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物语 土味
分類: 图书,美食,饮食文化,
作者: 聂凤乔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170000版次: 2页数: 266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336422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国烹饪享誉世界,是由于它有着数不清的美馔佳肴,而这些美馔佳肴又是由众多烹饪原料组合构成的,原料又有好多种,归纳起来只有四大类、主料、配料、调味料、佐助料、前三种都明白,第四种是既非主料,又非配料,更非调味料,却又非有不可的那一批原料,例如色素、酵母、芡粉、油脂等,简言之构成美馔佳肴的原料四要素是:主、配、调、佐,缺一不可。
内容简介
蔬食斋是作者书房的雅称。本书是作者关于果蔬的记忆和趣话。内容所涉都是大家所熟悉的萝卜、白菜、辣椒等日常蔬菜,但是作者却能如数家珍将这些佳蔬的营养价值、掌故趣闻写得栩栩如生,读之趣味盎然。
本书特点
1. 作者长达三十余年的烹饪理论研究与实践,被海外学者称为“中国烹饪原料学第一人”,其“蔬食斋随笔”系列曾被日本《圆桌》杂志连载长达五年之久。
2. 本书是作者在《中国中医药报》专栏的结集。文章通俗易懂,饶有嚼味。
作者简介
聂凤乔(1927—2000)江苏兴化人,笔名老凤、公孙无恙等。出生于厨师家庭,少年时曾学厨多年。从事烹饪研究四十余年,曾任扬州大学原商学院中国烹饪系系主任、中国烹饪协会理事,长期受聘为《中国烹饪信息》主编,兼任南京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内蒙古财经学院客座教授、《中华饮食文库》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主持编撰首部《烹饪原料学》部编大专教材,编撰出版了《中国烹饪原料大典》(上卷)。参与编撰了《中国烹饪辞典》《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均任副主编并负责终审。出版著作有《蔬食斋随笔》《食养拾慧录》《老凤谈吃》。其中“蔬食斋随笔”系列被日本《圆桌》杂志译成日文,连载达五年之久。
目录
自序 我为什么写蔬菜?
萝卜谚(上)
萝卜谚(中)
萝卜谚(下)
胡萝卜和胡萝卜素(上)
胡萝卜和胡萝卜素(下)
菠菜辩
黄瓜杂俎
却说丝瓜——还有蛇瓜
锦荔枝癞葡萄苦瓜
扁豆的情思
“豆中上品”说豇豆
辣椒的哲理(上)
辣椒的哲理(下)
茄之趣
韭菜的故事
青蒿黄韭试春盘
莼菜行
菱之恋
地耳谣
发菜和它的传说
“推广食菌!”
冬虫夏草引
为平菇呜不平
美哉,草菇!
穿裙子的蘑菇——竹荪
荠菜吟
苦菜赞
一钵藜羹敌八珍
蕨芽珍嫩压春蔬
被疏忽了的香椿头
书摘插图
萝卜谚(上)
萝卜,是我国土生土长、分布广泛、品种良多、利用充分的一种蔬菜,又是谚语最丰富的一种蔬菜。“萝卜快了不洗泥”?
我国是萝卜的起源中心。
萝卜是我国最早栽培的蔬菜之一。
然而,有人说萝卜这个词是外来语的译音,又有人说萝卜这个词出现于宋代。如果以“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态度读书,一看就过去了。“洗洗泥”呢,便发现问题:大谬不然。外国语中,英语萝卜叫:radish;法语:radis;德语:radies;俄语,日语:大根。拉丁文学名是Raphanus sativus。没有一个像“萝卜”的发音。阿拉伯语、印第语也都不是。看来还得从我国找。
编成于春秋时代的《诗经》中的《国风•邶风•谷风》章,有一句:“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其中的“葑”,是芜菁;“菲”,一般认为是萝卜。《诗经》中的民歌早在民间流行,那说明萝卜做菜,至少西周时便已经有的了。还有《诗经•小雅•信南山》中的“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据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蜥蜴的残梦》中的看法:“我觉得解‘庐’为芦菔,恐怕还是要妥当一些。”倘果真,则周代已经用萝卜做腌菜。
成书于汉初的《尔雅》上,至少有三处提到萝卜,并有东晋郭璞的注:
葖,芦葩。[注]萉,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花大根,俗呼雹葖。
菖,营。[注]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
菲,蒽菜。[注]菲草生下隰地,似芜菁,华紫赤色,可食。
西汉扬雄的《方言》中也记有:“(芜菁)其紫华者谓之芦菔,东鲁谓之菈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