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例话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古诗词,
作者: 周振甫著
出 版 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 270000版次: 1页数: 415印刷时间: 2007/09/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067968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代诗话、词话和诗词评中选录具有独到见解的段落260多则,按阅读、写作、修辞、风格四个方面(共75个小标题)归类编排。全书的重点是联系这些诗话、词话、诗词评中谈到的历代著名诗篇,进行分析比较,评论其艺术上的高低得失,详加发挥阐述,引导读者扩大视野、开阔思路,体会诗词立意构思之巧、遣词用字之妙,从而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同时为新诗的创作提供有益的经验。本书版本采用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
周振甫(1911-2000),浙江平湖人,古典诗词、文论专家,资深编辑家。
目录
欣赏与阅读编
诗家语
欣赏
完整和精粹
逼真和如画
形象思维
隔与不隔
意新语工
忌穿凿
忌执着
忌片面
拔高和贬低
比较
出处
真切
偶合
写作编
立意
真实
体察
赋陈
描状
情景相生
境界全出
咏物
理趣
点睛
诗中议论
开头
承转
关键句
结尾
线索
分宾主
即小见大
化实为虚
加倍和进层
透过一层
倒插、逆挽
反接、突接
仿效和点化
磨咕
修辞编
兴起
比喻
博喻
喻之二柄
喻之多边
曲喻
通感
夸张
比体和直言
衬托
映衬和陪衬
衬垫和衬跌
反说
用事
层递
复叠错综
点染
侧重和倒装
对偶
互文和互体
修改
精警
回荡
风格编
含蓄
婉转
婉转和直率
直率
自然
平淡
柔厚
清丽
绮丽和英爽
雄奇
沉着
沉郁顿挫
空灵
风趣
美尽刚柔
文艺论
神韵说
格调说
性灵说
肌理说
书摘插图
欣赏与阅读编
诗家语
岑参《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独向潭上酌,无上林下棋。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钟惺评:“此诗千年来惟作者与谭子知之,因思真诗传世,良是危事。反复注疏,见学究身而为说法,非惟开示后人,亦以深悯作者。”谭元春批:“不曰家信而曰‘山有信’,便是下六句杜陵叟寄来信矣,针线如此。末四语就将杜陵叟寄来信写在自己别诗中,人不知。以为岑公自道也。‘忆汝’,‘汝’字指杜陵叟谓岑公也。粗心人看不出,以为‘汝’指弟耳。八句似只将杜陵叟来信掷与弟看,起身便去,自己归家,与别弟等语,俱未说出,俱说出矣。如此而后谓之诗,如此看诗,而后谓之真诗人。”
《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王安石说的“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有时和散文不一样,因为诗有韵律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表达。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眼光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那自然体会不到它的好处,读了也不会有真感受。明朝钟惺对此,运用了文学家的夸张手法,故作惊从之笔,说唐诗人岑参的这首诗千年来只有作者自己和谭元春懂得。这样耸人听闻,实际上是夸耀他们对诗的理解深刻。从谭元春的批语看,他们对于诗家语也确是有体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