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美好的汶川
分類: 图书,文化,地域文化,其他地域文化,
作者: 焦虎三著
出 版 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280000版次: 1页数: 202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196529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以精美、独家的图片为主导,图文并茂,文史兼顾,将汶川大地震之前,以汶川为中心的龙门山脉区域(包括5.12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茂县、北川、平武、都江堰、汉源等地)的自然、人文、地理与民族村寨生活,以实录的方式,将震前汶川最美丽的风景、最独特的历史,最多彩的民俗,最珍贵的文化都呈献给读者。同时以时空交错的新闻手法,记录震时当地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将惨烈与曾经的美丽做以对比,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中国第一本翔实记录震前汶川周边地区唯美的自然、人文、民俗的图书,一本细节介绍汶川周边民生状态的亲历图书,一本凝聚作者、摄影者、出版者、读者真情的爱心读本。 众志成城,共建更美好的汶川:凡购买一本书,读者、出版者、作者将共同向灾区定点捐赠5.00元人名币。本书附有捐赠证明!!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为汶川大地震之前以汶川为中心的区域人文、历史景况与村落生活实录,涉及地区包括本次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茂县、北川、平武、都江堰、汉源等地,时间跨度从1898年至2008年的大量珍贵图片真实记录了龙门山脉众多与世隔绝的村寨震前原生态的生活,特别是英国植物学威尔逊上世纪在这一区域拍摄的大量图片为国内首次公开。真实的故事与人文的探秘,古老的图片与视觉的冲击,一一再现出这里曾经的花样年华,让人重温这片大地昔日生活的安宁与温暖。它代表了我们的一种怀:念,也表达出我们的全部祝福。
作者简介
焦虎三,1968年生。成都市作协作家,系藏文化研究世家出身(其父焦东海,原18军进藏老干部,原《中共西藏党史研究》主编),研究藏文化资深作家。主编国内人文地理第一套《藏彝走廊丛书》,著有《山河是一种慢》《云端的阿尔村》等少数民族田野考察著作。《中国国家地理》2005、2006年度特刊(“选美中国专辑”“318国道专辑”)特约撰稿作家。《中国科学探险》“乡土中国”特约专栏作家。其人文地理作品业界评价“文学与学术合一的文笔,透视历史时与众不同的独特眼光,关注现实时人文关怀的盎然气脉,融知识、揭秘、自然、风土、真实于一体”。
目录
龙门山脉的两块剖面
龙门山脉的地理剖面
龙门山脉的人文剖面
汶川震前的人文景况
古蜀文化的源头
1898年,一个英国女子与汶川
一个羌寨的桃源生活
食时之前的劳作
大有来头的晨饭
未时的田野生活
亥时的火塘与野羊肉
羌族释比的“羊皮鼓舞”
一切向大山致敬
阿尔村的“刮西姆”
释比的身份证
深夜的踩红铧
羌年“日美吉”的挂红
记忆中的“坐愿会”
2005年羌年的花夜
2006年羌年的正席
六个羌寨的命运与哀歌
劫后余生的桃坪寨
随风而逝的萝卜寨
理县的蒲溪寨
毁损殆尽的黑虎寨
地无寸土的羌锋寨
铜碉王国的布瓦寨
北川青片羌的人文景况
与众不同的建筑符号
拜年祈福的火龙
北川部分文物现状实录
卧龙与大熊猫有关的那些记忆
我像“野人”一样生活
中国人最有发言权
我们永远是中国人
破译茂县营盘山的密码
精彩的文明华章
时光倒流五千年
跨越历史长河的蜀地文明
1933年叠溪的大地震
城隍庙前的悲剧
幸存者的口述
在灾难中前行
一个藏寨的狂欢之节
盛装的序曲
闺房的美容进行曲
唢呐声声流水席
一个村寨的祝福
平武“深山龙宫”的谜团
紫禁城的微缩胶片
全国独有的三个绝活
