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澹风傅孝先作品选集

分類: 图书,文学,文集,
作者: 傅孝先 著
出 版 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463000版次: 1页数: 548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118350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美籍华人学者傅孝先情怀别具,精选数十年来所作,展示出“文学家的散文”,“书斋杂文”:尽其在我内心的气候有限与无限另一辈子的打,枪支与人权谈堕落闲话杨柳议会中的论争中文的尊严神龙之尾。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129篇散(杂)文,绝大多数是从作者以前出版的几本文集中选出来的。写它们的时间前后跨越了30年,有些篇章在风格或观点上也许彼此难以一致。然而正如美国散文家爱默生指出过,作者们应该今天清楚地说出今天的想法,明天说出明天的想法,即使今明两天所思所想前后矛盾。所以,即使偶有不调和的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编排方面,基本的原则是内容相近的文章尽可能归为一辑,次序则与发表的,时间相反——越早写的东西排在越后的位置;也有例外,譬如第一辑中的头三篇,都是将近30年前写的。而第五、第六两辑中,因题材多样,不易统一分类。
书名《澹澹风》是作者早年替台湾《中华日报》写的一个专栏的标题,来自宋人张道洽的一句诗“寂寂轩窗澹澹风”,颇能反映作者多年消磨在国外的岁月。学院生活虽平静,校园内外和报刊上及电视中所见所闻仍令作者时感不平,甚至愤怒,于是下笔时不免带上几分讽刺的意味。用暗讽来代替漫骂或诅咒,似乎比较无伤大雅。
作者简介
傅孝先,浙江绍兴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英美文学博士;曾前后任教四所美国州立大学(在威斯康星大学时间最久),也担任过一所中国重点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讲近代及现代英美文学;退休时为威斯康星大学欧城校区英文系正教授。傅氏幼承家学,在中国古文诗词方面有深厚的学养,虽专研英美文学,仍不忘抽暇用中文写作,将学者型的散文带上了一个相当完美的高峰;文笔简约凝练,风格清新独特,甚得海内外知音的好评,所作屡被称为“文学家的散文”及“书斋杂文”。著有《无花的园地》、《寒蝉与鸣蛙》、《傅孝先文集》、《文学与人生》和《别样情怀》等多部散文集。
目录
第一辑经历嗜好观点
我为什么决定学英文?
不薄今人厚古人
《雏菊》之恋
别样情怀
意义与价值的区别——提前退休的一点杂感
短歌赋别
也谈咖啡和茶
第一次吃西餐
炉火与清茶
灯
孤独与寂寞
谈邻居
一段不凡的交谊
一场难忘的官司
痴人说梦
丝路偶拾
古迹的真实价值
往事《哀歌》
庭训
从“生不逢辰”说起
闲话墓志铭
双枪记
理发的烦恼
尽其在我
认识人生了解自己——浅释叶芝的一句名言
第二辑简论文章风格与创作
言之无物读之有味——略谈小品文的一种特色
虚写和实写——筒析两种风格的差异
取法乎上
文字功夫
删改和重写
垃圾、草料与精神食粮——《无花的园地》代序
电脑写作
近游杂感
第三辑藏书读书文体文评
藏书杂谈——梦琴楼随笔
文学批评之必要
……
第四辑四季景色自然风物
第五辑哲理话题时代病症
第六辑人情世态退休与死亡
第七辑外国文学漫谈
第八辑政教浅识
附录小说诗歌
书摘插图
第一辑经历•嗜好•观点
我为什么决定学英文?
朋友从台北来电话索稿。因为是隔洋长途电话,未免有点语焉不详,而且还有别的事情商谈;匆忙之中我对指定的题目无暇问清楚,记得大概是有关自己为什么走上学英文这条路。我当时虽然答应了,事后想想这个题目是没有多少值得写的。学英文当然是“有趣的”时髦玩意儿,国人趋之若鹜,但这仅限于最初一两个阶段而已。拿它当作一种工具来学是一回事,以它为职业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试看千千万万的留学生,有几个出国后立志主修英文?更有几个在得学位后靠教它来混饭吃?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条非常冷寂的路,走得愈深便愈有孤独感,同时也有些怡然自得的乐趣,其中况味不易为外人道,所付的代价也难使人了解。譬如你自己也许觉得念英文心安理得,没有什么“危机”或不妥,别人却会对你敬而远之,可能是怕你将来会伸出巨灵掌来借钱;女孩子们的慧眼更会看出你晦星高照,饿死在即,避之唯恐不及。盖英文的单E比起电机的双E来,其差别固不可以道里计也——简直一个是地狱,一个是天堂!假如你一直“冥顽不灵”,拒绝改行的话,连你的未婚妻都可能琵琶别抱。所以除非你对英文抱有“耿耿孤忠”,认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实在无法破五关斩六将地一步步念下去。念出之后,如果成绩理想,一切顺利,能在美国找到一个教英文的工作,真正的压力并不会从此消失,反可说刚刚开始。于是乎有识之士,纷纷改教中文。从职业和事业的双重观点来看,这都是一个明智的抉择,像柳无忌先生在去年12月出版的《幼狮月刊》中撰文(《教授中外文学的经验谈》)指出过:
在考虑职业时,我有一个这样的念头:如在美国长期住下(后来竟是如此),要在大学里教英国文学,作研究,谋事容易受到歧视;但如行为中国文学,那就有‘唯我独尊’之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