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姚丹 编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6-9-1字数: 62000版次: 1页数: 148印刷时间: 2006/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50973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保存至今、依然能为我们所欣赏的,最完整的当数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的音乐、绘画,也都十分发达,但古乐谱多已散佚,绘画的真迹能见到的多是宋代以后的。惟有文学,先民创造的短歌与神话,今天仍为我们所熟知;《诗经》里周朝的皇天后土,依然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吟咏《诗经》、诵读诸子,其中有天理、有人情,横贯三千年的岁月,铸就了华夏民族华赡沉厚的文化认同。
中国最初的文学就是士的文学,士把来自民间的庶民们的歌谣搜集整理加工,呈送给天了,使其观风俗、知民心。中国文学在其源头就是实用的,关乎人伦日用,关乎政治教化,与民众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而这也是本书所认定的中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本书就对中国文学作了粗浅的探讨,供研究者及文学爱好者参考之用。
目录
前言
《诗经》
十五国风
周民族的史诗
诸子散文
《老子》
《论语》
《孟子》
《庄子》
屈原与楚辞
屈原其人
《离骚》
楚辞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先秦的史传之文
《史记》基本情况
《史记》的人物描写
历史与文学
魏晋文学与陶渊明
李白——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
杜甫——悲悯天下的诗之圣者
“小李杜”——晚唐的哀艳诗音
李商隐
杜牧
词——能歌唱的诗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元曲双辉
关汉唧
王实甫
中国古代小说源流简述
早期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聊斋志异》——文言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
附录:中国历史年表
书摘插图
《诗经》
中国文学有着悠远的历史,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前6世纪)将近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共三百零五篇。这部诗歌总集的编订者,现在一般都认为是孔子。而诗的来源,大约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来自“献诗”,周天子听政之时,公卿列士向天子献诗,起到讽谏或赞颂的作用;其次是来自“采诗”,周王朝或各诸侯国的乐官,摇着木铎,到乡问闾巷搜集老百姓当中流传的诗髋还有一部分诗歌,是在祭祀、宴飨等仪式中使用的乐歌,则是由王朝的乐官或巫、史等“专业”创作者完成的。
相应地,这些诗歌在《诗经》当中有不同的归类:来自民间的属于“风”;献给周天子以讽谏或颂扬的属于“雅”;祭祀、宴飨之诗则属于“颂”。“风”、“雅”、“颂”原只是音乐上的分类,“风”指各诸侯国的地方音乐;“雅”是“正”的意思,雅乐是朝廷上使用的,也可称为“宫廷音乐”;“颂”则是连歌带舞,节奏较为舒缓的舞曲,主要在祭祀的时候用。由于音乐及其用途的不同,《诗经》中的风、雅、颂三个部分在内容、审美风格上不完全一致。“雅”、“颂”庄重繁缛,而“风”,也称“国风”,更灵动飞扬,似乎前者属庙堂,后者属民间。不过如果考虑到《诗经》写作的西周时期,当时的政治与文化都还以贵族为中心,非贵族的“民人”,他们还没有多少人身自由,更没有余裕来创作。因此,《诗经》中的“国风”也仍然是贵族的作品,但有时候他们会替田夫野老代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