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全传

金庸全传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传记,文学家,

作者: 费勇 著

出 版 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230000版次: 1页数: 242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04772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他是如何创业的?他是如何写作的?他在生活中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小说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全书遵时顺势,谨从史实,倾情解密一叫查良镛的江南才子如何成为一代报业大亨,成为一个闻名全球的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

内容简介

第一,无论是作为一位成功的报人查良镛,还是作为小说家的金庸,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他在中国文化生活中所起到的巨大影响,确实可以用“传奇”两个字来形容。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接触到金庸的小说的,由喜爱进而思考金庸的小说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这种思考引导我跳出五四时期形成的那一套所谓的新文学观念,而发现一个更广阔的文学世界,尤其是发现了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以及民间文学之间,一直暗藏着巨大的源流,一脉相承。1993年,我曾经写过一本很不成样子的谈论金庸生平和作品的小书。如果说在那个时候,所面对的问题是资料的匮乏,那么,在今天,问题已经变成了:如何从庞杂的资料中去寻找到金庸真正的身影?对我而言,一本真正的深入金庸内心世界的传记,还是一个不可及的理想。因此,我采用了最平实的办法,就是用了编年体的写法,尽可能展现原始的材料,避免主观的描述,让材料自己去说话,让读者自己去判断。通过几个关键的年代,把金庸生平中的重要时刻予以展现。之所以把具体的年代作为线索,是想提醒读者,如果把金庸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大的时代背景相联系,也许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能够写出那样的作品,以及那样的作品为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

第二,关于金庸,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们一直在如何评价他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在我看来,金庸是否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或者是否是一位经典的作家,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能够裁定的,只有时间可以证明:100年或更多年后,我们这个时代流传下去的是什么作品。目前,我们能够面对的只是一些已经存在的事实:比如金庸小说的巨大发行量,以及被广泛而反复地改编成影视剧,更令人惊奇的是,金庸小说还不断地被作为网络游戏的资源。当代没有一位作家的作品,能够像金庸的作品那样超越了媒介的限制,以报纸连载、图书、影视、网络游戏的方式得到如此多元而广泛的传播。

第三,因此,金庸作品在当代的实际影响力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探究的,或者说,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庸小说对于华人的精神世界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及为什么在华人世界受到如此欢迎,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我个人的基本看法是,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深刻变化过程里,金庸以武侠小说向古典中国作了一次深情的回眸。当20世纪60年代,与中国内地隔绝的香港的读者以及海外的读者,读到金庸小说时,一定恍惚之间回到了古典中国,回到了那梦中的神州大地。到80年代,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初读金庸的小说,也是突然发现了一个瑰丽的古典中国。因此,金庸的武侠小说,超越了武侠,甚至小说的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的乡愁”,是大家已经永远失去了的“家园”。金庸用文字,用奇异的故事,把这个“家园”永远定格,成为我们不朽的记忆。

作者简介

费勇:1984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供职于广州电视台,暨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作家》杂志编委。主要学术领域为批评理论与文化研究,出版的学术著作有《言无言——空白的诗学》、《我看张爱玲》等,在《中外文学》(台湾)、《明报月刊》(香港)、《读书》、《天涯》、《文学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近年从事散文创作,出版的散文集有《零度出走》、《我的江南》、《自以为灯》等。

