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山河录
分類: 图书,地图/地理,地理,
作者: 韩云波,郝敬,张莉编译
出 版 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 525000版次: 1页数: 410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669520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从二十四史中选材,按现今的行政区划编辑。这是一幅立体的国土资源分布图,记载了九州大地历代的名山大川、山河湖泊。举凡集镇通衢、矿产分布、山河变化及地质灾害尽在书中;展现了历代政治、军事、经济的原貌及变迁。
九州山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载体,从天子的封禅祭祀到文人墨客的诗文绘画,从人文典故到民间开山辟水的智慧,读者在阅读中能真切理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真谛。
目录
前言
第一历朝山河篇
壹尧舜山河
贰西周山河
叁隋唐山河
肆清朝山河
第二名山篇
壹华北名山
直隶名山
碣石山/盘山其他名山(万寿山/香山/西山/八达岭/燕山/戒坛山/银山/雾灵山/大房山/石经山/翁同山/井陉山/封龙山/鸡鸣山/大翮山/瑞云山/凤凰山/永宁山/孔山)
山西名山
恒山/其他名山(悬瓮山/谒泉山/姑射山/孟门山/壶口山/五老山/发鸠山/介山/火山/管涔山/雁门山/五台山/底柱山)
内蒙古名山
阴山/白狼山
贰东北名山
盛京名山
长白山/医巫闯山,其他名山(千山/十三山)
叁华东名山
江苏名山
钟山虎邱山/蜀冈,其他名山(牛头山/幕府山/茅山/天平山/灵岩山/华山/胥山/邓尉山/洞庭东山/包山/鼋头山/昆山/锡山/张公山/焦山/北固山/金山/昆冈山/神居山/天目山/云龙山/砀山/孔望山/郁林山/狼山
浙江名山
四明山/天目山/其他名山(吴山/灵隐山/南屏山/凤凰山/道场山/卞山/雪窦山/普陀洛迦山/会稽山/萧山/东山/金庭山/天姥山/招苍山/天台山/赤诚山/金华山/南山/烂柯山/龙邱山/桐君山/华盖山/雁荡山)
安徽名山/
黄山/皖山/其他名山(大龙山/浮度山/司空山/小孤山/齐云山/陵阳山/敬亭山/九华山/慈姥山/小岘山/浮槎山/紫蓬山/台父山/涂山/琅琊山/褒禅山/霍山)
山东名山
泰山/邹峄山/蒙山/其他名山(历山/尼山/微山/莲青山/沂山/大珠山/劳山/浮来山/徂徕山/梁山)
福建名山
海坛山/霍童山/其他名山(九仙山/越王山/黄蘖山/双髻山/高盖山/壶公山/棋山/大轮山/梁山/大峰山/天阶山/文山/拼榈山/凤凰山iA夷山/渔梁山/洞宫山/乌君山/金铙山/木冈山/傀儡山/大鸡笼山/石牛山/戴云山)
肆华中名山
河南名山
嵩山/崤山/太行山/其他名山(大周山/黄华山/淇山/大伾山/王屋山/北邙山/缑氏山/桐柏山/碴岈山/荆山/熊耳山)
江西名山
庐山/石钟山/大庾岭/其他名山(西山/百丈山/幕阜山/康郎山/灵山/怀玉山/三清山/云居山/麻姑山/玉笥山/武功山/禾山/仰山/聂都山)
湖北名山
赤壁山/武当山/其他名山(黄鹄山/钟台山/西塞山/九宫山/大别山/木兰山/龟峰山/双峰山/厉山/大洪山/荆门山/岘山/荆山/方城山/孤山/西陵峡/巫峡)
湖南名山
衡山/君山/幕布阜山/其他名山(岳麓山/玉笥山/文仙山/金城山/白鹤山/桃源山/夷望山/小石城山/九疑山/壶头山/小酉山/武山/赤宝山/罗公山/天门山/黄岑山/马岭山/飞山/桐柏山)/
伍西北名山
陕西名山
太华山/终南山/其他名山(骊山/蓝田山/尧门山/岐山/吴山/中梁山/定军山/商山)
甘肃名山
昆仑山/ 崆峒山/ 其他名山(皋兰山/积石山/祁山/可蓝山/六盘山/贺兰山/祁连山/焉支山/天梯山/姑臧南山/麦积山/仇池山/鸣沙山)
新疆名山
阿尔泰山/天山
陆西南名山
四川名山
