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上下)

分類: 图书,小说,世界名著,欧洲,
作者: (意)卜伽丘著,马林译
出 版 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624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409391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文学作品;[十日谈]十天讲述了100个故事,有悲欢离合的爱情纠葛,也有古往今来的离奇曲折的事件。其间,对于封建礼教的批判、对于禁欲主义的谴责以及对人文主义的宣扬,一直贯穿于全书始末。意大利近代著名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认为但丁结束了一个时代,薄伽丘开创了另一个时代。
内容简介
乔万尼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薄伽丘是位才华横溢、勤勉多产的作家。他既以短篇小说、传奇小说蜚声文坛。又擅长写作叙事诗、牧歌、十四行诗,在学术著述上也成就卓著。当然最著名、影响也最大的当属《十日谈》。
《十日谈》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但不是普通的汇集故事的作品。薄伽丘采用故事会的形式,别出心裁地以框架结构把这些故事有机地组成一个严谨、和谐的叙述系统。他把大瘟疫作为一个引子,借以引出10名男女青年,并点明自然祸害导致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的堕落,为整部作品涂抹出时代底色。这段引子,作者的开场白、跋,和10名男女在别墅的活动,是一个大框架,巧妙地包容和串联了主人公们每天每人一个、共100个故事,其中除了第一天和第9天没有命题外,其余8天各有主题,使这框架结构浑然一体。这样,大框架中套小框架,故事中套故事,既可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观念,又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庞大而活跃、复杂而有序。
《十日谈》故事来源广泛,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东方民间故事(特别是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的故事,如《一千零一夜》、《七哲人书》、《马可波罗游记》等)。他将传奇轶闻和街谈巷议兼收并蓄,熔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特点于一炉。《十日谈》的100个故事塑造了大量人物,有王公贵族、骑士僧侣,也有贩夫走卒、市井平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角色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在欧洲文学史中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如此广阔的生活画卷,薄伽丘可谓第一人。意大利评论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之为《人曲》,认为它们对后来欧洲小说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目录
第一天 引言
第一天 第一个故事
第一天 第二个故事
第一天 第三个故事
第一天 第四个故事
第一天 第五个故事
第一天 第六个故事
第一天 第七个故事
第一天 第八个故事
第一天 第九个故事
第一天 第十个故事
第一天 尾声