目录

1726年祖先

1886年祖父

1924年出生

1936年小学

1939年中学

1943年大学

1946年《东南日报》

1947年《大公报》

1950年选择

1953年副刊的天地

1955年武侠小说家

1957年电影编剧

1959年《明报》

1965年倪匡

1966年明报王国

1967年胡菊人

1972年封笔

1973年台湾

1976年真实的人生

1980年董桥

1981年邓小平

1985年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93年北国初春有所思

1994年退隐

1994年金庸热

1995年与池田大作对话

1996年西湖梦

1999年人文学院院长

2000年在岳麓书院演讲

2003年华山论剑

2005年高中语文教科书

2007年完成了又一次的修订

2008年还在剑桥读博士

附说之一:金庸小说里的那些英雄

附说之二:金庸小说里的那些美女

附说之三:似真似幻《侠客行》

附说之四:大彻大悟《鹿鼎记》

附录之一:金庸小说改编成电视电影一览表

附录之二:金庸生平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1726年祖先

金庸《鹿鼎记》第一回:查继佐,字伊璜。这一天家居岁暮,命酒独酌,不久下起雪来,越下越大。查伊璜独饮无聊,走到门外观赏雪景,只见有个乞丐站在屋檐下避雪,这丐者身形魁梧,骨骼雄奇,只穿一件破单衫,在寒风中却丝毫不以为意,只是脸上颇有郁怒悲愤之色。查伊璜心下奇怪,便道:“这雪非一时能止,进来喝一杯如何?”那乞丐道:“甚好!”查伊璜邀他进屋,命书童取出杯筷,斟了杯酒,说道:“请!”那乞丐举杯便干,赞道:“好酒!”

这位查继佐,是金庸的先祖。金庸的真名查良镛,是江南望族查姓家族的后裔。据《姓苑》,春秋时代齐顷公的儿子的封地在楂邑,是为查姓的起源。另有说法查姓源于楚国某公族大夫的封地查邑。据《查氏族谱》和《查氏新安谱》,查姓在宋代居于婺源,元代由第六十七世孙查瑜带着家人迁移到浙江嘉兴,不久又迁移到海宁袁花镇龙山东南,并将居住地名为查家桥。这是海宁查姓的开始。

查继佐(1601—1676)是海宁查姓的第11代。在《聊斋志异》与《觚胜雪莲》中记载有关查伊璜的故事,大致是他与吴六奇将军的神交。在《鹿鼎记》中,被金庸发展成一段生动、有趣的情节。蒲留仙称伊璜先生:“厚施而不问其名,真侠烈古丈夫哉!”《觚胜雪莲》中称其为:“才华丰艳,而风情潇洒。常谓满眼悠悠,不堪酬对;海内奇杰,非从尘埃中物色,未可得也。”从这些记述中,可以想见查伊璜先生的风采。

《鹿鼎记》第一回所写,是1662年即康熙元年湖州南浔庄廷(钅龙)明史案。虽然用了小说的笔法,但完全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庄廷铣明史案是清初最大的文字狱案。文字狱并非满人的创造,而是汉文化的固有产物,周代的周厉王就利用文字给人治罪。最大规模的文字狱有三次:一是南宋初年,二是明代初年,三是清代初年。尤以明清最为登峰造极。朱元璋只要在诗文或奏章里看到“光”、“僧”等字样,就要把作者杀掉或下狱,因为他认为这是人家在嘲讽他曾经做过和尚。清代的顺治、康熙、雍正时期,都有过非常严酷而且影响巨大的文字狱案,与海宁查家有关的就有两起。第一起就是查继佐受到明史案的牵连。明史案的起因是湖州富商庄廷铣邀请一些浙江名士编撰了《明史辑略》,书中所用纪年都用南明的称号,还记录了许多抗清事迹,明显表露出对于异族统治的不满。该书由庄的岳父朱佑明出资刊印,出版时在书中列了江南18位名士的名字,其中就有查继佐,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参与该书的编写。

后来因为吴之荣的告状,清朝廷派刑部的官员到浙江查办此书,导致2000多人被杀或被捕。查继佐也因此入狱,当清兵把他抓走时,他平静地对家人说,若是为此而死,也非坏事。在监狱里,身上长了虱子,便写文讨伐:“尔细而恃众,为勇乎?裸而无礼,聚族无好乎?”不久,由于吴六奇(他由一个乞丐成了广东水陆师提督)的疏通营救,得以死里逃生。

