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高职高专)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汽车与交通运输,汽车,汽车结构部件,
作者: 刘美灵 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602000版次: 1页数: 365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124424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以《教育部高职高专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相关教育专家长期的教学心得编著而成。全书共分12章,主要介绍了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电压调节器、启动系、传统点火系、电子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照明与信号装置、仪表与报警装置、辅助电气设备、汽车空调系统和全车电路等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2章,内容主要包括: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电压调节器、启动系、传统点火系、电子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照明与信号装置、仪表与报警装置、辅助电气设备、汽车空调系统和全车电路等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用教材,以及本科相关专业师生的教辅,也可作为汽车维修等相关行业广大从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自学用书和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汽车电气设备的发展概况
1.2 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
1.3 汽车电气设备的特点
1.4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蓄电池
2.1 蓄电池的功用及分类
2.2 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2.3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2.4 蓄电池的充电
2.5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2.6 汽车常用蓄电池介绍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交流发电机及电压调节器
3.1 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及类型
3.2 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及特性
3.3 其他类型的交流发电机
3.4 交流发电机的电压调节器
3.5 电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3.6 交流发电机及电压调节器的使用与维护
3.7 充电系电路的线路连接与故障诊断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启动系
4.1 启动机的分类与型号
4.2 串励式直流电动机
4.3 启动机的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
4.4 常见的启动系电路
4.5 其他类型的启动机
4.6 启动机的使用与维护
4.7 启动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传统点火系
5.1 概述
5.2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3 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
5.4 传统点火系的技术使用
5.5 传统点火系的故障诊断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电子点火系
6.1 概述
6.2 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
6.3 霍耳效应式电子点火系
6.4 光电式电子点火系
6.5 电子点火系的故障诊断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微机控制点火系
7.1 概述
7.2 有分电器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
7.3 微机控制的无分电器电子点火系
7.4 微机控制点火系的故障诊断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照明与信号装置
8.1 照明装置
8.2 信号装置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仪表与报警装置
9.1 仪表装置
9.2 指示与报警装置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 辅助电气设备
10.1 风窗清洁装置
10.2 启动预热装置
10.3 乜动车窗
10.4 电动座椅
10.5 中央门锁系统
10.6 电动后视镜
10.7 汽车防盗系统
10.8 汽车电气设备的电磁干扰与抑制
10.9 维修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11章 汽车空调系统
11.1 概述
11.2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11.3 采暖系统、通风系统与空气净化系统
11.4 汽车空调的调节系统
11.5 汽车空调的控制系统
11.6 汽车空调的自动控制
11.7 汽车空调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11.8 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
复习思考题
第12章 全车电路
12.1 汽车电气线路的基本元件
12.2 汽车电路识读的基本知识
12.3 汽车电路识图实例分析
12.4 汽车电气线路的故障诊断与检修
复习思考题
附录
附表A 汽车电路符号与标志
附录B 汽车电路原理图
附录C 中央线路板布置
附录D 布线图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绪论
学习目标
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发展概况;
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和特点;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1 汽车电气设备的发展概况
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排气净化及舒适性等。自从1886年世界上第一部汽车在德国问世以来,已经过去100多年了,在这期间,汽车电气设备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迅速发展阶段。
在汽车发展的最初阶段,限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的发展以机械设备为主,除了点火系外汽车上几乎没有电气设备。点火系采用磁电机点火方式,因此汽车的安全性无法保证,直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10年发明了蓄电池点火系(即传统点火系)和电力启动系统才使汽车在安全性和操纵性方面有了明显改善,汽车电气设备从此进入了第一个迅速发展阶段。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充电系、启动系、点火系、照明装置、仪表和信号装置等系统已经基本形成,电气设备发展成为直接影响汽车性能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电气设备的第二个迅速发展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期,其主要特征是电予装置代替机械部件。由于点火系对汽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排放水平等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各个电气系统中,点火系的变化最大、最快,反映着各种先进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水平。针对传统点火系存在的不足,人们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研究用晶体管控制点火系的工作,1960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率先开始将晶体管开关电路应用于传统点火系,形成了半晶体管点火系。在1973年前后,美国3大汽李制造厂开始广泛使用完全由晶体管控制的点火系——普通电子点火系,它不但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减少了发动机的有害物排放量。汽车上大量采用交流发电机是从1960年开始的,采用二极管整流技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减少了发电机的质量和体积,从而提高了发电机的可靠性。之后,电子式电压调节器逐步替代了传统的触点式电压调节器,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更加稳定,并大大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