第二天 引言
第二天 第一个故事
第二天 第二个故事
第二天 第三个故事
第二天 第四个故事
第二天 第五个故事
第二天 第六个故事
第二天 第七个故事
第二天 第八个故事
第二天 第九个故事
第二天 第十个故事
第二天 尾声
第三天 引言
第三天 第一个故事
第三天 第二个故事
第三天 第三个故事
第三天 第四个故事
第三天 第五个故事
第三天 第六个故事
第三天 第七个故事
第三天 第八个故事
第三天 第九个故事
第三天 第十个故事
第三天 尾声
第四天 引言
第四天 第一个故事
第四天 第二个故事
第四天 第三个故事
第四天 第四个故事
第四天 第五个故事
第四天 第六个故事
第四天 第七个故事
第四天 第八个故事
第四天 第九个故事
第四天 第十个故事
第四天 尾声
第五天 引言
第五天 第一个故事
第五天 第二个故事
第五天 第三个故事
第五天 第四个故事
第五天 第五个故事
第五天 第六个故事
第五天 第七个故事
第五天 第八个故事
第五天 第九个故事
第五天 第十个故事
第五天 尾声
第六天 引言
第六天 第一个故事
第六天 第二个故事
第六天 第三个故事
第六天 第四个故事
第六天 第五个故事
第六天 第六个故事
第六天 第七个故事
第六天 第八个故事
第六天 第九个故事
第六天 第十个故事
第六天 尾声
第七天 引言
第七天 第一个故事
第七天 第二个故事
第七天 第三个故事
第七天 第四个故事
第七天 第五个故事
第七天 第六个故事
第七天 第七个故事
第七天 第八个故事
第七天 第九个故事
第七天 第十个故事
第七天 尾声
第八天 引言
第八天 第一个故事
第八天 第二个故事
第八天 第三个故事
第八天 第四个故事
第八天 第五个故事
第八天 第六个故事
第八天 第七个故事
第八天 第八个故事
第八天 第九个故事
第八天 第十个故事
第八天 尾声
第九天 引言
第九天 第一个故事
第九天 第二个故事
第九天 第三个故事
第九天 第四个故事
第九天 第五个故事
第九天 第六个故事
第九天 第七个故事
第九天 第八个故事
第九天 第九个故事
第九天 第十个故事
第九天 尾声
第十天 引言
第十天 第一个故事
第十天 第二个故事
第十天 第三个故事
第十天 第四个故事
第十天 第五个故事
第十天 第六个故事
第十天 第七个故事
第十天 第八个故事
第十天 第九个故事
第十天 第十个故事
第十天 尾声
书摘插图
第一天第一个故事
赛帕利洛先生生前作恶多端,临死前却胡吹一通,编造了一篇假忏悔,把神父骗得深信不疑,死了以后却被当作圣人,尊称为“圣希亚派莱托”,为万人所敬仰。
亲爱的小姐们,世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好像都应当以伟大神圣的造物主开端,因此,诸位既然让我首先开始讲故事,我也准备选一件上帝的奇迹讲,相信大家听了以后,可以对上帝的深不可测的旨意的信念更加坚定,并且会怀着更大的热情仍然赞美他。
所有世俗的事物都是仓促短暂并且生死无常的,里里外外充满了困难、苦恼、辛劳与痛苦,还得遭受无穷无尽的危险与胁迫,这一切都是天地万物的一分子,没有神赐予我们殊恩,想抵御外界的侵扰、忍受各种折磨是不可能的。千万别认为神赐予的力量与智慧是仗着我们自己的功德而得来的,这完全是神的慈悲、特殊恩宠、许许多多跟我们并没有区别的平庸人物在世的时候,一刻都不曾忘记神的意旨,整天祈祷才换得上帝的特殊恩宠。这些圣人从自己身上早就洞悉了人性的弱点,而对于那些圣人,我们除去为他们祈祷以外,还得感谢他们对我们做出了这样正确、公平的判断。而对上帝,我们在感谢他广大无边的慈悲时,凡人的俗眼毕竟难以窥测神旨的奥妙,免不了有受到人云亦云的蒙骗,让我们居然选择一位永远遭受放逐、再也见不到圣颜的人向神转达我们的祈祷,而这都是无法欺骗上帝的眼睛的;上帝以自己的慈悲宽容接受了人类真诚的祈祷,宽恕了他们的无知,仍然垂听他们的祈祷。在我马上要讲的这个故事中,上帝的慈悲宽容与人类的愚蠢无知这一点表明得最清楚。