与查家有关的第二起文字狱是著名的查嗣庭试题案。查嗣庭(1664—1727)是海宁查家的第12代,康熙四十五年的进士,他的文章和书法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名气,《清稗类钞》上说他“以书名震海内”,却不轻易为人写字,结果琉璃厂的商人就收买他的侍者,偷取他扔掉的字幅,可以卖很高的价钱。据说,雍正四年(1726),查嗣庭去江西做考试官,他出了一道作文题“维民所止”,源出《诗经商颂玄鸟》。大意是说,国家广阔土地,都是百姓所栖息、居住的,有爱民之意。这个题目完全合乎儒家的规范,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知什么人向朝廷告御状,说“维止”两字是“雍正”两字去了头,用意是要杀皇帝的头。这一下不得了了,雍正下令将查嗣庭全家逮捕严办。查嗣庭受到残酷折磨,含冤死于狱中,这还不算,连尸身都不得安宁,受到戮尸之辱。查嗣庭的儿子也惨死狱中,族人遭到流放,浙江全省士人6年不准参加举人与进士的考试。也有一种说法,查嗣庭试题案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文字,而是朝廷的权力斗争,文字只是借口。

查嗣庭的哥哥查慎行(165—1727)也受到牵连,奉旨带领全家进京投狱。他在途中写下这样的句子:“如此冰霜如此路,七旬以外两同年。”后来得以放归故乡,不久即谢世。查慎行是清代的著名诗人。《清史列传》记载:“查慎行,字初白,海宁人。少受学黄宗羲。于经通于《易》。性喜作诗,游览所至,辄有吟咏,名闻禁中。”他的诗很受康熙皇帝的赞赏,得以进京供职于南书房。有一次康熙游览南苑,垂钓湖边,命身边的臣子赋诗,查慎行的诗中有一句:“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因而宫中的人称他为“烟波钓徒查翰林”。查慎行的二弟嗣瑮、三弟嗣庭都是翰林,另外堂兄嗣韩是榜眼,侄儿查异是侍讲,也都是翰林。查慎行的大儿子克建、二弟嗣琛都是进士。当时称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门户科第甚盛。

查慎行留有《敬业堂诗集》50卷,在清代享有盛名。赵翼、纪晓岚甚至认为他的诗与陆游并驾齐驱,互有长短。袁枚《随园诗话》中对于查慎行诗歌的白描手法给予了高度评价。查慎行的诗宗法宋诗,内容大抵写旅途见闻,以及民间疾苦、自然风物,“诗风宏丽稳惬,亦有沉雄踔厉处”(林庚、冯沅君语),录两首于下,以见一斑:

闰三月朔作

年光何与衰翁事,

也复时时唤奈何。

为百草忧春雨少,

替千花惜晓风多。

鱼苗船

几片红旗报贩鲜,

鱼苗百斛楚人船;

怜他性命如针细,

也与官家办税钱。

上面提及的查继佐在文学上也有重要的成就。据说他15岁就“擅诗文,下笔风云走”,“文誉日起”。他曾在浙东参加过抗清的斗争,败亡后回到故乡,当时写的诗记录了他当时的心情:草长花飞尽可伤,百年心事重他乡。主人此夜难为客,一样江流分外长。围绕查继佐和查慎行,形成了一个家族式的诗歌创作群体,在文学史上极为突出。

当然,查家并不仅仅流淌着文学的泉流,还流淌着更为深广的人文传统,是典型的中国式的书香门第。康熙皇帝在其宗祠外的门联上题的“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实在不是一句虚辞。据赖惠敏《明清海宁查陈两家族人口的研究》统计,明清两代“查氏获得生员资格人数为800人,考取进士、贡生者共133人”。查家的文脉几百年不衰,自有许多原因,但家族文化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海宁查氏一直恪守“以儒为业”、“耕读为务”、“诗礼传家”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用家训规范下一代的言行,比如下面三则家训:

