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
分類: 图书,医学,检验诊断,
作者: 戴万亨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1185000版次: 1页数: 788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31419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宏观指导下,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编写的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之一,主要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使用。 《诊断学》是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学习《诊断学》的目的是掌握西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为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症状诊断
第一章 常见症状
第一节 发热
第二节 咳嗽与咳痰
第三节 咯血
第四节 胸痛
第五节 呼吸困难
第六节 发绀
第七节 心悸
第八节 水肿
第九节 恶心与呕吐
第十节 腹痛
第十一节 呕血与黑粪
第十二节 便血
第十三节 腹泻
第十四节 黄疸
第十五节 尿频、尿急与尿痛
第十六节 皮肤黏膜出血
第十七节 关节 痛
第十八节 头痛
第十九节 眩晕
第二十节 晕厥
第二十一节 抽搐
第二十二节 意识障碍
第二章 问诊
第二篇 检体诊断
第三章 基本检查法
第四章 一般检查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
第二节 皮肤检查
第三节 淋巴结检查
第五章 头部检查
第六章 颈部检查
第七章 胸部检查
第一节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第二节 胸廓、胸壁与乳房检查
第三节 肺和胸膜检查
第四节 心脏血管检查
第八章 腹部检查
第九章 外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
第十章 脊柱与四肢检查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检查
第十二章 全身体格检查
第三篇 实验诊断
第十三章 血液检查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第二节 血液的其他检查
第三节 血栓与止血检测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第十四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
第十五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第一节 尿液检查
第二节 粪便检查
第三节 痰液检查
第四节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第五节 脑脊液检查
第六节 生殖系统体液检查
第十六章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第十七章 肾功能检查
第十八章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第十九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第二十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第四篇 器械检查
第二十一章 心电图诊断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与正常心电图
第三节 心房和心室肥大
第四节 心肌梗死与心肌缺血
第五节 心律失常
第六节 电解质紊乱及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
第七节 其他常用心电图检查
第八节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及应用价值
第二十二章 肺功能检查
第二十三章 内镜检查
第二十四章 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
第五篇 影像诊断
第二十五章 超声诊断
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超声心动图
第三节 肝、胆道、胰腺的超声诊断
第四节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第五节 妇产科超声诊断
第六节 其他部位的超声诊断
第二十六章 放射、MRI诊断及介入放射学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肺与纵隔
第三节 心脏与大血管
第四节 消化系统
第五节 泌尿系统
第六节 骨关节 系统
第七节 中枢神经系统
第八节 眼、耳、鼻窦
第九节 介入放射学
第二十七章 放射性核素诊断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脏器功能检查
第三节 脏器显像
第四节 体外放射分析
第六篇 病历与诊断方法
第二十八章 病历
第二十九章 诊断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附录
Ⅰ 临床常用诊断技术
一、胸腔穿刺术
二、心包穿刺术
三、腹腔穿刺术
四、膝关节 腔穿刺术
五、腰椎穿刺术
六、骨髓穿刺术
七、肝脏穿刺术
八、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九、淋巴结穿刺术
十、导尿术
十一、前列腺检查及按摩术
十二、中心静脉压测定
十三、眼底检查法
Ⅱ 临床检验参考值
一、血液
二、骨髓
三、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四、肝功能检查
五、肾功能检查
六、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七、常用免疫学检查
八、内分泌功能检查
九、肺功能检查
Ⅲ 临床心电图常用表
Ⅳ 中英文索引
Ⅴ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常见症状
症状(symptom)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体征(sign)是指医师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到的病态改变。如眩晕、疼痛是主观感觉到的异常;黄疸、发热既是主观感觉,也可通过客观检查发现;心脏杂音、肝脾肿大则是客观病态改变。故广义的症状也包括体征。
症状学(symptomatology)是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和主要依据。
本章仅对临床较常见的症状加以介绍,每个症状重点阐述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及检查要点。
第一节 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处于动态平衡,维持人体的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因致热原作用,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致产热过多和(或)散热减少,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时,称为发热(fever)。
【病因】
引起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按有无病原体侵入人体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以感染性发热最常见。
(一)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是各种病原体侵人人体所致,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寄生虫、真菌等。急性或慢性感染、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二)非感染性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