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文集(卷三) 为文之道(散文写作篇)(精装)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梁衡 著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12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7154409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梁衡文集》由文学、新闻、政治、科学四大类组成,共计九卷。
一、文学类包括散文集两卷,文学创作理论和方法一卷,共计三卷,即:卷一《名山大川》(山水篇);卷二《人杰鬼雄》(人物人生篇);卷三《为文之道》(文学创作理论和方法篇)。
二、新闻类即新闻三部曲,共计三卷,即:卷四《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采访篇);卷五《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写作篇);卷六《新闻原理的思考》(新闻宏观管理篇)。
三、政治类一卷,即卷七《继承与超越》(干部修养篇)。
四、科学类包括科学史章回小说两卷,即卷八《数理化通俗演义(上)》和卷九《数理化通俗演义(下)》。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人杰鬼雄》,政论集《继承与超越》。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奖等。散文《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入选中小学和师范院校课本。
目录
散文——文学中的“醉拳”
关于山水散文的两点意见
当前散文创作的几个问题
真实,散文的生命——再谈杨朔的散文
散文形式的哲学思考——兼谈杨朔散文的形式
文章自然相似论——师法自然论新解
铺张的艺术与杂交的优势——赋给我们的启示
论“杨朔模式”对散文创作的消极影响
秋月冬雪两轴画——《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的写景欣赏
附:《记承天寺夜游》
《湖心亭看雪》
一篇少见的推理散文
附:《月夜的美感》
“咔嚓”剪下一枝绿——介绍一篇五百字的散文
附:《背影》
我告诫自己这是艺术——散文创作自白之一
学别人的样走自己的路——散文创作自白之二
试将稿纸当画纸——散文创作自白之三
从重复的泥潭里拔出来——散文创作自白之四
反弹琵琶 以虚比实——散文创作自白之五
望穿那片绿叶——散文创作自白之六
剪掉这个尾巴——散文创作自白之七
说顶真——散文创作自白之八
说对偶——散文创作自白之九
散文的两种类型——散文创作自白之十
散文美的三个层次——散文创作自白之十一
说局限说——散文创伤自白之十二
三
四
五
书摘插图
散文——文学中的“醉拳”
散文既然这样怪,学习掌握它也就比较难。难在没有一套固定的格律、程式可供你去照抄、照搬,唯一的方法就是长期进行艰苦的积累与锻炼。我觉得大概有这么四个方面:一要有对生活剔透的观察与最大限度的提炼;二要有对哲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艺理论的深入研究;三要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就是说手中已有使得很顺手的工具;四要有对其他文学形式、文艺形式的了解,以便能随手借鉴。如果说诗人、小说家是专门之才的话,散文家便是艺术上的通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最近在一次讨论思维科学的会议上说:人的潜意识与显意识的沟通便是灵感。人的潜意识是指人的一些天然自发的功能,这是在长期劳动中训练进化而成的。散文创作正是这样,作者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积累,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文学功能”,一旦有什么外来的接触便会发而为文。没有上述那四方面艰苦的积累是断不会有什么创作灵感的。作者只要有了这种积累便可厚积而薄发,左右逢源。朱自清写《荷塘月色》,诗样的意境,赋样的华丽,《背影》却又谈心诉怨般的朴实。苏轼写《赤壁赋》,长卷巨画般的挥洒,《记承天寺夜游》却又短诗小令般的精巧。他自评其文:“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东坡题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