1.治家先严而后教,行敦亲睦,议赡恤,讲治生。教子劝善规过,毋齿及人阴私,不以微而至亲,勿以小衍而成大怨。

2.兄弟同气,一体而分,须分外协和。衣不求关,食不求甘,器用不怨旧。端履俭德,毋蹈于过。心唯毖乃清,德唯毖乃成。业不毖,招尤屺名。

3.言语须要温文,动容须要谨慎。责己宜重以周,责人宜轻以约。自养宜清苦,待人宜以厚。驭下宜严而有思,日用当亲手检括而勿轻假于人。

潘光旦先生曾经把明清时代望族的兴盛归于血缘的原因,以为凡是世家“都有血缘上的活力”。就查家而言,一直到20世纪,除了金庸之外,仍有着许多光辉的名字,比如著名诗人穆旦(查良铮),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和翻译家。再如查人伟、查猛济、查忠礼、查良钊、查济民等,都在近代以来的各个领域有所贡献。而最卓越者,无疑是海宁查氏第22代查良镛,这位以金庸为笔名的查氏后裔把家族的荣耀推到了一个无人可及的高峰。

1886年祖父

金庸的祖父查文清1886年进士,是海宁查氏荣登金榜的最后一个人。金庸《连城诀》的后记里对他的祖父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我祖父文清公(他本来是“美”字辈,但进学和应考时都用“文清”的名字),字沧珊,故乡的父老们称他为‘‘沧珊先生”。他于光绪乙酉年中举,丙戌年中进士,随即派去丹阳做知县,做知县有成绩,加了同知衔。不久就发生了著名的丹阳教案。

邓之诚先生《中华两千年史》卷五中提到了这件事:“天津条约许外人传教,于是教徒之足迹遍中国。莠民入教,辄恃外人为护符,不受官吏约束。人民既愤教士之骄傲,又怪其行动诡秘,推测附会,争端遂起。教民或有死伤,外籍教士即借口要挟,勒索巨款,甚至归罪官吏,胁清廷治以重罪,封疆大吏,亦须革职永不叙用。内政由人干涉,国已不国矣。教案以千万计,兹举大者:……丹阳教案。光绪十八年八月……刘坤一、刚毅奏,本年……江苏之丹阳、金匮、无锡、阳湖、江阴、如皋各属教堂,接踵被焚毁,派员前往查办……苏属案,系由丹阳首先滋事,将该县查文清甄别参革……(《光绪朝东华录》一○五)”

我祖父此后便在故乡闲居,读书作诗自娱,也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他编一部《海宁查氏诗抄》,有数百卷之多,但雕版未完工就去世了(这些雕版放了两间屋子,后来都成为我们堂兄弟的玩具)。出丧之时,丹阳推了十几位绅士来吊祭。当时领头烧教堂的两人一路哭丧而来。据我父亲、伯父们的说法,那两个人走一路,磕一个头,从丹阳直磕到我故乡。对这个说法,现在我不大相信了,小时候自然信之不疑。不过那两个人十分感激,最后几里路磕头而来当然是可能的。

《连城诀》的故事灵感就来自于他祖父的一个长工,得到他祖父的救助,一直生活在他家里。有一次,这位驼背的长工生了病,以为自己不久于人世,匣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年幼的金庸。原来,他年轻的时候与一位美貌的姑娘定了亲,然后去了一个财主家做工,结果,财主的少爷为了谋取他的未婚妻,设计陷害他,并把他打成了驼背,还将他关进监狱。出狱后,他拿着刀去找财主少爷报仇,没有刺死,只是重伤。随即又被抓进监狱。财主家的人害怕他出来后再寻仇,便买通县官、狱卒等,想把他害死在监狱。正在这时,查文清到任丹阳知县,重新审理监狱中的囚犯,觉得这位长工有点冤屈,又因他确实刺了人,不好一下子放人,就在辞官回家时,悄悄将他带到了海宁。

