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艺术家一样思考II: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白金版)
分類: 图书,艺术,绘画,绘画理论,
作者: (美)艾德华 著,张索娃 译
出 版 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150000版次: 2页数: 235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172112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不仅是一本讲绘画的书,更是一本讲生存的书。原本是教人如何绘画的优秀教材,却不能仅仅当作一本教材来看待。它解放了很多人的思想”。
——《洛彬矶时报》
通用电气、AT&T、IBM、迪斯尼和苹果电脑等企业创造力培训用书
绘画像骑单车一样容易!
里程碑式的经典 第22版白金版
五天学会绘画,五天左脑换右脑,五天开发创造力。
迄今为止“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系列已被译成14种语言(含中文版),累积销售400万册,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绘画指导书和创造力培训用书。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绘画天赋、怀疑你没有能力学好绘画,或者你喜欢绘画但是无法像孩童那样快速领悟绘画的技巧,本书即是你的绘画指明灯,让你终生受益。
如果你已经能够像专业艺术家那样绘画或者是一个正在接受培训的艺术家,本书将使你的绘画能力更上一层楼,加强你的艺术观感,让你更自信。
本书教你在最短的时间,用最高的效率学会绘画技巧:
左脑与右脑的快速转换
像暴风一样绘画,一分钟完成一幅草图
成千上万人快速学会绘画的奇迹也将发生在你身上!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有灵光一闪的时刻!
这是创造力显现的时刻。创造力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源泉,做出决策的基础,是实现我们的雄心壮志和展现我们智慧的保证。成功开发创造力的方法是点燃你的灵感之火花。
现在,贝蒂•艾德华向我们证实,我们画出的东西可以像我们看到的一样好,一样真实。她为我们破解了创造力发生的秘密,开发创造力的潜能,并用于解决日常问题。通过简单的步骤练习——这些都不需要特殊的艺术技巧,她将教你一种看事物的全新方法。
在《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中,作者主要阐述了五种绘画技能,尤其关注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会像画家那样看待事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脑进行创造和想象的无穷无尽的潜能也被激发出来。通过这种新模式的思考和使用大脑能量的新方法,学习者可以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产生有创造力的问题解决方案。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Ⅱ: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对之前的五种绘画技法进行了更详细的科学解释。她认为,左脑和右脑的分工导致人们左脑统治日常生活,而绘画就是要让右脑复苏,用一切手段迷惑、欺骗、懈怠左脑,解放右脑的灵感。在读者看来,她的课程更像是在虐待右脑。书中方法很有趣,也有很多好玩的小注脚,难怪大公司都会对这本书感兴趣。
不论你是经理、教师、作家、技术员,还是学生,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像艺术家一样思考Ⅱ: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都将有效地帮你开发创造力。
作者简介
贝蒂艾德华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艺术教授,她最初对于绘画的贡献及她的作品受到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广泛赞扬,曾受到《洛杉矶时报》、《西雅图时报》、《读者文摘》、《时代》杂志等媒体的深度报道。她教授的以绘画思考的方式开发右脑、激发创造力的课程,广受世界500强企业认同,并将之纳入企业创意培训课程中。
贝蒂•艾德华博士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被译成14种语言文字,畅销全球,光是美国一地就销售300万册。在所有教授绘画的书籍中,该书被广泛采用。她的《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亦非常畅销。此外,她的著作也成为IBM、通用电气、苹果电脑、迪斯尼等企业的创造力培训课程用书。
目录
序 在黑暗中绘画
用一种不同的语言来思考
第Ⅰ部分 一种新的看事物的艺术
1. 创造力:善变的要领
按照寻宝图的指引作画
创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各个阶段
天赋:一个含糊的概念
扳正一种奇怪的现象
思考的基本技巧
2. 用心中闪烁的微光作画
思维的左与右
L模式:线性. 逻辑性. 以语言为基础的思维
R模式:针对视觉. 空间. 相互关系的思维
协同工作:思维的两种主要模式
大脑深处的意识
那个被看成是“次要的”脑半球
控制大脑的转换
学前绘画作品
学生们的画像
一个全新的看法
从挫折中产生的灵感
用一根脑筋作画
一个突然的启发和幸运的突破
扭转受L模式控制的局面
颠倒着绘画
颠倒着绘画和思考
3. 好好审视创造力
让我困惑的脑筋急转弯题
通过绘画远离单一的答案
看与不看
尝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们之间的联系上
4. 根据解说绘画
