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里的健康话题(二)农节里的健康话题

分類: 图书,保健/心理健康,健康百科,
作者: 周贻谋编著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213000版次: 1页数: 254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10103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立春、夏至、秋分……传统农节文化源远流长;起居、饮食、防病……顺时循道颐神健体延年。
内容简介
所谓农节,主要指立春、雨水等24个节气,其他农节如三伏、三九、龙抬头等亦包含在其中。24个节气在我国已延续了两千多旱的历史,它不但与农业生产关系极其密切,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等也都息息相关。亿万农民故然离不开传统农节,即使是广大城市居民,也同样是离不开传统农节的。
本书以传统的24个节气为纲,将其他农节分别穿插在相关节气内一同予以介绍。每个节气按“节俗溯源”、“健康话题”、“相关连接”三个部分依次加以阐述。首先对所叙节气的历史渊源、民情风俗予以考证,又结合后世运用发展该节气的进展情况作出科学的解释,以便加深读春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健康话题”乃是全书的重点,通常结合该节气的天文、地理、气象、物产、物候乃至疾病流行情况等特点,分别对起居饮食、动静劳逸、情志修养、运动健身、服药与防治疾病等各个方面,一一提出具体的措施与明确的要求,大多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相关连接”的内容亦很丰富,如惊蛰联系防雷暴,芒种联系高考生饮食安排,立秋却联系到北京在此节内举办夏季奥运会(说明中夕卜对四季的划分有所不同)等,这些均能给人们带来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作者简介
周贻谋,又作周一谋,1934年1月生于湖南省湘乡市。早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现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委员、中国性学会理事、中国中医养生保健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沙马王堆医书研究会会长。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已出版各种著作近20本,其中养生保健著作有《中国古代房事养生学》、《马王堆简帛与古代房事养生》、《寿星孙思邈摄生精要》、《石成金长生秘诀》、《居民饮食宜忌》、《一品延年》等,深受读者欢迎。
目录
一、立春(含上元节)
二、雨水
三、惊蛰(含龙抬头)
四、春分
五、清明(含寒食节与上已节)
六、谷雨
七、立夏
八、小满
九、芒种(含梅雨、端午了)
十、夏至
十一、小暑(含三伏、虫王节)
十二、大暑
十三、立秋(含七夕、中元节)
十四、立秋
十五、白露
十六、秋分(含中秋节)
十七、寒露(含重阳节与老人节)
十八、霜降
十九、立冬(含下元节)
二十、小雪
二十一、大雪
二十二、冬至(含数九)
二十三、小寒(含三九与腊八节)
二十四、大寒(含春节)
书摘插图
一、立春
立春位居二十四个节气之首。早在先秦典籍《礼记》和《吕氏春秋》两书中,就有文字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载: “孟春之月……以立春。”古代凡四季的头一个月称为孟月,第二个月称为仲月,第三个月称为季月。所谓孟春之月,是指夏历即农历正月,此月立春,这就标志着春季的开始。从西汉时起,立春正式定为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中国以农立国,自古就很重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为了不误农时,从立春之日起,就得抓紧进行耕种准备。就连古代帝王也要以身作则,届时要举行耕田典礼。 《礼记.月令》: “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亦有文字基本相同的记载。盖言立春那一天,东周天子将亲自率领朝廷高官到都城东郊去举行迎春典礼,并且走进田地之中装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的样子。到了东汉,无论帝王或地方官员,都要参加迎春神的活动,颇有祈求草木葱茏和庄稼繁茂之意。从唐朝起,每逢立春日,各州县长官手持彩色丝绸春鞭,主持鞭打春牛(用纸扎成)的仪式,叫做“打春”,意即催促耕牛勤奋耕地,争取新年有个好的收成。
立春这一天,各地又有“咬春”的习俗。所谓咬春,是指立春之日早上,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吃一块生萝卜,以期保健防病,有的还要吃生菜及春饼之类。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 “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北平风俗类征•岁时》: “是月如遇立春,……富家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盐腌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干粉、鸡蛋等,而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故又名薄饼。”至于后世盛行吃春卷,大约是由吃春饼发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