金庸与池田大作对话时,谈道:“我祖父查文清反对外国帝国主义者的无理压迫,不肯为了自己的官禄而杀害百姓,他伟大的人格令我们故乡、整个家族都引以为荣。可惜我出生不久,祖父就去世了。祖父设立了一座义庄,买了几千亩地收租,租金用于资助族中的孤儿寡妇,使他们能够平安过活,凡是上了中学、大学的人,每年都可以分两次领一笔津贴,如果有人出国留学,津贴的数额更大。”

金庸还对池田大作提到:“我曾祖父有两个儿子,我祖父是大儿子,住在一座大宅子的东北部,我叔祖父住在大宅子的西北部。这座大宅子有五进,前厅挂着一块大匾,是康熙皇帝给我祖先查昇写的堂名,‘澹远堂’三个大字的周围有九条金龙作装饰。我祖父有三个儿子,我父亲第三,他还有两个哥哥。”

查文清去世时,北洋政府的总统徐世昌派人到海宁吊唁,并亲笔题写了《像赞》:

萧萧白发丹阳尹,曾并簪花竟少年。

大好河山供写照,春风回首一潸然

1924年出生

金庸在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的出版后记里说:我是浙江海宁人。1924年(也有一种说法是1923年,另有一种说法是1920年,但一般认为是1924年),金庸出生于浙江海宁袁花赫山房。

金庸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散文中说:“如果你到过江南,会想到那些燕子,那些杨柳与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然而,江南不尽是燕子、杨柳、杏花、微雨、小船,江南还有金戈铁马、气势磅礴的一面,有岳飞、秋瑾,也有金庸家乡海宁的钱塘江潮。苏东坡曾说:“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南宋的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女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潘阆在《酒泉子》中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如果机缘凑巧,在杭州游览完西湖后赶上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江潮,那么,你可能会体味到江南的流水声里,不只是柔情,还有侠骨。柔情侠骨,在我看来,正是江南的底蕴。江南的文人,其实都有一点柔中带刚,看看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的抵抗与坚持,谁还会说江南只是温柔之乡?而江南的武人,似乎都又有一点刚中带柔。金庸曾有一段品评他家乡人物的文字,实在也适合于整个江南:“海宁在清朝时属于杭州府,是个滨海小县,只以海潮出名。近代著名人物有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等,他们的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海宁不出武人,即使军事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会动武。”

盐官是一个古老的小镇。陈元龙的故事,夹杂着传说与历史,分不清真假。他在康熙、雍正两朝当官,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民间称他为“陈阁老”。陈家在清代十分显赫,“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乾隆下江南时,曾到过陈家。因而有乾隆是陈阁老之子的民间传说。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写的就是这个传说。现在的陈家大宅,只剩下双清草堂及几处小厅堂。

另一个人物是王国维,中国近代史上最让人低回的一个文化人,1927年投水自杀,留给历史一个永远的谜。同时,这也昭示了一个恒久不变的真理:人生不可能完美,只能在缺憾中完成。到了盐官,如果不去王国维的故居盘桓,不去领略领略人心深处的潮声,那么,我们就只是在一个风景点,看了看热闹而已。

海潮的涛声,每年只有一次,从农历八月中旬开始,盐官一带的钱塘江就陆续有海潮出现。在不同的时间与地段,能够观赏到不同的气氛。但一般的游客,只看最重要的那一天,即八月十八日那一天。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里有一段描写月光下看海潮的文字:

这时潮声愈响,两人话声渐被淹没,只见远处有一条白线,在日光下缓缓移来。

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来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真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无前。

潮水愈近愈快,震撼激射,吞天沃月,一座巨大的水墙直向海塘压来。……

去盐官还有另一种走法,那就是从上海坐火车到硖石(现在已改作海宁市了),再从硖石乘汽车去盐官。在硖石,你能见到诗人徐志摩的墓。

……

金庸全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