揭开藏在语言中的线索的面纱
与绘画相关联的语言线索
绘画与发生在语言使用中的类似情况
感知技巧的价值
易于理解的两个阶段
神秘的三个阶段
一个假设的结构
摆在一旁:一个不同的逻辑
第Ⅱ部分 让思绪看得见
5. 用有可比性的语言作画
挖掘视觉的思绪
使用奧维尔的理论来绘画
绘画中存在的机会
词汇和图像的两面性
仅仅用绘画来思考
6. 创造可表述的标签
画出你的名字
解读你自己的线条
把线条从心中释放出来
解读线条的语言
画一条线就要看到一条线
通过线条进入创造的第一步
7. 把洞察到的真相画出来
用画来模拟内心深处的想法
视觉词汇:在众多类似地方中存在着的无限的变化
语言和绘画的含义
结构的含义
喜悦的类比画
水平线传达出来的平和涵
低沉的沮丧
表现人类能量的线条
温柔的线条和交叉的形状
形状叠着形状
8. 用直觉做作画
用类比的形状画人像
学生们画的人像类比画
生成新的印象
9. 用最初的灵感绘画,并找出问题
通过类比的形式把问题画出来
突然冒出来的信息
信息的含义
来自于生活的绘画:学生的问题类比画
最有用的工具往往是最简单
学生们对类比画的反应
10. 画出事物的内涵
“解读”问题类比画
颠倒着思考
解读颠倒过来的类比画
类比画是一面镜子,但不是魔镜
留意一流的问题
第Ⅲ部分 思考的新策略
11. 绘画的游戏规则
向内看,向外看
累积的基本策略
看事物,一个可教授. 可学习的技巧
看事物的五项基本技巧
与阅读能力相似的绘画能力
从组成技巧到整体技能:让它们变成一种自动自发的行为
累积及之后的策略
12. 根据新的视角作画
什么是真正地看事物
什么不是真正地看事物
两种模式之间
不稳定的平衡
半斤和八两同意平息战争
哄骗L模式退出这项任务
13. 肢体的修饰:画出优雅的姿态
像暴风一样绘画
用头脑风暴法打开思绪的大门
14. 以蜗牛的速度作画
慢速度绘画
画出感知思维作出的类推
15. 抛开我们的假设来作画
把空间看成一些形状
不是空白,而是充满着无关紧要之事
持有两种观点的大脑设置
通过空间的边线来想像它们的形状
陌生的形状
组合起来:空间和形状
用创造性思维评价阴形
现在回到正在研究的问题
16. 看事物不仅仅是转动眼球
把大脑的程序丢在一旁
第一幅画: 已经编排好的反应
第二幅画:概念与感知的冲突
第三幅画:让事实溜进大门
根深蒂固的概念
给系统带来一个小障碍
充满矛盾的图像:
第一幅。酒杯/人脸的幻象
第二幅: 回动的“内克立方体”
第三幅:鸭子/兔子的矛盾
第四幅:两个不明确的图像
渴望结论的大脑
开拓视域(观察):一个有用的小障碍
用小望远镜找出误解
两个关键的问题
看见与相信:一个两者同时进行的系统
17. 观察画面的前提. 比例和相互关系
观察就是相信眼前的事物
显像板
埃莉诺的发明:一个移动的丢勒装置
记录下显像板上看到的图像
把两组信息相连
丢勒装置的演进
绘画真的是这样的吗?
如果荷尔拜因能这么做……
如果丢勒能这么做……
下一个步骤:只有你. 画纸和你的铅笔
绘画的技术性
根据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思维
恒量
观察,让你看到事物的比例和透视关系
找出一个能够更改感知误差的大脑小故障
观察是绘画的语法
18. 阴影指明绘画的方向
达芬奇的装置
绘画的神奇咒语
画出光亮和黑暗的图案
用最少的信息画出图像
从下往上画阴影
这只不过是些光线逻辑!
用逻辑推论来绘画
把整个过程倒过来:把阴影放在光线下
画出从阴影中感知的问题
整体地看问题
19. 慢慢接近那个神奇的时刻
过程的图案
把线索拼凑起来
孵化:可长可短的阶段
它能思考
把信件投入信箱
有步骤地进入孵化阶段
启发阶段:一个兴奋的时刻
20. 心中的绘画动力
可长可短的验证阶段
再一次画出美好的元素
接近尾声
把绘画当成一种提升能力的方式
译后记
书摘插图
第Ⅰ部分 一种新的看事物的艺术
1. 创造力:善变的要领
创造力到底是什么?这种能力怎么会如此难以捉摸,却又对人类思维和人类历史如此重要,而且几乎被每个人所重视呢?
人类一直在对创造力进行研究、分析、剖析和记录。教育者们把这种能力当成有形的东西来讨论,就像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如数字运算或拉小提琴的能力。认知科学家们完全被创造力这个课题所吸引,他们已经进行了大量基础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只是对这个课题匆匆地一瞥,并没有形成一种对创造力整体的理解。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为大众普遍接受的关于创造力的定义——我们无法对此达成共识,无论它究竟是什么东西,还是该如何学习它、教授它,如果它真的能通过教学的方式获取。就算是字典里最精辟的定义也只不过是一句极为隐晦的话:“创造力:创造的能力”,而我的大百科全书干脆省事地不把这一条给收进来,尽管另一个公认也很难懂的概念,“智力”,却有着整整一页的解释。不过,寻求创造力的人们留下了大量关于这个课题的书和文字,他们发现很荒谬的是,随着研究更进一步深入,自身的创造力却退步了。
按照寻宝图的指引作画
幸好前进的轨迹上留下了一些路标指引我们的搜寻。我们能从过去几个世纪中有创造力的个人和传记作家那里收集到相关的信件和个人记录、日记、目击者的说明、描述和传记。就像玩寻宝游戏时给出的提示一样,这些记号加快了我们找寻的速度,尽管(就像在任何一次精彩的寻宝游戏中那样)这些提示显得毫无逻辑性,而且还经常相互矛盾以混淆视听。
然而,记录中不断出现的主题和想法还是为创造过程提供了一些模糊的大纲。我们可以想像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大脑里满是想法的有创造力的人,尽管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在为一个无法解决的想法或问题而伤脑筋。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焦躁不安以后,突然,在无意之间,大脑的精神一下子集中起来,而且一时间豁然开朗,这种经历往往被描述成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个人随后进入了一种思想(或工作)精神集中的状态,这时真相演变成一些确切的形状,呈现出在念头形成那一刻起就持有的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