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夜话-谢冕学术随笔自选集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谢冕 著
出 版 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6-1字数: 217000版次: 1页数: 307印刷时间: 2000/06/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343029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我们将从辑在“风雨文丛”的12本书中听到他们的叩问和解读,也感受到他们的思索和困惑。其意义也许远不止于此。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门槛,回味着逝去的昨天,期待着明天的太阳,此时恰好听到了他们对历史的追问,我们将会有什么样的联想?
作者简介
谢冕,福建福州人,1932年生。早年就读于福州三一中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著有《湖岸诗评》、《文学的绿色革命》、《1898:百年忧患》、《论20世纪中国文学》、等专著10余种,《永远的校园》、《世纪留言》、《流向远方的水》等散文随笔集数种。谢冕还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目录
自序
整体的观照
中国文学的新时代
危难中诞生的文学
中国文学研究五十年
半世纪的经验
不无可以检讨之处
漫不经心的现实主义
珍惜自由
批评的思考
批评的期待
建设的文学批评
反思当代文学批评
被挤压的文学批评
批评的退化
答《南方文坛》问
大潮小评
个人的文学和集体的文学
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学
文学的“重大主题”
作家的写作立场
女性的文学争取
底层生活的关怀
城市和乡村
革命文学再评价
学问和思想
学问和思想
澳门文学研究的新成就
值得称赞的治学态度
《心理诗学》的价值
追求的新高度
……
文艺随想
诗歌现在时
向诗人致敬
后记
书摘插图
中国文学的新时代
中国当代文学走过弯曲的道路,它受政治的制约过于深重;这在“文革”期间达到了顶点状态。“文革”对于中国文学的戕害已为世所共知,这段历史的畸斜业已成为过去,我们不妨从略。
“文革”的结束宣告了社会的开放,同样也宣告了文学的开放。文学从过去的单一而僵硬的模式中挣脱出来,开始了自由、奔放,而又充满探索和创造激情的新时期。整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仿佛是度着一个漫长的狂欢节。中国文学在清理历史造成的伤害中,愉快地和过去告别,并且满怀信心地迎向崭新的时代。这个始于70年代末、和中国的社会改革呈同步状态的文学新时期,已经成为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最值得纪念的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文学成为社会思想解放的先声。当然,最早传达出这种时代氛围的,仍然是充满批判精神的对于旧日噩梦的追忆,并以此体现出对于动乱时代的反思。70年代末,这种文学的反思,最早是以张贴的方式出现在北京西单的民主墙上的。中国诗歌变革的最初信息,通过食指和黄翔的作品来到了当时渴望突破沉寂、但又苦于找不到突破口的情绪激动的文学界。黄翔的《火种交响曲》直接表达了对于“文革”的批判;食指的《我的最后的北京》概括而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令人永难忘却的悲哀的场面,而他写于“文革”中并得到广泛传抄的《相信未来》作为绝望岁月中的希望的声音,体现出中国人抗拒覆灭顽强生存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