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效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吕秀萍

分類: 图书,经济,保险 ,
作者: 吕秀萍著
出 版 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172000版次: 1页数: 191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244530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效率理论,明确界定了保险效率的概念和研究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收集了大量数据,运用数据报络分析方法和贡献率方法分别测评了我国保险业的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同时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环境、保险产业结构、保险业发展的时间长短、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的步诚信行为以及消费者的保险意识等,都是影响保险业效率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保险公司内部效率影响因素的德回归分析,表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人员素质、偿付比率和管理费用等也是影响保险业效率的重要因素。
本书适合保险公司从业人员、保险业监督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1导论
1.1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概念界定
1.1.2研究角度和范围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保险业效率研究综述
1.3.2 国内保险业效率研究综述
1.4结构安排和主要创新点
1.4.1 结构安排
1.4.2 主要创新点
2保险业效率的理论分析
2.1效率理论的演进
2.1.1 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效率来源理论
2.1.2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配置效率理论
2.1.3现代经济学框架下的综合效率理论
2.1.4有关效率判断标准的不同观点
2.2效率和生产效率
2.2.1效率概念的一般解释
2.2.2 生产效率的进一步细化
2.3保险业效率的影响因素
2.3.1 宏观经济环境和保险业效率
2.3.2保险市场结构和保险业效率
2.3.3保险产权制度与保险业效率
2.3.4保险创新与保险业效率
2.3.5信息不对称与保险业效率
2.3.6保险监管与保险业效率
3保险业效率的测度方法
3.1传统分析方法和前沿面分析方法
3.1.1传统分析方法
3.1.2前沿面分析方法
3.2数据包络分析
3.2.1DEA的基本模型
3.2.2DEA方法的特性
3.2.3Malmquist指数分析
4中国保险业微观效率分析
4.1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考察
4.1.1保险市场主体
4.1.2保费收入
4.1.3保险资产规模
4.1.4保险监管
4.1.5保险市场集中度
4.2投入产出指标和样本单位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4.2.1投入指标及数据来源
4.2.2产出指标及数据来源
4.2.3样本期间和样本单位的选择
4.3中国保险业效率的DEA结果及结论与分析
4.3.1DEA测算结果
4.3.2结论与分析
……
5中国保险业宏观效率分析
6中国保险体系稳定与保险业效率分析
7提升中国保险业效率的对策分析
8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1导论
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
作为分散风险的特殊制度安排,保险的职责和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逐渐向纵深拓展。现代保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最初的经济保障需求,而且更具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被誉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助推器。但是,保险诸功能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保险能否真正保障社会经济的顺畅、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保险行业效率水平的高低。保险业效率是对保险业发展程度的一种分析和评价,同时也是反映保险公司竞争力和保险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险业效率也正在成为经营管理者和监管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因此,有关保险业效率的研究,对于保险公司、保险监管部门、保险行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来说都非常重要。
1.1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研究角度和目的不同,对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也就有所区别,而界定概念和范围又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此处对于保险业效率的理解同样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的思维角度之上。
1.1.1概念界定
1.1.1.1 国内保险业效率概念的不同观点
中国以往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几乎都是直接对保险业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仅有为数极少的学者对其进行定义。恽敏等人认为:“保险公司效率是指保险公司在业务活动中总投入与产出和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