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对比——十二生肖寓意详解(语言篇)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顾雪梁,刘法公 著
出 版 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27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805781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对我国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在古往今来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历史中所形成的寓意、掌故、传说、典故、风俗、诗词等方面分别作了全方位的介绍。此外,还以年代为序,配以历代相关诗词歌赋,平添几多文学情趣和高雅格调。
内容简介
十二生肖是中国古代对动物图腾崇拜的缩影,历经沧桑,它演绎成我国一套纪年符号和属相方法,一种特殊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书从科学、文学、知识、趣味和医学等多视角对十二肖兽分别作了详尽描述和跨文化比较,其翔实的素材、酣畅的语言和广博的知识,全面展顾了十二生肖的生成、演绎和发展历史,形象展现了十二生肖之深刻内涵和无穷妙趣,全面展示了十二种肖兽的不同民族特性及其特有的寓意和象征。
本书别开生面,蹊径独辟之编写形式和内容在国内尚属先河,它涉猎了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语言、动物、医学、民俗、美学等领域,将东西文化溶于一体,中外风情尽收一书,读来不但令人耳目一新,意趣昂然,而且使人综观时空,亲历沧桑,感慨系之,得益匪浅。
目录
第一章 鼠的语言
一、鼠的寓意
二、鼠语汉典
三、鼠语英典
四、鼠的寓言
五、鼠的谚语
六、鼠歇后语
七、米老鼠传
八、老鼠诗词
第二章 牛的语言
一、牛的寓意
二、牛的掌故
三、牛语汉典
四、牛语英典
五、牛的寓言
六、牛歇后语
七、牛的谚语
八、牛的诗词
第三章 虎的语言
一、虎的寓意
二、虎字造型
三、何谓纸虎
四、国外虎典
五、虎字成语
六、虎歇后语
七、虎的谚语
八、虎的诗词
第四章 兔的语言
一、兔的寓意
二、“兔”字漫谈
三、复活节“兔”
四、兔子汉语
五、兔子英语
六、兔歇后语
七、兔子谚语
八、兔子寓言
九、兔的诗词
第五章 龙的语言
一、龙的寓意
二、龙字生成
三、龙的用语
四、龙的成语
五、西方龙形
六、西方罪龙
七、龙歇后语
八、龙的诗词
第六章 蛇的语言
一、蛇的寓意
二、蛇图腾说
三、恶蛇撒旦
四、蛇的寓言
五、蓝色蛇杖
六、蛇的成语
七、蛇的谚语
八、蛇的诗词
第七章 马的语言
一、马的寓意
二、马的寓言
三、马的掌故
四、马语英典
五、马的成语
六、马歇后语
七、马的谚语
八、“马路”杂曲
九、马的诗词
第八章 羊的语言
一、羊的寓意
二、东方吉羊
三、西方罪羊
四、迷途羔羊
五、羊说汉语
六、羊说英语
七、羊的寓言
八、羊歇后语
九、羊的谚语
十、羊的诗词
第九章 猴的语言
一、猴的寓意
二、猴字杂谈
三、猴语汉典
四、猴语英典
五、猴子寓言
六、猴歇后语
七、猴子诗词
第十章 鸡的语言
一、鸡的寓意
二、鸡有五德
三、鸡鸣报时
四、鸡的成语
五、鸡的寓言
六、鸡说英语
七、鸡歇后语
八、鸡的谚语
九、鸡的诗词
第十一章 狗的语言
一、狗的寓意
二、狗语汉典
三、狗语典故
四、狗的掌故
五、狗典英语
六、狗的寓言
七、狗猫不和
八、狗歇后语
九、狗的谚语
十、狗的诗词
第十二章 猪的语言
一、猪的寓意
二、猪的汉语
三、猪歇后语
四、猪的寓言
五、猪的诗词
书摘插图
第五章 龙的语言
三、龙的用语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中西方对龙的用语也完全反映出这种认知上的差异。汉语里,以“龙”作为主体的语词相当多,其中不乏典故。
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说:“古先圣王受命应录,则有龟字效灵灵龙图呈宝,自巢燧以来。皆由此端灵迹映乎瑶牒,事传乎金册。”古代传说伏羲氏时,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又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龙图”。于是伏羲氏据此画成八卦、著成《周易》。“龟字龙图”遂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古代以“龟字效灵,龙图呈宝”作为帝王受命于天,因而有天人感应征兆的证据。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七》又说:“武帝(梁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张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之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说的是南北朝时,梁朝的张僧繇擅长画龙,画技炉火纯青,经其手所画之龙栩栩如生出神入化。一次,他在金陵(今南京清凉山)安乐寺寺壁上画了四条白龙,但见四龙雄姿英发呼之欲出,却惟独没有画上眼睛。众人对此大惑不解,问道:“先生之龙,为何不加眼睛?是否眼睛难点?”张僧繇答说:“点睛不难,只是一旦点睛,惟恐四龙皆会破壁乘云而去。”众人皆以为他在妄语,一再坚持要他把龙的眼睛点上。张僧繇无奈,于是只好提笔点睛。谁知两条龙刚点上眼睛,顿时雷电大作,暴雨倾盆,但闻“轰”的一声,二龙趁势破壁飞天而去。另外两条尚未点睛的龙,依旧留于壁上。眼见此情此景,众人无不面面向觑,啧啧称奇。从此,张僧繇画龙点睛一事不胫而走,而“画龙点睛”一语后人则用之比喻艺术的创作在紧要之处,加上关键的一笔,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