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精)/中日文化研究文库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世界哲学 ,
作者: 刘岳兵主编
出 版 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4-1字数:版次: 1页数: 395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2539741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中日两国的交往由来已久。长期以来,日本以汉字为媒介,吸取中华文化,由此积淀而形成自己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构成日本传统文化的基调。如此持续而密切的中日文化关系,涉及但人文社科领域的方方面面。本书将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向读者作了一个简明的介绍。
目录
总序王勇
前言
导论"明治儒学"如何可能:以研究现状及其问题为中心
引言:"明治儒学"这一概念的提出
一、对"明治儒学"的研究现状
二、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关于"明治儒学"的特点以及研究它的意义
第一章德川儒教及其在明治时代的重构
一、从德川到明治--丸山模型的订正
二、德川儒教的历史与社会地位
三、德川儒教的诸倾向
四、明治儒教--明治时代思想配置的变化
五、儒教式的道德要求
六、学术的展开
七、明治理论家--井上哲次郎
第二章 明治儒学的意识形态特征:以井上哲次郎为例
一、井上哲次郎对"忠孝"的义理新诠:关于《敕语衍义》的考察
二、井上哲次郎的"儒学观":"皇权神化"的爱国主义的阐述
补论:权威话语的借用:从《敕语衍义》看明治期儒学再兴的途径
第三章 明治儒学的实用性:从涩泽荣一看明治时代的经济与儒学
一、涩泽荣一其人
二、涩泽荣一与日本资本主义的成立
三、涩泽荣一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四章 游移于体制与非体制之间的明治儒学:明治时代的教育与儒学
一、近代日本文教体系重建
二、体制教育与儒学
三、明治儒学的民间型态
第五章 作为内心修养的明治儒学:明治时代的文艺与儒学
一、儒学与森鸥外
二、儒学对夏目漱石的影响
三、明治文学中个性与儒学的冲突
补论:儒学与夏目漱石
第六章 明治儒学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以西周与三岛中洲为例
一、儒学与西周哲学的形成
二、三岛中洲的儒学
结语 明治儒学的存在形态及其意义
一、中国、日本对明治儒学的视角差
二、明治时代儒学、儒教的真面目
三、儒学的体系、方法的持续与变化
补论:要重视探讨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附录 关于"明治时代的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报道和总结
一、"明治儒学"成为日本学研究的新热点
二、明治儒学:一个多元体的存在
人名索引
后记
书摘插图
导论“明治儒学”如何可能:以研究现状及其问题为中心
引言:“明治会儒学”这一概念的提出
“明治儒学”这要概念还没有为学界所公认。虽然在一些论著中有“明治时期的儒学”、“明治初期的儒学”、“明治以后的儒学”或“明治儒教”之类的说法,但这些说法都是指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即或整个明治时期、或明治时期的某一个阶段、或明治是代之后儒学的表现形态。而不是将“明治儒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名词和学术概念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