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商人叫穆希亚托弗朗西斯,他在法国可谓尽人皆知,后来被封为爵士,有一天他奉教皇博尼费斯的命令跟法国国王的弟弟查尔斯兰德利斯勋爵,正要到托斯卡纳去。他像一般商人那样,快要启程了,穆希亚托发觉自己仍有很多事务需要办理,而行程仓促,不能立刻办妥,于是他只得设法把这些事交托给自己相信的一些人办。全都安排好了以后,还有。一件极难处理的事情让他非常苦恼:他一时找不到一个可靠的人去催收他在勃艮第放的很多债。他知道勃艮第人非常泼辣,不讲信义,他的确找不到一个同样泼辣、无赖人来对付他们。他考虑好久,总算想到一个名叫赛帕利洛的人。赛帕利洛以前经常去他在巴黎的家里串门,这个赛帕利洛先生身材矮小,服饰华丽。法国人不知道“赛帕利洛”是什么意思,只认为是“希亚派洛”,在法语里是“花环”的意思,人们不称他为赛帕利洛,而叫他希亚派莱托,所以人们都把他称为希亚派莱托,极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名。
希亚派莱托干的是公证人这个行当,但是想让他编出一本毫无弊端的公证书来,连他自己也会羞愧得无地自容(他最擅长的就是编造假文件);假如有人请他造假,他愿意白给你一份,也不愿意帮助那些想出高价要真实文件的顾客;给别人作伪证是他最高兴不过的事情了,当时在法国对发誓作证可十分看重,所以每次法庭上让他出席作证,他经常都会毫不在乎地发一个假誓,所以赢了很多官司;他孜孜不倦地在亲朋好友与仇敌之间散播流言蜚语,散播仇恨和挑拨是非,乱子闹得越大,他心里越高兴。假如人家请他到法庭上去为谋害人命等犯罪案子作伪证,他肯定会一口答应下来,从不推辞,看到其他人因他丧失性命,他就极其高兴。他一味亵渎神灵和圣人,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就会使他怒发冲冠,好像他是世界上最容易发火的人。他从来没有踏进过教堂,总是用教堂的圣礼取笑并对此很感兴趣,并使用最难听的字眼来攻击神圣的教事。他喜欢女人就像狗喜欢啃骨头一样。事实上,他对男人更感兴趣,他绝对是世上最伤风化、最违反人道的人。神职人员想方设法施舍救助人,他却干杀人越货的勾当;他好吃好喝,是个出名的赌棍。但我何必多费唇舌呢?他也许是自古以来最难找的坏蛋了,因为他的奸诈,有一个时期,他始终忠诚地替有权势和地位的穆希亚托效劳,仗着穆希亚托财势的庇护,被他害过的人,甚至是法院也拿他不知怎么办,不止一次从法律的惩罚中逃脱出来。
赛帕利洛的历史都在穆希亚托先生的肚子里,他觉得要对付泼辣狡黠的勃艮第人就非他去不可,接着派人把赛帕利洛请来,对他说:
“希亚派莱托先生,你也知道,如今我有事得离开一段时间,但是我跟勃艮第人还有些债务没有了结,我相信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可以帮我把这些钱收回来了;况且你眼下也无事可做,假如你愿意去的话,我会替你在法院里说话,还会将你收回的账中拿出部分作为你的酬劳。”
希亚派莱托这时刚好无事可做,手头很紧,假如一直关照他、庇护他的朋友一离开,那情况越发糟糕了,于是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下来。二人谈妥细节之后,希亚派莱托带着穆希亚托的委托书与国王的介绍信,马上启程去了勃艮第,在勃艮第几乎谁都不认识他。在那儿,他倒一反常态,态度温和公平,马上开始催收账款,好像他把他的邪恶手段统统藏起来都是为了到最后再拿出来。在勃艮第,他寄居在两个在那里放高利贷的佛罗伦萨兄弟家中,二人看他是穆希亚托派来的,对他非常热情,但想不到这个时候希亚派莱托病倒了。二兄弟立即把医生给他请来,为了能使他得以康复,二兄弟可谓想方设法,但是所有的努力都不见功效,这个好人(医生这么说)本来年纪就大了,过去的日子过得又荒唐,他病情天天加重,好像已经没救了,这可急坏了二兄弟,在紧靠着希亚派莱托居住的一间房里商量着该怎么办:
