼杂感
五、北京的四合院
六、国家大剧院是“中体西用”吗?
七、中国首次载人航天
八、劣质奶粉案
九、满汉全席
十、绿色食品
第三章 探访中国各地
一、平遥古城
二、中国革命的圣地
三、是美酒还是假酒?
四、九寨沟——迷失的秘境
五、丽江的东巴文字
六、荔枝的故乡
七、广东从化温泉
八、黄山的牌坊群
九、厦门——听涛鼓浪屿
十、青岛国际啤酒节
十一、泰山
十二、哈尔滨的冰雪节
十三、敦煌莫高窟
十四、吐鲁番的交河故城
十五、新疆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
第四章 多彩中国
一、五彩缤纷
二、徐福东渡
三、感谢与道歉
四、问路
五、《三国演义》与对华投资
六、历史上的恶宰相——秦桧
第五章 自豪的文化人
一、爱国画家黄胄先生
二、长城音乐会
三、中国琵琶名手杨静
四、王先生的民俗博物馆
五、篆刻家封友文先生
六、男子十二乐坊
第六章 日中友好的热情
一、热河古迹
二、国际茶道丹月流
三、舞剧《大敦煌》
四、在青海省建小学的人
五、百年树人
六、保护朱鹮
第七章 在中国工作
一、人民大会堂
二、钓鱼台国宾馆
三、活化石菇——“肉灵芝”
四、西藏与诸神之山
五、苏州新区:积极引进外资
第八章 解读中国经济
一、如何解读中国的GDP统计
二、外汇兑换券与人民币汇率
三、中国的能源靠得住吗?
四、收入差距的现实
五、黄河断流
六、山西省的污染治理
七、垃圾处理问题与商业机会
八、世纪工程——三峡大坝
九、烂尾楼与房地产泡沫
十、ASEAN和FTA的构想——来自最前线的期望与现实
译者跋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我所遇到的领导人
一、方言与口译
很早的事情了,离今天已经有30年。那时我在大学学习汉语,打过好几回口译的工。说是口译,其实所译的东西离我的本职很远,我做得也很拙劣,但却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有一次,来了一个中国团组到化工厂研修,要住厂三个多月,我便去照顾他们,还兼做翻译。他们是为安装和维修上海金山石化总厂乙烯生产设备来学习有关技术的。我负责照顾的是王、蒋、吴三位先生。他们都是上海人。小蒋年轻些,会讲普通话。可年纪大点的老吴口音太重,说的很多都是技术用语,真叫我一筹莫展。口译时因为方言而卡壳的遭遇,这是头一回。
不过,当时被派到日本来的中国技术人员的干劲感动了我。那劲头,与其说是受社会主义体制所迫,倒不如说更像是他们自己想掌握好技术来为国家作贡献的纯真而自豪的心气所致。
一天,研修高压管道特殊焊接技术的吴先生反映说手臂剧痛。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每天晚上他都要操着笨重的焊接机械把白天的作业实际复习一遍,而他那年已经快60岁了!
后来我进了外务省(外交部),干上了专业口译,与要人接触的机会很多,无数次地被方言和口音弄得瞠目结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