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物插图艺书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李全华,李莉,朱良著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116印刷时间:开本: 1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805989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儿童读物插图是供零到十二三岁的孩子阅读的书籍、期刊、报纸等用来补充说明文字内容,增加文字的视觉感和读物艺术氛围的图画。它通常是指儿童读物中的绘画作品,是艺术家专门为儿童所创作的、适合儿童欣赏的一种绘画艺术表现形式。
1658年,捷克教育家扬•阿姆司•夸美纽斯编写的《世界图解》一书在纽伦堡出版。这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附有插图的儿童百科全书。从《世界图解》出版至今已经300多年了,在这300多年中,儿童读物插图有着飞速的发展。仅就我国而言,目前,少儿图书年出版品种有1万多种,年总印数近6亿册,销售额约40亿元。在这些少儿图书中,大多都是有插图的。
儿童读物插图的兴旺,也促使了儿童读物插图研究的开展。目前,国内外研究论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侧重于史的论著。比较权威的论著有日本的堀诚一的《绘本的世界》、英国的理查德•多尔比的《儿童读物插图的黄金时期》而国内尚未有比较系统的此类论著。(2)侧重于技法的论著。如美国的《插图技百科》、日本视觉设计研究所的《插图创意设计手册》等都对创作技法进行了细的介绍,但都不是针对儿童插图的专著。(3)侧重于儿童图画书的论著,如日有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4)综合性论著。这类论著多为教材,如英国的马丁•萨利斯伯瑞的《英国儿童读物插图完全教程》,国内则有周宪彻的《图画书创作的ABc》、陈敏的《儿童书籍插图》。
综观这些著述,我们可以发现,将儿童审美心理特点与插图创作相结合的专业理论研究至今仍是儿童读物插图理论研究的空白点。而在我国,由于儿童读物插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更是相对严重滞后。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儿童读物插图
一、儿童读物插图的界定
二、儿童读物插图的功能
三、儿童读物插图发展历史简述
第二章 现代儿童读物插图的特质
一、儿童性
二、传达性
三、艺术性
四、教育性
第三章 儿童审美心理及接受心理特点分析
一、儿童的性理、生理特点
二、儿童的审美心理特点
三、儿童理解科画的心理特点
第四章 儿童读物插图的艺术特征
一、童趣
二、夸张和变形
三、想象
四、平面性
第五章 儿童读物插图的种类
一、图画书
二、插图
三、卡通漫画
第六章 儿童读物插图的表现形式
一、写实
二、抽象
三、装饰
四、超现实主义
五、幽默
第七章 儿童读物插图的创作方法
一、研读
二、选材
三、构思
四、构图
五、草图
六、正稿
七、调整
第八章 儿童读物插图的要素
一、构图的创意
二、视角的选择
三、时空的表达
四、活泼的动感
五、强烈的对比
六、节奏的展开
七、虚实的处理
八、气氛的渲染
第九章 儿童读物插图的媒材和表现技法
一、铅笔、炭笔和木炭
二、钢笔和墨水
三、彩色铅笔、色粉笔和油画棒
四、水彩、水粉和液体水彩
五、丙烯和油画
六、中国画
七、版画和简易版画
八、剪纸、拒绝和拼贴
九、缝纫、布贴和刺绣
十、立体插图
十一、混合媒材
十二、数码绘画和数码制作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什么是儿童读物插图
二、儿童读物插图的功能
图画、语言、文字是人类沟通情感、传达思想的三大媒介,其中,图画(包括插图、摄影、图表、符号等)最能打破时间、空间和人际问的隔阂,是古今中外不拘于国籍性别,均能相通的“视觉语言”。而儿童读物插图在儿童的阅读与审美教育中更是具有其他表达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1.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从人的接受心理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图像与文字相比更易受到关注。当我们进入书店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那些色彩鲜艳、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读物。当然,我们成人选择读物,不会纯粹被读物的装帧所迷惑,而是会根据需要选择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相关的读物。在为一点上,儿童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而这一区别源于儿童与成人在知识水平、阅读能力上的不一致,从而使其判断标准也有差别。
一般来说,成人的知识水平、阅读能力要高于儿童,特别是高于幼儿(O~7岁)。因此,成人在选择读物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而儿童(尤其是幼儿)由于认字不多,因而在选择读物时,他们往往不能从读物的文字内容上来判断这一读物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这时,插图作为易于阅读和理解的视觉形象,便成为儿童选择读物的一个重要标准。应该说,儿童读物中精美的插图,最能抓住儿童的视线,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