“我们怎么打发这个病人呢?”另外一个人说,“我们已经在他身上花很多镣了!假如就这样把他撵出门去,一定会受人指责,这么长时间了我们把他照料得十分周到;又是忙着替他请医生,又是吩咐人照顾他,现在人快要死了把他撵出去,别人看到会怎么说呢?还有,他平生是个恶棍,肯定不愿忏悔认罪,接受教堂的洗礼;假如他不忏悔就这样死了,教堂一定不肯收容他的尸体,他只能像一条死狗一样被人随便丢到哪条沟里;但假如他肯认罪呢?但他的罪孽这么多这么深重,还是没有一个神父来愿意赦免他的罪行,最后他仍然会像狗一样被人丢到山沟里。可要是真的闹出了这样的事,那些原本就干我们这一行的人会抓住机会一窝蜂冲到我们的宅子里抢劫我们的钱财,嘴里还会高喊:‘这些伦巴第的恶狗连教堂都不肯收容,快快滚蛋吧!’这样,他们就会直冲我们的屋子,不但要抢劫我们的钱财,没准儿还要害我们的命。他要是一死,我们就倒大霉了。”
希亚派莱托只和他们隔着一层板壁,病中的人听觉反而特别敏锐,二兄弟所说的话他全都听到了,于是他把那兄弟两个请到自己屋里,对他们这样说:
“我不想因我而使你们受到连累,请你们不必担心或害怕。方才你们所说的话我全听到了,假如的确像你们所预测的那样发展下去,结果肯定会和你们说的一样,但也并非没办法把这局面转变过来。我这一生总是做违背神灵意愿的事情,如果在临死以前,再违背一次也没有关系。请你们给我找来一位最虔诚、最有德行的神父(假如世上真有这种人的话),剩下的一切你们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把事情办得十分周到,我肯定让你们感到满意。”
尽管兄弟二人对他不抱多大希望,他们仍然赶到了教堂,找到一位圣洁而有学问的神父,说他们家里有一位伦巴第兄弟快要断气了,得请一位神父去听临终忏悔。于是教堂便派了一位十分圣洁、很有学问、被全城人所敬重的神父跟他们同去。神父来到希亚派莱托的屋内,就在他的床边坐下,先亲切地讲了几句安慰病人的话,然后问希亚派莱托跟最后一次忏悔已隔多长时间了。一生一世从来不曾忏悔过的希亚派莱托却这么回答道:
“神父,我习惯了一星期忏悔一次,有时,一个礼拜还不止一次呢,自从我病了之后——这第八天中还没有忏悔过——我被病魔。折磨得这么苦。”
“孩子,”神父说:“你这样做很好,从今以后,你应该坚持这样做牙对。既然你经常忏悔,也就用不着我多问了。”
希亚派莱托立即说道:
“神父,千万不要那么说,我还是渴望把我从落地出生开始直到此刻我所能记得起来的所作的孽全都一五一十地吐露出来。因此,神父请您详详细细地问我吧,就像我从来不曾忏悔过一样,不要因为我躺在病床上就宽容我,问题越刻薄越令人痛苦越好,我情愿牺牲自己肉体的舒适去换得灵魂的净化。”
塞帕里这些话使神父非常高兴,以为他心地善良,把塞帕里着实称赞一番以后,就询问他是不是跟什么女人犯过奸淫的罪恶。希亚派莱托先生叹着气回答道:
“神父,我的确羞于在这件事上说真话,我害怕自己会犯自负罪。”
神父说道:
“你尽管说好了,说真话完全不是犯罪。”
希亚派莱托接着说:
“既然您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到现在我还是一个童身,就像我刚出世的时候那么清白。”
神父嚷道:“上帝呀,你这品德实在太难得了!你是自愿这么做的,功德肯定会增加,你的功德远胜过很多像我这样受着清规戒律束缚的人!愿上帝保佑你。”
弄清这一点以后,接着又问他可曾犯过贪图口腹之罪使上帝不快。希亚派莱托先生深深地叹息一声,说:“确实犯过这种罪,也不知犯了多少次。尽管除了每年遵守斋戒,我每星期起码斋戒三天,每一次只吃些面包和水,但是我喝起水来就放开肚子喝个够,特别是在祷告或者朝圣做完时,更喝得津津有味;我还很想尝尝用野菜调制的沙拉,我知道对于一个像他这样时常虔诚斋戒的人而言实在不应该对吃东西感兴趣。”神父说:
“这些都算不上什么,你也用不着为这些事情过于责备自己的良心。一个人不管多么虔诚,在长期斋戒以后想到进食和喝水是非常正常的。”
“啊,神父,你用不着拿这些话来宽慰我了,”希亚派莱托说,“您也知道,崇拜上帝就应当真心诚意,心灵中不能存半点儿芥蒂,否则就是对上帝不敬,就是犯罪。”
神父听后极其高兴,就对他说:
“孩子,你有这一片心我真开心,你的纯真和善良让我非常佩服。可是,你对我说一说,你可曾犯过贪婪罪,常想追求不义之财或者占有你不该占有的东西?”