真实永远留存于天地
平武震前的山歌会
村中最老的“道师”
时空延展下的背景
溶于酒精中的歌会
汉源的天梯人家
除了向上只有向上
大山压沉了一些东西
风中摇曳的向日葵
灵光闪现的夜晚
一户“毕摩”的村落
只有一户人家的村落
“伊苏格雅”的序曲
石头与公鸡的奏鸣
夜半三更的招魂史
毕摩真实的口述与身份
悬崖峭壁上的“马力”
垂直极限中的“马力”
最矮的马登最陡的山
一个村庄的涵化
岷江的仙山与神堰
都江堰:岷江水道上的神堰
岷江水道上的仙山
道法自然的伟大工程
远东最美的建筑群
目睹远东最美的建筑群
听说一个盛大的典礼
接近岷江峡谷的风景
后记在泪水中重建文化
媒体评论
感谢作者对羌族文化极富史料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深度书写与影像记录。我们失去了家园,但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并不孤单,我们将重新上路。
——高泽友 (北川羌民俗博物馆馆长)
此书提供了汶川大地震前诸种文化原生态的参照与坐标。透视历史与众不同的眼光,关注现实人文的盎然气脉,使这部功底扎实、记录真实的图书,确立了无可置疑的价值。
——蒋蓝(当代先锋诗人,思想随笔作家及文化学者)
“5•12”是羌族文化的一个分水岭。详实的文本,真实的影像,使本书成为这条文化分水岭线上记念性意义的作品。
——余耀明(羌族学者,羌族影像人类学发起者。)
这是我们在最需要深度记忆和继续朝前走去的时候出现的一本书。它能让阵痛之后无法回到从前的生活留存在每一个健在者心里,让重创之后的震区历史文化以另一种方式延伸下来,让未来找到灾难与文明遭遇时的痕迹。我想,该书的意义就在于此。
——梦非(羌族作家,《人文羌地》作者)
焦虎三同志此书所涵盖的面较广,虽以汶、理、茂、北四县羌族灾区为主,而却不局限于此。举凡平武、汉源与都江堰灾区的白马藏族、彝族、汉族等均举其要,而有所涉及,描绘出此次地震灾区各族人民的一幅幅抗灾与重建文化的画面,实为一部难得的佳作,而值得一读。最后仅对该书的面世致以衷心的敬意。
—— 李绍明(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学术顾问。国际知名学者。)
感谢作者经年累月的不懈工作,记录了不可原样复制的震前时光。那些平淡如水的日子在灾难的暗夜中放射出熠熠的生命之光,照亮了重新出发的路。
——余志川(羌族,汶川人,《中国科学探险》总编,羌族学者。)
书摘插图
汶川震前的人文景况
1911年春,一位名叫路德•那艾德的美国青年,骑在马背上,领着一队满载着行李和食品的马帮,站在了汶川县威州镇的街面上。奔腾汹涌的岷江岸边,威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汉族、羌族混杂的建筑密密麻麻地排在窄小的街道两旁。
爬上威州镇旁的大山,那艾德觉得脚下的逶迤曲折的岷江,顿时显得温和与柔美了起来。极目远望,城外树木郁密,苍凉的玉垒山下,文庙的庙门牌坊与大殿等建筑群依稀可识,碎石堆成的古城墙,清晰可见。从街区到对岸堡子关,一条全长百余米的竹索桥,异常壮观地出现在了那艾德的眼前。那艾德小心翼翼走上了桥,当到达对岸时,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不久,他便消失在通往理县的羊肠小道上,消失在环抱着威州镇的险山恶水之中。
2005年日月,一个并不太炎热的清晨,我与羌族学者余耀明、诗人南北站在了汶川县的街面上。这个旧称威州镇的小城,当年,那艾德眼中的那一切影像,现在很多已物是人非了。快100年过去了,从街道上,我抬头便看见了玉垒山,那艾德曾经看见的那些石头堆积的古城墙,仍在山顶上断断续续,但曾经是文庙的地方,如今,几多杂草直面苍天,除了遍地乱石,只余一片空荡。汶川的街面上,幢幢充满着羌族艺术风格的现代建筑早已取代了94年前那一片低矮简陋的民舍,水泥路面上,一辆辆汽车呼啸而过。几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则轻快跑到街对面威州中学的操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