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地区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人口学 ,
作者: 朱农,王冰主编
出 版 社: 武汉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0-1字数:版次: 1页数: 323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301997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长江地区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书,是武汉出版社推出的《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中的一部。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下一个世纪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而人口又是我国最突出的国情,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中,人口的规模、结构、增长速度、迁移流动等都会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要消除这些不利影响,首先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认真分析、研究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联系,然后遵循这种客观规律,采取相应的科学对策来消除这些不利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因此,研究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论工作。《长江地区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书,就是对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相互联系规律性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不仅对长江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总序
序
1导言: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1.1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2 中国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2长江地区的人口分布与人口结构
2.1 长江地区的人口分布
2.2 长江地区的人口结构
3 长江地区的人口增长与人口控制
3.1 长江地区人口增长状况
3.2 长江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预测
3.3 长江地区的人口控制
4长江地区的人口迁移
4.1 人口迁移与可持续发展
4.2 长江地区人口迁移的状况
4.3 长江地区人口迁移的问题及对策
5 长江地区的农业劳动力非农化
5.1 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与可持续发展
5.2 长江地区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状况及问题
5.3 长江地区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对策思路
6长江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6.1 人口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
6.2 长江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概况
6.3 促进长江地区人口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思路
7 长江地区城镇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
7.1 长江地区城镇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特点
7.2 城镇劳动力就业问题对长江地区发展的影响
7.3 缓解长江地区城镇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对策
8 长江地区的人口素质与可持续发展
8.1 人口素质与可持续发展
8.2 长江地区的人口素质分析
……
9长江地区的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
10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可持续发展
11长江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2结语:让后代地更美好的生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1导言: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1.1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对人类发展道路的选择,一直有一些对自己、对民族、对人类怀有深切责任感的学者在不倦地探索着。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Lester.R.Brown)编撰了《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一书,阐述了他对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认识:可持续发展社会同我们现今所处的社会,在某些方面将有所不同,人口规模多少将处于稳定状态,能源利用将有效得多,经济将主要依赖可再生能源来维持。其结果是,人类和工业活动范围将更为分散,远不像在靠石油支持的社会那样集中在城市。由于全球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尤其是环境的恶化,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人类的共同重视和关注,其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起到了旗帜的作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报告对“可持续发展”作了界定。它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目前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此报告的发表,以及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引起了全世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我们共同的未来》为“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仅仅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意图,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对可持续发展还应作出更细致、更切实可行的解释。目前国际上各界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有的偏重于环境,有的偏重于经济,有的偏重于社会,然而无论怎样解释,人口总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人口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受到人类社会的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学界几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对“人口与发展”问题的讨论,已经描绘出入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轮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