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物流信息化考试培训教程:基础理论篇

分類: 图书,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
作者: 彭麟主编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281000版次: 1页数: 185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123686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全国物流信息化培训考试相关要求进行编写,简明扼要地描绘了现代物流的整体框架,力求体现物流学的最新发展、最新成果。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对知识、概念的解释准确、简明,对理论问题的描述深入浅出。同时,每单元开篇配有学习导引图,在相关内容中插入综合训练、案例分析、小知识等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以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对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本书为全国物流信息化技术培训考试的指定教材,同时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以及在职物流从业人员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单元 现代物流概论
综合知识模块一 现代物流概述
综合知识模块二 物流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综合知识模块三 现代物流系统
第二单元 现代物流活动要素
综合知识模块一 运输
综合知识模块二 存储
综合知识模块三 装卸搬运
综合知识模块四 包装
综合知识模块五 流通加工
综合知识模块六 配送
综合知识模块七 信息处理
综合知识模块八 现代物流客户服务
第三单元 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
综合知识模块一 企业物流概述
综合知识模块二 供应物流
综合知识模块三 生产物流
综合知识模块四 销售物流
综合知识模块五 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
综合知识模块六 第三方物流
第四单元 现代物流管理
综合知识模块一 现代物流管理概述
综合知识模块二 现代物流财务成本管理
综合知识模块三 现代物流质量管理
第五单元 现代物流技术
综合知识模块一 现代物流技术概述
综合知识模块二 现代物流实物作业技术
综合知识模块三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第六单元 现代物流发展新趋势
综合知识模块一 供应链管理
综合知识模块二 电子化物流
综合知识模块三 国际化物流
综合知识模块四 第四方物流
综合知识模块五 绿色物流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单元 现代物流概论
综合知识模块一 现代物流概述
能力知识点2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定义
一、物流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物流是一切物质资料的实体流动过程,在流通过程中创造价值,以满足顾客及社会性需求,即物流的本质是服务。
要准确理解物流定义,必须把握以下几点内容:
〔1〕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流”是指“物”的物理性运动。物流既可用于流通领域,又可用于生产领域。
〔2〕物流并不是“物”和“流”的简单组合,而是特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的物理性运动,也就是在需要的时间将所需要的物品送到需要场所的运动。这种运动,主要目的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有时也是为了创造一定的加工价值。
时间价值是指“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通过改变这一时间差所创造的价值。
时间价值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缩短时间差创造价值:是指加快物流速度、缩短物流时间、减少物的损失、降低物的消耗、增加物的周转,从而节约资金。②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在经济社会中,对商品需求和供给普遍存在着时间差。例如,季节性生产的粮食、水果等就有这一特点。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组织物流,可以弥补和改变这种时间差,实现“时间价值”。
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场所价值是指改变这一场所差别创造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