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新课程与教学研究——特级教师解读新课程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级教育,
作者: 盛国庆,吴思杰主编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224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30805900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世纪初,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化学课程改革也同步进行。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按照该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相继出版。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末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
师范大学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阵地,师范大学的学生今后几年将直接参加新课程的改革。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师范)专业近几年发展很快,除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外,还承担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专生本,并招收化学教育方向的教育硕士,具有课程与教学论(化学教育方向)、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化学专业2006年被列为杭州师范大学校级重点专业,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特色专业。为使化学专业学生及时了解浙江省中学课程改革和化学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在他们毕业后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后尽快进入角色,聘请了省市中学化学特级教师担任主讲教师。近几年为化学专业毕业班学生开设了《中学化学教育专题讲座》的选修课,讲座内容涉及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问题的设计,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资源的开发,西方人本教育理念的探究,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结构,化学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等;各位主讲教师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讲座中有许多生动的教学案例,讲座内容丰富多彩。
目录
序
前言
高中化学新课程新在哪儿
关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理性思考
思维能力结构模型与教学问题设计
高中化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及培养
“开展化学竞赛辅导,促成资优生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能量定向释放”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胸怀出路——从西方人本教育理念探究新课程文化
元素知识学与教过程模型的构建与实践——兼谈氯气与水反应的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
中学化学教材内容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
论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论化学自主学习
书摘插图
高中化学新课程新在哪儿
韩 颖
[摘要] 自2006年秋开始在我省高中实施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给老师们面目一新的感觉,这一轮高中化学课程到底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本文试图从课程论、方法论、教学论等角度分析新课程的特点、与传统高中化学教材的不同之处,以指导化学新课程的教学。
自2006年秋开始在我省高中实施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给老师们面目一新的感觉,这一轮高中化学课程到底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与传统教材改革相比有什么不同?对当前的中学化学教学有哪些启示?这些问题,是我们在组织实施高中新课程时必须面对的。
一、从课程论角度看,高中化学新课程整体设计了
课程结构和实施方略
根据本轮改革的课程目标和实施要求,将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按模块组织,以必修和选修等形式构建课程,使新课程的结构由传统的从高一至高三教学内容发展的线形结构转变为以必修为基础、以选修为个性化发展的交叉立体结构,使高中化学课程的知识视野更开阔、教学要求更灵活、教学组织更具个性化。
在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设计了两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其中两个必修模块既承担了初中科学课程学习后进入高中化学课程学习所必需的过渡、引领、衔接作用,又为高中选修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理论和技能基础,而且作为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基础要求,必修模块的认知结构又须相对完整,即具有“承上启下、相对完整”的特点。在这样三重功能界定下,新高中化学必修的两个模块分别包含了: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六大主题。这些主题中,既有对初中学习的归纳提升,又有为后续学习提供的基础。由于必修的两个模块往往在高一年级修习,所以与传统的高一化学教材相比,新课程涉猎的知识领域更广泛,归纳对比分析能力要求更高,基础理论性知识相对集中。这些特点和变化,对熟悉老教材知识结构和认知序列的教学者是一大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