峨眉山/大剑山/岷山/巫山/其他名山(青城山/葛瑰山/洛通山/涂山/缙云山/龙多山/盘龙山/阈中山/云台山/龙门山/清居山/八蒙山/白盐山/大匡山/窦固山/蒙山/邛崃山/九顶山/牛头山/铜官山/彭亡山/安乐山/七曲山/平都山)
云南贵州名山
点苍山/ 其他名山(金马山/罗藏山/凤羽山/鸡足山/九台山/高黎共山/玉龙雪山/乌蒙山/西望山/福泉山/九龙山)
西藏名山
冈底斯山
柒华南名山
广东广西名山
霍山/南澳山/其他名山(罗浮山/皋石山/桑浦山/北山/涠洲山/五指山/灵山/七星山/漓山/独秀山/阳海山/仙弈山/石鱼山/冲霄山/白石山)
第三治水篇
壹战国治水
贰两汉治水
西汉治水
东汉治水
叁宋金治水
汴河
洛河
蔡河
白河
漳河
岷江
临安西湖
临安运河
芦沟河
黄河
宋朝治黄,金国治黄
肆元明治水
京城诸水
通惠河/坝河/金水河/隆福宫前河/海子岸/双塔河/卢沟河/白浮甕山/浑河/
滦河
滹沱河
黄河
扬州运河
蜀堰
开凿运河
第四山河祭祀篇
壹上古封禅
贰秦朝山河祭祀
叁明朝山河祭祀
肆清朝山河祭祀
附:清朝山河概览
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l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新疆/内蒙古/外蒙古/青海/西藏/察哈尔
书摘插图
第一历朝山河篇
壹尧舜山河
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意的父亲是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部没有在位称帝,只是做了天子下面的大臣。
当尧帝在位的时候,滔天的洪水漫无际涯,环高山,没丘陵,人民不胜其。尧寻求能够治理洪水的人,群臣和四岳都说鲧能行。尧说道:“鲧这个人,背天命,败坏部族教化,不能用的。”四岳进言说:“在我们当中,相较而论,有比鲧才能更高的,还是希望天子试试他。”于是尧就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鲧来治水。九年时间过去了,可是洪水依旧泛滥未息,鲧没能完成治水之功。
能够接替自己事业的人,这才找到了舜。舜被任用之后,就代替尧管理天下事务,巡视各地诸侯。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鲧治水无功,便将他流放到羽山,直至最后将他杀死在那里。天下人都认为舜的惩罚是正确的。这时舜就举荐鲧的儿子禹,叫他继续鲧的未完之业。
尧过世后,帝舜询问四岳:“有没有能光大尧事业的人,可让他担任官职呢?”大家都说道:“伯禹如果做了司空,就可以光大尧的事业。”舜说:“哦,是这样。”就任命了大禹,并对他说:“现在让你去治理水土,这事一定要努力做啊。”大禹叩头拜谢,谦让给契、后稷、皋陶。尧就说:“你姑且先去看一下你的公事吧。”
大禹为人聪明机智,口齿伶俐,办事尽力。他明德有道,仁爱可亲,说话诚实可信,声音和悦,举止大方得体,行动谨慎稳重,勤勉端庄,堪称为仕居官之典范。
大禹及伯益、后稷受命之后,立即命令诸侯百官征募人马在九州范围内展开了土地的分类和治理工作。他们登山刊木树立标记,然后测定五岳、四渎之类高山大川的高低形势。对于父亲因治水未成而受到诛罚,大禹内心极为难过,就不辞身心劳苦,殚精竭虑,将全部心力都投注到九州水土的治理上。在外治水的十三年中,他曾经多次从家门前路过,都未敢稍作停留进去看上一眼。他自己薄衣疏食,但祭祀祖先和神明时,却能将祭品置办得丰厚有序。大禹住的是陋室矮房,但对于兴修农田水利,却不惜花费巨资。在陆地上他用车辆作交通工具。遇到水大的地方就乘船。到了淤泥沼泽船无法通行的地方,他就改乘两头翘起的橇。进到崇山峻岭中的时候,他就换上底部带齿的榉。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还装载着测四时定方向的仪器,开发九州土地,疏导九条河道,修治九个大湖,测量九座大山。