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ccess 2003)(第二版)(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Access,
作者: 陈光军,张秀芝主编
出 版 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508000版次: 2页数: 303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3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45656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ccess 2003)(第二版)(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方式,引入案例和启发式教学方法,提供电子教案,案例素材等教学资源,教材立体化配套,满足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的组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科发展特点;增强实训和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应用数据库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既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共13章,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论、关系数据库的模型、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Access数据库的设计、数据查询、使用高级查询——SQL语言、窗体设计、报表、数据访问页、宏操作、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A、数据库设计实例、数据安全等。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材,也可作为成人高校、高职高专以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学生学习数据库的教材,同时还可作为各类水平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自学辅导用书。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
本章学习目标
1.1 引言
1.1.1 信息、数据和数据处理
1.1.2 数据库概述
1.2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
1.2.1 数据库发展阶段的划分
1.2.2 人工管理阶段
1.2.3 文件系统阶段
1.2.4 数据库系统阶段
1.2.5 高级数据库阶段
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4.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1.4.2 数据库系统的工作过程
1.5 Microsoft Access 2003数据库系统简介
1.5.1 Access的发展过程
1.5.2 Access的基本功能
1.5.3 Access 2003的新增功能
1.5.4 Access 2003的启动与退出
1.5.5 打开Access 2003数据库
1.6 Access 2003的基本结构
1.6.1 数据表
1.6.2 查询
1.6.3 窗体
1.6.4 报表
1.6.5 数据访问页
1.6.6 宏
1.6.7 模块VBA
1.7 Access 2003工作环境设置
1.7.1 “视图”选项卡
1.7.2 “常规”选项卡
1.7.3 “编辑/查找”选项卡
1.7.4 “高级”选项卡
1.8 Access 2003的帮助系统
习题
实训一 安装Access 2003数据库系统
实训二 学习Access 2003数据库对象
第2章 关系数据模型及关系代数
本章学习目标
2.1数据模型
2.1.1数据模型
2.1.2概念模型
2.2关系代数
2.2.1关系数据的定义
2.2.2关系模型的常用术语
2.2.3关系代数
习题
第3章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本章学习目标
3.1引言
3.1.1讨论范围
3.1.2存储异常问题
3.2函数依赖
3.2.1属性之间的联系
3.2.2函数依赖
3.2.3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
3.2.4关键字
3.3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3.3.1第范式(INF)
3.3.2第二范式(2NF)
3.3.3第三范式(3NF)
3.3.4BCNF范式
3.3.5多值函数依赖
3.3.6第四范式(4NF)
3.3.7关系模式小结
习题
第3章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第4章 Access数据库的设计
第5章 数据查询
第6章 使用高级查询——SQL语言
第7章 窗体设计
第8章 报表
第9章 数据访问页
第10章 宏操作
第11章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A
第12章 数据库设计实例
第13章 数据安全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
1.1 引言
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计算机应用于生产管理、商业财贸和情报检索等领域时,它面对的是大量的信息和各类数据。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产生了计算机的数据管理技术,它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
1.1.1信息、数据和数据处理
1.信息
信息是指现实世界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具体地说,信息是一种已经被加工的特定形式的数据,这种数据形式对接收者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对当前和将来的决策具有明显的或实际的价值。
信息有如下的一些重要特征:
(1)信息传递需要物质载体,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要消耗能量。
(2)信息是可以感知的。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感知方式(如感觉器官、仪器或传感器等)。
(3)信息是可以存储、压缩、加工、传递、共享、扩散、再生和增值的。
信息是资源,人类进行各项社会活动不仅要考虑物质条件,而且要认真研究信息和利用信息。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将能源、物质和信息并列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三大要素。
2.数据
数据本质上是对信息的一种符号化表示,即用一定的符号表示信息。采用什么符号,完全是人为规定。
为了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就要把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符号,即用0和l两个符号编码来表示各种各样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是用来承载信息的。
3.数据与信息的联系
信息与数据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数据表示形式;同一数据也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张三同学《数据库系统与应用》课程考试分数为96分”。这段文字(数据)提供了张三考试成绩优秀的信息。可见数据与信息是密切相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