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21世纪全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会计专业)通用教材
分類: 图书,管理,会计,会计理论,
作者: 白洁 等主编
出 版 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版次: 1页数: 261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314762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阐述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会计的核算方法、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从内容的编排上努力体现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最新发展,全书吸收了部分会计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我国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精神,注意到与专业会计教材的衔接,理论素养与技能并重。
内容简介
本书力求从体系的编排上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做到先易后难,强化基础,循序渐进。全书共分十一章,第一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讲述了会计的核算方法,第十章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是对第二章至第九章的小结,第十一章也是全书的最后一章,阐述了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是对全书所作的总结。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业务题。
本书可作为财经院校各专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成人高等学校会计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者的自学用书。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特点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四、会计的目标
五、会计的方法
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二、会计要素
第三节 会计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假设
二、会计基础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意义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四、会计科目表
第二节 账户
一、账户的意义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三、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
第一节 会计恒等式
一、会计恒等式
二、会计恒等式关系分析
第二节 复式记账法概述
一、复式记账法的起源
二、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三、复式记账法的理论根据
四、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
一、记账符号
二、账户结构
三、记账规则
四、试算平衡
第四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意义
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第一节 资金进入企业的核算
一、投入资本的核算
二、借入资金的核算
第二节 供应阶段的核算
一、供应阶段的主要业务内容
二、供应阶段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三、供应阶段核算举例
四、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第三节 生产阶段的核算
一、生产阶段的主要业务内容
二、生产阶段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三、生产阶段核算举例
四、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第四节 销售阶段的核算
一、销售阶段的主要业务内容
二、销售阶段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三、销售阶段核算举例
四、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
第五节 财务成果形成及其分配的核算
一、财务成果形成及其分配的主要业务内容
二、财务成果形成及其分配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三、财务成果形成及其分配核算举例
第六节 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
一、上缴税金的核算
二、支付投资者利润的核算
三、归还银行借款的核算
四、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五章 账户的分类
第六章 会计凭证
第七章 会计账簿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九章 会计报表
第十章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附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次修正)
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三、企业财务通则
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学习研究会计,不但要熟知它的现状,也要了解它的历史渊源和进化过程。因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页)
会计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社会,表现为对劳动成果及重大事件的记录,如“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这些极为简单的计量行为,可以被看做“会计”和“簿记”的萌芽。由于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生产资料缺乏,“作为生产职能附带部分”的计量行为既无必要也无条件独立出来成为专职会计。
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逐渐有了剩余,为了有效管理和合理分配,便需要有专人管理和登记剩余产品的数量,于是,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1页);而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与计量密不可分的数的概念、数的计算及文字也在约公元前2491~公元前2042年之间的黄帝、尧舜时代出现,这为较为完整意义上的计量和记录创造了条件。在我国,早在奴隶社会的西周就已有管理全国钱粮的专职官员进行“月计月会”;到了封建社会的宋朝初期,出现了“四柱清册”,使我国单式记账法在同期世界范围内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谓“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四柱之间的关系用会计方程式表示为:旧管+新收一开除一实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