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师范楼上的晚眺-石评梅回忆录/中国现代名人回忆录文丛

分類: 图书,传记,学者,
作者: 石评梅 著
出 版 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302000版次: 1页数: 297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04775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现代名人回忆录》的其中一册——石评梅回忆录。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石评梅的亲情述记、女高游记、信笺丛录、与友往书、情感追思、心海泛波、社论呐喊七部分。作者回忆了对家人的思念,读书时的青春往事,与好友间的亲密记录及对已故往友的追忆等。
作者简介
石评梅,(1902—1928),原名汝璧,山西省平定县城关人。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先后就读于太原女子师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1923年秋天,石评梅在北京女高师毕业后,留校任该校附中女子部主任兼国文、体育教员。其创作生涯仅仅六年,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但其成功却在散文,代表作有《梦回》、《社戏》、《深夜絮语》、《墓畔哀歌》、《偶然草》、《灰烬》、《惆怅》等。
目录
亲情述记
母亲
父亲的绳衣
归来
战壕
社戏
董二嫂
一夜
恐怖
寄到狱里去——给萍弟
蕙娟的一封信
女高游记
车站上的离人泪
京汉路中的残痕
女师范楼上的晚眺
武昌的名胜
江新船上的生活
金陵的古迹
西湖的风景
一瞥中的上海
海轮上的生活
图画中的青岛
匆忙中的济南
龙潭之滨
翠峦清潭畔的石床
信笺丛录
致陆晶清的信
寄焦菊隐之笺
致袁君珊之笺
致李惠年信
与友往书
小玲
漱玉
素心
露沙
梅花小鹿——寄晶清
寄露沙
玉薇
寄山中的玉薇
寄海滨故人
梅隐
婧君
寄到鹦鹉洲
给庐隐
沄沁
心情底践踏
我永远没有明天
浅浅的伤痕
触目的痛创
情感追思
天辛
夜航
“殉尸”
小苹
一片红叶
象牙戒指
最后的一幕
缄情寄向黄泉
狂风暴雨之夜
我只合独葬荒丘
肠断心碎泪成冰
梦回寂寂残灯后
我沉沦在苦忆中
墓畔哀歌
心海泛波
春之波
心之波
微醉之后
梦回
梦呓
绿屋
爆竹声中的除夕
雪夜
凄其风雨夜
社论呐喊
我是有福的人
报告停办后的女师大——寄翠湖畔的晶清
女师大惨剧的经过——寄告晶清
血尸
深夜絮语
痛哭和珍
附录
石评梅年谱
书摘插图
亲情述记
母亲
母亲!这是我离开你,第五次度中秋,在这异乡一一在这愁人的异乡。
我不忍告诉你,我凄酸独立在枯池旁的心境,我更不忍问你团圓宴上偷咽清泪的情况。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了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我本不应将这凄楚的秋心寄给母亲,重伤母亲的心,但是与其这颗心,悬在秋风吹黄的柳梢,沉在败荷残茎的湖心,最好还是寄给母亲。假使我不愿留这墨痕,在归梦的枕上,我将轻轻地读给母亲。假使我怕别人听到,我将折柳枝,蘸湖水,写给月儿;请月儿在母亲的眼里映出这一片秋心。挹清嫂很早告诉我,她说:“妈妈这些时为了你不在家怕谈中秋,然而你的顽皮小侄女昆林,偏是天天牵着妈妈的衣角,盼到中秋。我正在愁着,当家宴团圓时,我如何安慰妈妈?更怎能安慰千里外凝眸故乡的妹妹?我望着月儿一度一度圆,然而我们的家宴从未曾一次团圆。”
自从读了这封信,我心里就隐隐地种下恐怖,我怕到月圆,和母亲一样了。但是已慢慢地来临,纵然我不愿撕月份牌,然而月儿已一天一天圆了!
十四的下午,我拿着一个月的薪水,由会计室出来,走到我办公处时,我的泪已滴在那一卷钞票上。母亲!不是为了我整天的工作,工资微少,不是为了债主多,我的钱对付不了,不是为了发的迟,不能买点异乡月饼,献给母亲尝尝,博你一声微笑。只因:为了这一卷钞票我才流落在北京,不能在故乡,在母亲的膝下,大嚼母亲赐给的果品。然而,我不是为了钱离开母亲,我更不是为了钱弃故乡。
你不是曾这样说吗,母亲:
“你是我的女儿,同时你也是上帝的女儿,为了上帝你应该去爱别人,去帮助别人。去吧!潜心探求你所不知道的,勤恳工作你所能尽力的。去吧!离开我,然而你却在上帝的怀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