希亚派莱托这么回答:
“神父,您别看我住在高利贷者家里就对我起疑心。我从来没有干过这种违背良心的事;倒是相反,我来这里本是打算劝告他们,让他们洗心革面的,如果不是现在把我召去,我相信我本来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我父亲去世的时候给我遗留下了一大笔财产,但是我把一大半产业都捐给了慈善机构,从那以后我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也为了可以周济周围的穷苦人,我自己也做一点儿小生意,一挣到钱我就会把一半送给穷人,另外一半留给自己使用,蒙上帝的恩典,我干得很顺利,生意兴旺发达。”
“这么做好极了!”神父说,“那你告诉我,你是否总是轻易动怒?”
“噢,神父,我倒是经常动怒,但是您想一下,假如您天天都看着身旁的人为非作歹,根本不把上帝放在心里,有谁能够按捺住心里的一腔怒火?每当看见现在的年轻人追逐虚荣,不誊教堂,成天从酒吧里进进出出,我真想离开这个世界,也不想活在世上眼睁睁地瞧着他们这个样子。”
神父接着问:
“我的孩子,你这是正义的愤怒,我不能让你把它视为罪恶忏悔。但你有没有乘着一时之气动过杀人或是其它伤害别人的念头呢?”
希亚派莱托回答道:
“神父!像您这样的神职人员怎么能这么说呢?您说的这种种罪恶别说当真做过,我想也不曾想过!假如我的确这么做了,那上帝还会容忍我活到今天吗?每当我身旁有这种人,我就告诉他们:‘去吧,去吧!愿上帝感化你们!’”
神父又问:
“孩子,愿上帝赐福于你!请你告诉我,你有没有做过伪证、诽谤他人或是侵占过旁人的东西?”
“唉,神父,这样的事当然有过,”希亚派莱托说,“因为我从前有一个邻居常常平白无故地痛打他的妻子,我有一次在他亲戚跟前说他多么不好,这是我一辈子中惟一一件对不起别人的事。但是要知道一喝醉了酒就会凶狠地打妻子。”
神父接着问:
“你说自己过去是个商人,你可曾像一般商人那样坑骗过人们?”
“当真有过这么一次,不过我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是这么回事:有一次他赊了我一匹布,付钱的时候我数都没有数就顺手把钱扔进了钱箱;一个月以后我发现他多付了四分钱,我把那四分钱放了一年,好归还原主,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所以就把那四分钱施舍给了慈善事业。”
“这不过是件小事,”神父说,“你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得很恰当。”
神父又提出一些问题,希亚派莱托先生的回答也像方才一样,于是神父就不再继续问了,正想替他行赦罪礼,希亚派莱托先生高声嚷起来:
“神父,还有一件事情我不曾向您忏悔。”
神父问是什么事,希亚派莱托说道:
“我记得那是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叫一个仆人给我打扫屋子,这是不是对安息日的不尊重呢?”
“喔,那也是一件小事,我的孩子。”
“不。可别说那是小事,”希亚派莱托先生忙说,“安息日应当受到大家的尊重,我们的救世主正是在那一天复活的。”
神父又问道:
“那你还有没有别的什么罪过没有忏悔呢?”
“神父,”希亚派莱托说,“有一次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在教堂里随便吐了口水。”
那神父微笑着说道:
“我的孩子,这种事情用不着放在心上,我们神职人员也天天在教堂里吐唾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