他让伯益给百姓分发稻种,教他们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又让后稷赈济吃粮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就 相传,禹接受了舜帝治水的任务之后,便离别妻子,带着众人到各地去进行实地考察、勘测。禹在考察中,吸取了其父鲧用堵截的方法治水失败的教训,而改从疏导人手,依照山脉地形,使洪水在经过长期整治的河道里畅流奔腾,直人大海,治水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让一些地区把余粮调补给缺粮地区,以便各诸侯国粮食均衡。然后大禹才行视各地,根据各自的土地情况来决定它们应交纳的贡赋,并考察山川在交通方面的便利情形。
大禹治水及考察是从帝都冀州开始的。冀州,在治理的工作上,从壶口山开始,然后是梁山和岐山,按照由东至西的顺序循山理水。治理好太原一带,一直到太岳山的南面。在经过整治,覃怀一带取得良好的效果后,接下来就是漳水横流的区域。冀州的土壤,色白柔细。在九州之中,它所缴纳的赋税是第一等,有时也杂有第二等,田地属于第五等。等到常水、卫水既已顺从。由河人海,大陆泽一带便可以耕作了。东北鸟夷族的贡品是皮衣,此地的贡赋自渤海运送,从右边夹靠着碣石山的地方,绕过进入黄河。
济水和黄河之间这一带是兖州。在此地区中黄河下游的九条支流河已经疏通,雷夏泽也已经汇聚为湖泊,雍水和沮水合流后进入此泽中。适宜于种植桑树的土地,也都可以养蚕了。于是当地百姓就从丘陵上搬下来,在平地上安家居住。这地方的土壤,色黑肥美,所以草木都很茂盛。它的田地属于第六等,它所缴纳的赋税属于第九等,经过十三年的整治之后,才能和其他各州相同。此州所进贡的是漆和丝,以及用竹筐盛着的织满花纹的锦绣。这些贡赋用船载着,由济水进人漯水,然后转入黄河。
东海和泰山之间这一带是青州。埚夷已经平治,潍水、淄水这两条河也接着被疏通。这地方的土壤,色白肥美,海边是宽广的盐碱地,田地之中也多盐碱。它的田地属于第三等,所缴纳的赋税为第四等。它的贡品是盐和细葛布。以及各种海产。此外还有泰山谷地出产的丝、麻、铅、松木和奇形怪状的石头。莱夷之地可以放牧了,他们的贡品是牧产以及用竹筐盛着的柞蚕丝。这些贡赋用船载着,由汶水通往济水。
大海、泰山与淮水之间这一带是徐州。淮水、沂水既已修治,蒙山、羽山弪过治理后也已绎可以种植了。大野泽已经蓄满了水,东原一带,治平后开始获得安定。这地方的土壤,色红肥美,土质为黏性。草木丛生,长得非常茂盛。它的田地属于第二等,所缴纳的赋税为第五等。它的贡品是五色土,羽山山谷所产的野雉,峄山南面所产的独生桐木,泗水涯边的浮石所制的磐,淮水下游所产的珠蚌及鱼类,以及用圆形竹器装载的细密黑绸。这些贡赋用船载着,由淮水和泗水,通向黄河。
淮河和大海之间这一带是扬州。彭蠡已经汇聚成了大泽,成为大雁在冬天栖居的地方。三条江水既已被疏黄河图 潘季驯 彩色摹本明代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四川、甘肃、宁夏、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最后由山东奔流人海,全长4 600多公里,汇聚了许多重要的支流——伊水、洛水、渭水、汾水等,故为华夏文化的主脉,是养育华夏民族的“高祖河”。在神话传说中,黄河以种种阳刚的形象出现,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形象是河伯与龙神,人们对其又敬又畏。通流入海中,因此震泽地区开始获得安定。地上也已长满大大小小的箭竹。野草长而嫩,树木高而直。这地方的土壤,土质湿润。它的田地属于第九等,所缴纳的赋税为第七等,又杂出第六等。它的贡品是三种金属,以及玉石、竹箭、象牙齿、皮革、羽毛、旄牛尾和岛夷人穿的草织衣服卉服,此外还有用竹筐盛(相传羽山是古时候舜流放大禹的父亲鲧的地方。舜巡查天下的时候,看到鲧治水无功,就将他流放到羽山,鲧最后死在了那里。海上的居民就在山中修建鲧庙,一年四季前往庙中拜祭,祭祀的时候经常能看到黑色的大鱼和蛟龙从水中腾越而出,观者无不惊骇敬畏。