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战略思考
分類: 图书,经济,区域经济 ,
作者: 俞立中,郁鸿胜主编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278000版次: 1页数: 230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807846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点。本书以国务院即将颁布的长三角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为蓝本,分析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思路,以及各地区协调发展的方向、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它是总报告的主要内容。二是长三角新一轮体系发展的思路,它是由六个专项分报告形成的主要内容。本书主体框架共分七章,第一章是总体思路,第二章至第七章是专项发展思路。
作者简介
俞立中,1949年生,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闺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离等教育学会理事,上海市地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理事长,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灾害防御协会常务理事。是我国环境磁学研究的开拓者。先后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持国家、省部、国际合作项目25项。
目录
第一章 推进改革开放,加快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地区优势比较
二、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新一轮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发展目标
二、指导原则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统筹城乡发展
三、城市空间布局
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五、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七、推进社会和谐
八、加快完善市场开放体系
第二章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历史与现状
一、产业结构的演变
二、制造业结构的演变
三、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认识
一、产业趋同化现状
二、长三角产业趋同化成因
三、产业趋同化的新认识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方向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迫切性
二、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三、主要城市产业发展方向
四、区域规划产业带发展方向
第四节 长三角制造业的分类调整和提升
一、竞争提升消费品工业
二、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三、进口替代装备制造业
四、控制规模原材料工业
第五节 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阶段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第三章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内涵
二、率先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阶段性特征
一、城乡二元结构历史演变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与经验
一、上海浦东发展模式
二、工业化地区昆山模式
三、生态区域湖州模式
四、发达专业市场义乌模式
第四节 长三角地区城乡统筹的主要问题
一、统筹公共财政资源瓶颈
二、统筹劳动就业瓶颈
三、统筹社会保障瓶颈
四、统筹居民资产流动性瓶颈
五、统筹城乡规划瓶颈
第五节 长三角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
一、建立统筹公共财政体系
二、构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三、推进城乡统一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四、实施农民住宅和承包地使用权转让的新政策
五、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水平
第六节 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空间布局
一、城镇空间格局的基本现状
二、城市群城镇格局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
三、城市群城镇体系发展思路
四、城市群空间布局基本设想
五、城市群城镇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四章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的背景与意义
一、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
二、创新体系建设的意义
三、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特点
四、自主创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总体思路
二、战略目标
三、重点部署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的关键领域与布局
一、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领域
二、集成创新的关键领域
三、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键领域
四、创新基地总体布局
第四节 长三角地区创新体系的环境建设
一、建设创新共享平台
二、丰富创新体系内涵
三、完善科技创新体制
四、培养科技人才队伍
第五节 长三角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
一、增加科技投入
二、实施优惠的财税政策
三、鼓励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五、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第五章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形成城市群同城效应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意义
一、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形成城市群同城效应
三、增强区域对外辐射能力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
三、战略目标
第四节 长三角地区综合运输大通道的总体构想
一、沪宁通道和沪杭通道
二、杭甬通道
三、沿长江通道
四、沿海通道
五、宁湖杭通道
第五节 长三角地区综合枢纽建设的总体构想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二、港口枢纽和配套港口群建设
三、航空枢纽与配套机场群建设
第六节 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总体构想
一、陆路交通网建设
二、港口水运和铁路集疏运系统建设
三、综合运输枢纽建设
第七节 长三角地区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总体构想
一、能源结构优化配置
二、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
三、大型储煤基地建设
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第八节 长三角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总体构想
一、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二、信息互联网系统建设
三、重点工程和信息港建设
第六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节能减排制度建设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一、发挥长三角地区的全国示范作用
二、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长三角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资源及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资源压力不断加大
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第三节 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建设目标
三、基本原则
四、实现途径
第四节 重点领域及主要任务
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二、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强化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五节 政策保障和协调机制
一、落实控制型政策措施
二、制定引导型政策措施
三、推进协调型政策措施
四、完善区域性合作管理机制
第七章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长三角地区制度合作机制
第一节 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经济区域化的战略空间
二、统筹兼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
第二节 完善区域综合治理结构
一、重塑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
二、区域综合治理结构新思路
第三节 创新区域协调机制总体思路
一、区域协调存在的问题
二、关于三种改革思路的评判
三、区域协调的基本框架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重点领域
二、路径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推进改革开放,加快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新一轮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发展目标
1.全面提升整体社会经济的素质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产业和城市密集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未来发展中要重点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现代社会文明程度。
依托强大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完备的研发体系,走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发展之路,使长三角地区从国际性的生产基地走向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国际营销和商务服务为一体的世界制造业中心,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领跑区,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充分发挥较高的城市化优势,依托一批古今交融的现代化城市,强化城市经济社会功能,改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之间联系,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形成以首位城市上海为主核心,以南京、杭州、宁波、苏锡常等都市区为载体的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密集区。
积极建设开放、统一市场体系,减少市场准入限制,实现国际市场的一体化。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协调各地区的竞争规则,建立一个不被行政壁垒和垄断力量扭曲的区域共同市场,使区域内市场主体进行充分的、有效的、公平的市场竞争,实现区域共同市场内资源的高效率配置。
全面提升长三角国际化水平及国际竞争力,增强对国际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促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配置,建立国际航运服务体系、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高端制造业服务体系和世界城市体系,成为中国接轨国际化的最开放的前沿区域。
2.全面增强区域发展的融合力
长三角要提升服务全国的能力,首先要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不断拓宽长三角区域合作与交流领域,由要素合作、市场合作向制度合作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