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二版/本科临床配教)

分類: 图书,医学,预防医学 卫生学,
作者: 傅华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369000版次: 2页数: 249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16开印次: 4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09993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预防医学》第5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委员会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及口腔医学类专业用,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材。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我们编写了本学习辅导书。全书以上述教材为蓝本,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的目的要求以及本章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书习题的题型是根据“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的规范拟题,有选择题,包括A型题、B型题、X型题,并配有少量名词解释和思考题或问答题。
1.A型题为最佳选择题,是最常用的多选题形式,可以是肯定型、否定型和“以上都不对”型。
(1)A1型题:其表述形式为肯定型、否定型和“以上都不对”型。其结构由1个题干和5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选择,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
(2)A2型题:为案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试题结构以一个叙述性主体(摘要病例或案例)作为题干,有5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可有肯定型、否定型和“以上都不对”型。只有1个最佳选择,其余均为干扰答案。
(3)A3型题:为病(案)例组型最佳选择题,先提出共同题干,然后提出2~3个相关问题,每个问题与题干情景有关,但提问要点不同.可以是肯定型、否定型。每题中只能选择1个最佳答案。
2.B型题配伍题为数道试题共用l组备选答案,先提供5个备选答案,然后提出一定数量的问题,要求为每一道试题选择1个与其相关最密切的答案。在1组试题中,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1次,也可以选用多次或者1次也不选用。
3.X型题X型题是复合多项选择题,试题由1个题于和A、B、C、D、E5个备选答案组成,可有2个以上答案,如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因此答题难度较大。
根据国家试题要求,考试为多种题型,故本书也有名词解释及思考题或问答题。名词解释着重对概念术语的理解和认识.并按学校统一要求均以中文或英文名词出题,如为英文则对名词解释的回答要求先翻译成中文。并叙述完整,回答全面。思考题或问答题主要考核学生对一些复杂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有的考题要求考生作纵向或横向的比较联系。
本书对多选题、名词解释和部分思考题或问答题均作了题解,附于每章之后。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第三章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四章偏倚的控制与病因推断
第五章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第六章公共卫生监测
第七章循证医学
第八章流行病学资料的搜集分析与表达
第九章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
第十章健康行为干预
第十一章合理营养指导
第十二章人群健康及社区预防服务
第十三章环境卫生
第十四章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
第十五章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
第十六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十七章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十八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
第十九章医院安全管理
第二十章卫生系统及其功能
第二十一章临床经济学评价与临床决策分析
第二十二章医疗保险与医疗费用控制
第二十三章卫生决策与卫生资源配置
第二十四章全球卫生保健策略与我国卫生改革
书摘插图
第一章流行病学概述
【目的要求】
本章对流行病学做了概要的论述,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流行病学定义、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分类。
2.了解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用途及其发展简况。
【内容】
1.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①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这里的人群是一个特定的群体,可以是特定的一群病人,也可以是特定的一群健康人,还可以是特定的一个包含病人和健康人的人群。②流行病学关注的事件包括疾病与健康状况。疾病又包括传染性疾病(含寄生虫病)、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状况包括机体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各种状况。③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内容:一是某(些)事件在人群中是怎样分布的,即揭示现象;二是什么因素导致某(些)事件在人群中呈现如此分布,即找出原因;三是用什么策略和措施可以改变这种分布,即提供措施;四是评价策略和措施的效果,即评价效果。④流行病学研究和实践的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健康。
2.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
(1)分布论:即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不是随机的,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群特征;二是时间特征;三是地区特征。
(2)病因论:即人群中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多样的、可变的;对于一种疾病来说,所有能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增高的因素都可以称为是该病的病因或危险因素。按病因的自然社会属性大致可以分为:一是自然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三是饮食行为因素;四是机体因素。
(3)健康一疾病连续带的理论:即机体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机体疾病或健康标志发生;因此,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表现为“冰山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