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区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设计手册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汽车与交通运输,公路运输,
作者: 王松根 等编著
出 版 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270000版次: 1页数: 161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407137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手册是在提炼平原区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总结山东安保工程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公路养护、设计、施工等管理工作者,实施安全保障工程的实际需求而编写的参考资料。为便于读者使用,本手册针对平原区公路的主要特点,从公路安全设施、平面交叉、立体交叉、公路断面变化路段、小半径弯道、穿村路段、桥梁与引道、路侧防护等方面分章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本手册是在提炼平原区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总结山东安保工程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公路养护、设计、施工等管理工作者,实施安全保障工程的实际需求而编制的参考资料。
本手册共分六篇,包括十三章内容。其中有些指标、措施和要求来源于国标又高于国标,具体工程实施中仅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概述
第1章平原地区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概述
1.1平原地区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对象
1.2安全保障工程理念
1.3注意事项
第2章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设施概述
2.1交叉口标志系统
2.2交通信号灯
2.3道口桩设计
2.4振动标线
2.5彩色防滑路面
2.6减速丘、减速丘标志
2.7线形诱导标
2.8轮廓标
2.9分道体
2.10路肩振动带
2.11防撞桶
2.12护栏
2.13安全保障设施总体布局
第二篇公路交叉安保工程
第3章平面交叉
3.1公路平面交叉概念
3.2平面交叉口的分级
3.3公路平面交叉口的间距
3.4平面交叉口的视距
3.5A级平面交叉口安全设计
3.6B级平面交叉口安全设计
3.7C级平面交叉口安全设计
3.8D级平面交叉口安全设计
第4章立体交叉
4.1公路与公路立交
4.2公路与铁路立交
4.3其他设施与公路立交
第三篇公路路线安保工程
第5章小半径弯道
5.1平原地区需处理的小半径弯道判定
5.2小半径弯道整治措施
5.3小半径弯道综合整治
第6章穿村镇路段
6.1穿村镇路段安保设计方法
6.2综合治理对策
6.3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
第7章横断面变化路段
7.1公路车道数变化
7.2公路断面变化
第8章路侧防护
8.1路侧安全设计方法
8.2路侧安全防护
8.3边沟
第四篇公路桥梁安保工程
第9章桥梁与引道
9.1桥梁护栏和桥头防护
9.2桥梁标志、标线
9.3河中桥墩
第10章其他桥梁
10.1分离式桥梁
10.2宽路窄桥
第五篇附属设施安保工程
第17章收费亭
第12章加油站
第13章涵洞与竖井
第六篇平原地区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案例
第14章G105安保工程实例
14.1平面交叉
14.2立体交叉
14.3公路断面变化路段
14.4小半径弯道
14.5穿村镇路段
14.6桥梁与引道
14.7路侧防护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篇概述
第1章平原地区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概述
日益严重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难题。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人类十大死亡因素之一,给社会、家庭带来的危害是巨大和深远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 000亿美元,并预测今后20年内全球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将导致130万人死亡。我国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连续3年交通事故死亡数超过10万人,占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0%以上,多年高居世界第一。公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交通安全形势将日趋严峻,交通安全问题更加不容乐观。
正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004年初,交通部决定在全国组织实施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通过综合整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小公路交通事故伤害,降低事故死亡率,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安保工程实施几年来,大大减少了山区公路伤亡事故数,同时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公路的服务内涵。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如近两年的安保工程几乎全部放在了山区公路上,《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也主要针对山区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而对平原区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指导性不强。国内关于平原区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也几近空白。
平原区公路不存在安全问题?当然不是。实际上,平原区公路由于线形好、路面宽,往往车速较高;与此同时,交通量大、混合交通严重、公路村镇化严重,交通事故率也长期居高不下,存在着突出的交通安全问题。以山东省为例,2006年山东省共发生公路交通事故30 056起,死亡6 309人,受伤28 945人,直接经济损失9511.12万元。尽管相对2005年分别下降14.7%、10.5%、10.8%和19.5%,但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仍然十分巨大。
分析平原地区交通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路线形好、路面宽、沿线村镇多、平交路口多。
(2)车型复杂、交通量大、车速高、交通流突变性大。
(3)事故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重、事故率居高不下。
(4)交通参与者文化素质与安全意识参差不齐。
交通事故是人、车、路、环境和管理动态系统失调的结果,尽管在交通系统中,大部分的事故都是直接由人的原因导致的,公路直接导致事故的比例很少(根据公安部发布的2005年公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我国2005年因公路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总数为757起,造成257人死亡、60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7.450 6万元,分别占总数的0.17%、0.26%、0.13%和0.06%),但是人的一次错误不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因此,公路管理部门秉承“宽容”和“服务”的理念,致力于公路安全保障工作,完善公路的安全和服务设施,有效提高公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由于平原区公路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与山区公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质和地段特征也与山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不能简单地把在山区安全保障工程积累的经验应用在平原区公路上。因此,进行平原区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十分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