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上、下册)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勞榦著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6-12-1字数:版次: 1页数: 全二册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10105340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秦郡的建置及其与汉郡的比较》是一篇对于秦时郡制的研究。汉郡是从秦郡沿袭而来,其中颇有因革。《汉书地理志》中对于各郡颇有注明;但其中忽略的地方太多,而且还有明显的错误。历来各家讨论秦郡的人很多,但不知为了什么,大家一致都有这个大疏忽,一直没有人看出来。这就是漏了河内郡。
此郡从战国到汉一直不可能取消掉,可是从来讨论秦郡的学人,都把河内郡忘掉了。从战国开始,河内的邺一直是魏国的重要城邑。孟子见魏惠王,魏惠王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河内及河东,正是魏国两个重要的郡。汉代河内、河东及河南,称为三河,两汉时期,都是全国的重要据点。这就是河内地理位置《商代旧都,而且南北朝时,亦屡建都邑),户口和财富,都一定要被重视。 自来讲秦制的学者把河内画入束郡,这是不可能的。因秦并六国,设置郡县,其郡界还是依照六国时的旧界。为的是各国有各国的赋税制度,而且各郡的文籍档案,各自集中到郡治,沿袭旧界,比较方便。河内属魏,东郡属齐,两国旧制不同,更无把肥饶的河内取销,勉强归入束郡之理。所以秦代一定有河内郡的。因为新的设想加入了河内郡,其它郡数也就要斟酌更改了。
目录
自序
上册
一、历史与政治
中国历史的周期及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
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
从儒家地位看漠代政治
战国七雄及其它小国
秦的统一与其覆亡
汉代尚书的职任及其与内朝的关系
关于“关东”及“关西”的讨论
霍光当政时的政治问题
对于《巫蛊之祸的政治意义》的看法
论齐国的始封和迁徙及其相关问题
二、制度
与严归田教授论秦汉郡吏制度书
再论漠代的亭制
漠代的军用车骑和非军用车骑
释漠简中的“烽”
论“家人言”与“司空城旦书”
三、思想史
《盐铁论》所表现的儒家及法家思想之一斑
释《庄子•天下篇》惠施及辩者之言
记张君勘先生并述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影响
论儒道两家对于科学发展的关系
评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
论佛教对于将来世界的适应问题
四、社会史
汉代的豪强及其政治上的关系
战国秦汉的土地问题及其对策
简牍中所见的布帛
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
下 册
五、地理与边疆史
从历史和地理看过去的新疆
秦郡的建置及其与漠郡之比较
中国历史地理——战国篇
论北朝的都邑
中韩关系论略
六、历法
七、考古学及文字学
八、文学
九、典籍
附录劳干教授著作目录
书摘插图
上册
一、历史与政治
中国历史的周期及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
凡是一种延长下去的进展都有它的周期性,不论生物或无生物都是一样。生物的个体是非常显著的,具有它的幼壮老死。无生物也是一样,一年的四季,一日的朝暮当然是周期,即是就宇宙全部而言,也一样的含有周期性,只是这些周期性不完全都被人类测得罢了。
中国历史当然不会属于一个例外。所不同的是中国因为特殊地理形势的关系,和世界其它部分被高山、大海以及大沙漠隔绝着。在鸦片战争以前,所有对外的交通都在半封闭状况之下。虽然间或受点外来文化上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始终未成为主流。因而中国历史的周期,在过去的时候始终是在几个类似情形之下,复合了上一个周期的升降。
周期,当然不就是一种简单的周期。周期的形成决不属一个简单的原因,而是复杂的因素凑合而成的。并且周期之内还包括了许多小周期,周期之外还要汇合其它周期造成更大的周期。所以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最大周期是什么样的周期,还不是现在的人所能解答。
中国的朝代本身是一个周期,这一种的周期代表了兴衰和治乱。就一般情形来说,除去特殊短命的朝代不算,一般典型的朝代,大致是二百年至三百年,形成这个期限当然不是一些简单的问题,不过就其主要方面的原因来说,至少以下各项,是其中比较显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