现今有两座山名为羽山,一座位于山东剡城东北方向, 座位于山东蓬莱市东南方向,都传说舜曾将鲧流放于此。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包括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传说这五座山是群神居住的地方,历代帝王多往祭祀。唐玄宗、宋真宗曾经封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称五岳为神。据今人考证,五岳制度开始于汉武帝。汉宣帝确定以河南的嵩山为中岳、山东的泰山为东岳、安徽的天柱山为南岳、陕西的华山为西岳、河北的恒山为北岳。其后又改今湖南的衡山为南岳,隋朝以后遂成定制。明代始以今山西浑源的恒山为北岳,清代移祀北岳于此。)帝舜部落图根据神话传说中有关帝舜及其后裔的故事而创作。传说帝舜的功绩有:协调了时间,规定了度量衡;每五年巡守四方一周;分天下为十二州;制定了刑律;承办了各方的敌人,建立起了中央政府的机构。着的贝锦和根据命令进贡的包装起来的橘子和柚子。这些贡赋用船载着,沿着长江、大海,进入淮河、泗水。
荆山到衡山南面这一带是荆州。长江和汉水都经过这里东流人海。长江在此州中分成的九道江都能顺着河道而行,沱水、涔水都已经被疏通,云、梦二泽也都被治理。这地方的土壤,土质湿润。它的田地属于第八等,所缴纳的赋税为第三等。它的贡品是羽毛、旄牛尾、象牙、皮革、三种金属、柿、榦、栝、柏、粗细磨石、砮石、丹砂,特别是三个诸侯国所贡的当地有名特产箘竹、簬竹和楛木,以及包裹捆扎着进贡的菁茅和用竹筐盛着进贡的绛色的绸子和成串的珍珠。还有根据命令进贡的九江大龟。这些贡赋用船载着,从长江、沱水、涔水、汉水北运,再越过一段陆路进入雒水,转运到达南河。
荆山和黄河之间这一带是豫州。伊水、雒水、瀍水、涧水都已疏通流人黄河,荥播泽也已经汇聚成为湖泊,然后又疏导荷泽,使其水盛时流入明都泽。这地方的土壤,土质柔细。但是在低洼的地区,却色黑肥美,土质坚硬。它的田地属于第四等,所缴纳的赋税为第二等,间杂又为第一等。它的贡品是漆、丝、细葛布、纻麻,用竹筐盛着进贡的是细丝绵。有时还根据命令进贡磨磬的磨石。这贡赋用船载着,从雒水转运到黄河。水也已经疏通,蔡山和蒙山也都平治好了。和夷地区的治理也都收到了成效。这地方的土壤,色泛青黑。它的田地属于第七等,所缴纳的赋税有时为第七等,间杂又为第八等和第九等。它的贡品是美玉、银、铁、镂钢、磐石、磬,熊、罴、狐、狸、地毯。西倾山的贡赋由桓水运送出来,其他贡赋都从潜水装船出发,越过沔水,进入渭水,然后横渡黄河。
黑水和西河之间这一带是雍州。弱水已经疏通西流而去,泾水汇入渭水北岸的水湾。漆水和沮水都已顺利流入渭水,沣水也流人了渭水。荆山、岐山都已经治理好,举行了旅祭。终南山、敦物山一直到鸟鼠山,也都被治理完毕。高原和低地的治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直到都野泽边。三危山地区已经可以居住,三苗之族的秩序也安定了下来。这地方的土壤,颜色发黄,土质柔细。它的田地属于第一等,所缴纳的赋税为第六等。它的贡品是美玉和类似珍珠的小石子。这些贡赋由积石山下装船出发,到达龙门山下的西河,然后会集在渭水北岸的水湾。进贡地毯的是昆仑、析支、渠搜三国,这时的西戎各国,秩序也都安定了。
治理好九州后,大禹又开通了九道山脉:第一道从淠山起,绵延到岐山,直通荆山,越过黄河;第一二道从壶口山起,经过雷首山,通至太岳山;第三,道从砥柱山起,连接析城山,通至王屋山;第四道从太行山起,通过常山,直到碣石山,延伸人海;第五道从西倾山起,通过朱圉山、鸟鼠山,到达太华山;第六道从熊耳山起,经过外方山、桐柏山,到达负尾山;第七道从蟠冢山起,直至荆山;第八道从内方山起,到达大别山;第九道从汶山南面起,通到衡山,越过九江,到达敷浅原。
