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粟——汉语史窥管集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杨逢彬著
出 版 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1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905995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部论文集共收30篇文章,其中有4篇(《从“少人多石”到“惟楚有材”》《关于(微雪的早晨)主人公原型》《叶德辉与清末民初的湖湘》《〈大中华文库论语〉前言》不属于汉语研究范围,其余26篇中,除《关于长沙方言新产生的两个鼻化韵》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汉语史研究的范围之外,剩下的25篇,归入汉语史应该没有问题;因此名之为“汉语史窥管集”大致是说得过去的。
目录
前言
关于殷墟甲骨刻辞的形容词
试论“暨”的词性
论殷墟甲骨刻辞中不存在连词“则”(作)——兼谈“我其祀宾作帝降若”等句的读法
关于殷墟甲骨刻辞中“于”的连词用法
殷墟甲骨刻辞中“以”“比”非连词说
论殷墟甲骨刻辞中不能肯定存在连词
对殷墟甲骨刻辞中“雨不雨”“雨不”的考察
甲骨刻辞琐记
试论“巫帝”刻辞的结构
运用语法训释甲骨文字词义的几点心得
《马氏文通》的“次”与“格”“位”之比较——兼评何容、林玉山的“次”理论
对语气副词“其”单功能性质的考察
“巧”为“职官+人名”结构证——兼释一组同源字
《孟子》疑难句读辨析一例
《汉书》句读辨析一例——兼证汉代[动于处补]式与[动处补]式存在变换关系
《庄子内篇》陈注指瑕
《老子》群诂献疑
关于长沙方言新产生的两个鼻化韵
黄季刚“制名皆必有故”证
从“少人多石”到“惟楚有材”——湖南近世政治、军事人才辈出探源
关于《微雪的早晨》主人公的原型
叶德辉与清末民初的湖湘
杨遇夫先生治学小史
杨伯峻先生学记
杨树达先生的《春秋大义述》及相关未刊稿
《大中华文库论语》前言
《湖湘文库积微居丛书》前言
《积微翁回忆录》重版后记
《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重校后记
《黄侃年谱》序
书摘插图
关于殷墟甲骨刻辞的形容词
本文旨在以王力先生的“词汇语法范畴”理论作为划分词类的原则,用定量考察、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殷墟甲骨刻辞中的形容词作一初步的穷尽性的研究。这里所谓“穷尽性”,指先将此前诸家认定为形容词的甲骨文字全部列出,再将《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一书中包含以上各个字的刻辞全部梳理一遍,考察分析其是否形容词,将不是形容词的剔除;然后对刻辞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和结合能力加以总结。
因为本文只限于考察诸家已认定的形容词,故而就范围而言,并非穷尽性的。对殷墟甲骨刻辞中的形容词作完全意义上的穷尽性研究,有待于将整个刻辞的词类全部考察之后,笔者目前正在从事这项工作。即便如此,仍可断言,除未释之字外,刻辞中的形容词已大部分在我们的考察范围中,因而这一“初步的”研究仍极具意义。
管燮初先生《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认定为形容词的有11个:吉、若、足、大、小、白、黄、幽、高、有、敏(晦)。
陈梦家先生《殷虚卜辞综述》认定为形容词的有11个:大、小、多、少、白、黄、赤、新、旧、终、吉。
向熹先生《简明汉语史》(下册)认定为形容词的有11个:吉、利、大、小、新、旧、足、赤、白、启、敏(每)。
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释作形容词(该书未标明词类,我们根据其释义理解,如释“新”为“用为新旧之新”)的有16个:幽、黄、白、赤、大、小、多、少、新、旧、高、先、后、宁、妫(嘉)、吉。
另外,我们依据于省吾先生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的释义,将上述诸书未列的“黑”择出,一道加以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