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农业基础科学,

作者: 彭友良,王振中 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800000版次: 1页数: 644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33662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根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研究决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将于2008年7月21~2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交流我国植物病理学理论研究与买践的主要进展。在年会期间,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南代表处与西南代表处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南西南植物病理学联合学术讨论会”、线虫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的“第九届全国植物线虫学术讨论会”和种子植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五届全国种子病理学学会研讨会”也同时召开,作为本大会的分会场进行学术交流。本次年会,是我国植物病理学同仁究与交流的一次盛会。

本论文集内容涉及真菌及真菌病害、原核生物及其病害、病毒及病毒病害、线虫及线虫病害、植物抗病性、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种子病理与杀菌剂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反映了我国近年来特别2007年会以来我国植物病理学工作者在植物病理学各分支学科基础理论、应用基础与病害防治实践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部分 真菌和真菌病害

“BTX”抗稻瘟病基因的分析及定位一

35个水稻品种携带真菌检测及杀菌剂消毒处理研究一

150份水稻资源材料稻瘟病抗病基因的鉴定

曾凡松杨立军汪华向礼波张汉亦喻大昭

Detoxification of the Trichothecene Mycotoxin Deoxynivalenol by Devosia sp.DDS-1

Inv01vement of Ambient PH-sensing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of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in Control of Fungal Pathogenicity on Mango

巴西橡胶棒孢霉落叶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北京地区栗疫病菌营养体亲和型分析

不同寄主来源的串珠镰孢生物学性状及其遗传特征

城阳和胶南地区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串珠镰孢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PCR分析

大豆核盘菌一个子实体不形成突变体的分子鉴定

大豆拟茎点霉茎枯病病原菌鉴定

单基因鉴别品种与其他鉴别品种对稻瘟病菌致病小种鉴别力的比较

稻瘟病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RPD3/HDAl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短穗鱼尾葵镰刀菌叶枯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广西罗城毛葡萄穗轴褐腐病研究初报

广两田问新发生一种香蕉病害

禾谷镰孢菌DON、NIV产毒类型的PCR检测

第二部分 原核生物及其病害

第三部分 病毒及病毒害

第四部分 植物抗病性

第七部分 生物防治

第八部分 种子病理与杀菌剂

书摘插图

“BTX"抗稻瘟病基因的分析及定位

Molecular Mapping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 in A Rice Mutant“BTX”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州510640;2.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昌330045)

摘要:“BTX”是来源于感稻瘟病品种Basmati370的突变株系,对稻瘟病表现出广谱抗性“BTX”抗性基因的分析及定位,有助于了解“BTX”广谱抗性的遗传基础,对广谱抗性稻种的利用及选育持久抗瘟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高感稻瘟病粳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为母本“BTX”(籼型)为父本,以单粒传法,构建206个籼粳交重组自交系(Rils)F7,群体。利用来源于广东稻区、具有不同致病类型的10个稻瘟病菌 株对其中的103个Rils分别进行人工接种。以重组自交系的抗感病级为数据变量,组成一个病菌菌株与Rils互作数据矩阵,以菌株为因变量、株系为白变量,对数据矩阵进行分析。基于l03个Rils对菌株的抗感反应可将10个菌株的致病类型分为3种类型。以Rils对3种类型菌株的抗感反应分别构建3个抗感近等基因池。利用覆盖水稻12条染色基因组的394个SSR或STS分子标记,对抗感亲本进行多态性检测,获得237个多态性分子标记,利用多态性分子标记对构建的近等基因池进行筛选及抗感单个体株系验证,初步在第l、第4、第ll染色体上获得与“BTX”稻瘟病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这些分子标记分别均分布于第1、4、11染色体的长臂上。对3个候选基因的确认及精细定位正在进行中。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