然后又疏通了九条河流:首先疏导弱水到达合黎山,余波流进流沙泽;然后疏导黑水,到达三危地区,流进南海;然后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一直到龙门山,向南流经华山北面,向东流到砥柱山,再向东流到盟津,再向东流过雒水北岸,到达大邳山,又向北过降水,流到大陆泽,再向北分流为九道河流,后合流为一,称作逆河,流进大海;然后疏导瀁水,从蟠冢山开始,东流成为汉水,又东流成为苍浪之水,经过三澨水,到达大别山,再向南流人长江,再向东汇合成为彭蠡泽,又东流成为北江,流进大海;然后疏导长江,从汶山开始,向东分出支流为沱水,又向东流至醴水,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流往北,汇聚成彭蠡泽,再东流成为中江,流进大海;然后疏导;允水,东流成为济水,流人黄河,河水再溢出汇为荥泽,向东流过陶丘北面,再向东到达荷泽,再向东北汇合汶,又向东北流进大海;然后疏导淮水,从桐柏山开始,向东会合泗水、沂水,再向东流进大海;然后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向东会合沣水,又向东北汇入泾水,再向东会合漆水、沮水,流进黄河;最后疏导雒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会合涧水、瀍水,又向东会合伊水,再向东北流进黄河。
这时,九州地区都已经和同安定,四方的土地也都可以住人了,九州名山已经槎木通道开发治理好了,九州的大河也已经涤除壅塞,水源畅通了,九州的大湖也都已筑起堤防,无决溢的危险了,四海之内归附统一。六种人民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都已修备得非常丰富。各州土地的优劣高下等级,也已根据多种条件进行了订正。对于赋税的征收,非常慎重,一律按照各地土壤的上中下三级标准来制定各地的缴纳份额和品种。于是赐给诸侯百官以土地和姓氏,并说:“你们要恭敬和悦,以德为先;不要违背我所实行的各项措施。”
规定天子国都以外周围五百里的地区为甸服,即为天子服田役纳谷税的地区:靠近国都一百里以内的区域,所要缴纳的赋税是成捆的禾稻,一百里以外至二百里的区域,缴纳的赋税是禾穗,两百里以外至三百里的地区,缴纳的赋税是带壳的谷子,三百里以外至四百里的区域,缴纳的赋税是粗米,四百里以外至五百里的区域,缴纳的赋税是纯米。甸服以外周围五百里的地区为侯服,即为天子侦察顺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区:靠近甸服一百里以内的区域,是用于封给卿大夫的采邑,一百里以外至二百里的区域,用于分封给一些小国,此外三百里的区域,用于分封给大的诸侯国。野泽有南济、北济二派,在巨野泽会合汶水,以下又兼称清水。隋朝开通济渠后,巨野泽以渐湮废,巨野以下渐以清水著称,但济水之名不废。金朝后自汶口至泺口一段遂成为以汶水为源的大清河,一称二清河(泺口以下大清河在古济水之北);自泺口以下遂成为以泺水为源的小清河。此后黄河以南遂不再有所谓济水。
侯服以外周围五百里的地区为绥服,即受天子安抚,推行教化的地区:靠近侯服三百里以内的区域,根据当地人民的情况,实行中央的政令和教化,此外二百里的区域,要振奋武力,用于国土的防备和守卫。绥服以外周围五百里的地区为要服,即受天子约束,服从天子的地区:靠近绥服三百里以内的区域,要遵守教化,和平相处,此外二百里的区域,要遵守王法。要服以外周围五百里的地区为荒服,即为天子守卫边远的荒远地区:靠近要服三百里以内的区域,荒凉落后,那里的人来去不受限制,此外二百里的区域,可以随意居处,不受约束。
此时的中国疆域,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方到南方,都为天子的声威教化所及。大禹的功绩达于四海之内。于是帝舜就以黑色的圭玉赏赐给大禹,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天下从此太平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