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逻辑与语言病例评析1100例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组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26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19247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有奖征集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反映了社会各界对祖国语言运用和健康发展的高度关注,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把这一活动坚持下去,不但可以唤起社会对祖国语言规范运用的责任感,而且也有助于我国广大编辑工作者语言运用水平的提高。
在大众媒体上,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的现象存在,不仅影响祖国语言的正确运用和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各民族语言的纯洁和规范,最终,必将影响中华民族所有儿女的心灵和文化素质。
——许嘉璐
正确运用逻辑和语言的问题.首先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必须树立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态度,反对随意性;同时,又是一个群众的实践问题。只有把科学态度和群众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把有关工作做好。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桂晓风
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一个中规中矩的社会,必定体现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严谨,体现在组词造句上的合规合矩,体现在文风上的朴实.细致正义。
——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副局长 刘建生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逻辑病例分析,包括概念不明确、判断不恰当、推理不合逻辑、思维表达违背逻辑规律等;二是语言病例分析,包括词汇方面的语病、语法方面的语病、表达方面的语病、标点使用不当和错别字等。每条病例均由逻辑学家或语言学家亲自撰写评析及修改建议,语言精确、论述清晰。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会语言空前活跃与丰富,但同时出现了许多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聘请了数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从2006年举办的“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征集活动”所涉及的28个省市区的2000多种报刊的14883条病例中筛选出1100条典型病例,并对每条病例加上评析和修改建议,编成了本书。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逻辑病例分析;二是语言病例分析。每条病例均由逻辑学家或语言学家亲自撰写评析及修改建议,语言精确、论述清晰。
目录
逻辑病例分析
一、概念不明确
(一)误解概念原意
(二)概念模糊
(三)概念重叠
(四)误用集合概念
二、明确概念所使用的逻辑方法不当
(一)定义不当
(二)划分不当
(三)限制不当
(四)概括不当
三、判断不恰当
(一)主项与谓项不合
(二)误用全称判断
(三)误用否定词
(四)误用联言判断
(五)误用选言判断
(六)误用假言判断
四、推理不合逻辑
(一)前提有误
(二)前提与结论不符
(三)前提不充分
(四)前提与结论缺乏逻辑联系
(五)推理过程混乱
五、思维表达违背逻辑规律
(一)混淆概念
(二)把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
(三)主项自相矛盾
(四)谓项自相矛盾
(五)主项与谓项自相矛盾
(六)联项自相矛盾
(七)题文自相矛盾
(八)前后文自相矛盾
(九)模棱两可
语言病例分析
一、词汇方面的语病
(一)误解词义
(1)误解名词词义
(2)误解动词词义
(3)误解形容词词义
(二)生造词
(三)误用成语(含惯用语)
(四)生造成语
(五)缩略语使用不当
(六)误用异形词
二、语法方面的语病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使用有误
(1)名词误用
(2)动词误用
(3)形容词误用
(二)数量表达有误
(三)指代有误
(四)虚词使用不当
(1)副词使用不当
(2)介词使用不当
(3)连词使用不当
(4)助词使用不当
(5)缺少虚词
(五)成分多余
(六)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3)宾语残缺
(4)补语残缺
(5)定语残缺
(6)状语残缺
(七)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4)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5)联合短语的组成成分搭配不当
(6)动词“是”字前后的成分搭配不当
(八)语序不当
(九)句式杂糅
(十)复句组织不当
三、表达方面的语病
(一)重复
(1)词语重复
(2)意思重复
(二)矛盾
(三)歧义
(四)费解
(五)误解
(六)混乱
四、标点使用不当和错别字
(一)标点使用不当
(二)错别字
附录
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公告
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颁奖公告
恪守逻辑规范语言要当大事来抓
文风和学风是一个时代社会风气的反映
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
全面加强报刊质量管理工作
让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更加优美有力
书摘插图
逻辑病例分析
概念不明确
概念是借助语词来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例如:“商品”这个概念就是借助“商品”这个词来反映商品的本质属性(即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的思维形式。任何一个概念都有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其一是内涵,其二是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具体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例如:“商品”的内涵就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商品”的外延就是“劳动产品”。
人们在使用概念表达思想的时候,首先要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明确,这是基本的逻辑要求。如果内涵或者外延不明确,不可能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别人对此更无法理解,这就会影响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从逻辑上看,由于概念的内涵、外延不明确,必然会导致对概念的误用,其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误解概念原意”、“概念模糊”、“概念重叠”、“误用集合概念”等等。
每个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人们在使用某一概念表达思想时,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它的含义,按照它原来的含义去使用它,这样才能保证使用概念不出错误。“误解概念原意”就是在使用概念时并没有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仅凭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任意使用,造成概念歧义,让人很难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