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金钢丝线\唐錩世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作者: 唐锠世 编著
出 版 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680000版次: 1页数: 428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244471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高合金钢丝线具有电阻高、耐高温、抗氧化、精密灵敏的特点,属高、精、尖产品,而且应用非常广泛。
本书共包括5篇21章,其内容涉及高电阻电性高合金钢丝,高电阻精密电阻合金,高电阻电热合金,电热合金生产工艺与技术,电热合金丝选用。
本书适合从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科研、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篇高电阻电性高合金钢丝
1概述
2电性高合金钢细丝表面绝缘层
3电性高合金钢丝标准与要求
第2篇高电阻精密电阻合金
4高电阻精密电阻合金概况
5镍-铬系高电阻精密电阻合金
6高电阻应变合金
7镍铬改良型应变合金
第3篇高电阻电热合金
8概论
9镍基电热合金
10镍基电热合金的成形与加工
11Fe-Cr-Al铁基电热合金
第4篇电热合金生产工艺与技术
12铁铬铝合金冶金质量
13三相有衬电酒量炉冶炼铁铬铝合金
14电酒量重熔铁铬铝合金
15感应炉冶炼电热合金
16真空电酒量炉和电弧炉-VOD精炼铁铬铝合金
17铁铬铝合金的热加工
18Fe-Cr-Al合金丝的冷加工
19合金细丝的冷加工
20精密电阻合金微细丝的漆包
第5篇电热合金丝选用
21电热合金常用牌号化学成分、性能及选用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篇高电阻电性高合金钢丝
1 概述
1.1 丝与钢丝
现代人们对丝已司空见惯。身边的棉丝、蚕丝、铜丝、铁丝乃至金银丝、铂丝俯首可见,非金属丝与金属丝也不难辨认。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北京钢丝厂生产出比头发还细得多的高合金钢精密微细丝时,人们便惊叹不已,问题频频。
早在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出现铜石并用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能够开采铜矿石来炼铜了。到殷商末年,已经铸造出875kg重的铜司母戊鼎。随着青铜器时代炼制青铜的需要,锡、铅矿也被开采使用,并根据不同要求配制了铜锡、铜铅、铜锡铅合金和镀层。3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开始使用陨铁。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已经掌握了铸铁技术,出现了块炼渗碳钢。晋国已用铁鼎,魏国已有铁范、铁兵器和生产用铁制工具。甚至在锻造和冷加工等方面都做出伟大贡献。由此可见,铸铁技术至少比欧洲超前约2000多年。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约出现在战国时期,那时叫“司南”,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制得。《天工开物》卷十“锤锻针”条文记载:“凡针,先锤铁为细条,用铁尺一根,锥成针眼,抽过铁条成线,逐寸剪断成针。先搓其末成颖(一端细长),用小槌敲扁其本,刚锥穿鼻,复搓其外,”然后渗碳、淬火而成。其中“细条”为熟铁,即低碳钢,而充当模具的“铁尺”即为含碳量较高的碳钢。《天工开物》记载此时代“渗碳处理,以针为例,先以铁条锤打成细条,然后入炉慢火炒熬,后以土末入松木、火矢、豆豉三物遮盖,下用火蒸。察火候足时开封入水淬之”,“以纯钢,未淬火时,刚性软,可划纹,划后烧红,退出微冷后入水淬,久用乖平。入火退去,又可划纹”,都说明当时已知道渗碳、淬火、退火能改变钢的性能,抽拽铁条成线。
金属拉拔约始于汉朝,到宋朝已用到钢铁工艺中。上海博物馆藏一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铜板刻着“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此大规模地制针,其钢条可能是拉拔而成。
总之,钢丝拉拔至今约有2300多年的历史,沿用金属丝在“铁尺”中拉拔套路,借助轱辘,人力畜力拉拽,作坊式生产。直至清代在广东较为兴盛。尽管如此,却为后者展示了光明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