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窗剪霞-杨义学术随笔自选集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杨义 著
出 版 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4-1字数: 237000版次: 1页数: 367印刷时间: 2000/04/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342997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献给您的是12位长期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耕耘“自己的园地”的著名学者的学术随笔自选集。他们从“五四”的历史氛围中走出来,把眼光投向远古的迷惘,又关注着眼下的变迁,从文学及于人生的诸多方面,自然有着深广的感慨和感悟。因其“学术”的因素,不免凝重和透辟;又因其取“随笔”的形式,自有着无拘无束的随意、轻灵以至于散淡。“散淡”也许是中国文人传统的一种极高境界,以悲悯之心,拥抱万千世界,乐山乐水,深入浅出,以“问”求“学”大而化之。“五四”也许是20世纪留给中国人的最为丰厚的一笔遗产,因此,它也成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说不尽的话题。我们将从辑在“风雨文丛”的12本书中听到他们的叩问和解读,也感受到他们的思索和困惑。其意义也许远不止于此。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门槛,回味着逝去的昨天,期待着明天的太阳,此时恰好听到了他们对历史的追问,我们将会有什么样的联想?
作者简介
杨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6年生于广东省电白县,197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8—1981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两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鲁迅小说综论》、《鲁迅小说会心录》、《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20世纪小说与文化》,《中国历朝小说与文化》,《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图志》,《中国比较文学批评史纲》,《中国叙事学》,《杨义文存》1—7卷10册等30作余种,以及论文200余篇。论著曾获首届国家图书奖(1979-1992)提名奖,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1978-1991)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多项奖励。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为英国牛津大学客座研究员(1992),英国学术院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客座教授(1998)。
目录
序言
第一辑 艺学心悟
时间拾趣
“鱼眼观人”的艺术变形
纪晓岚与“元小说”
蒲松龄与“反元小说”
蒲松龄憎妒妇
登徒子与唐勒
说《天问》
在诗中体验生命
抒情诗与招生魂
典故的魁力
自言、代言与寓言
画图绝妙无人知
我与山灵相对笑
秋在万山深处红
养性与趣味
第二辑 世纪回眸
中国文学的百年回首
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立足点
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世纪反省
飞架于文化沼泽的桥梁——“五四”文学革命的文化轨迹
文学创世纪的自主自重心态
学科的尴尬与学者的自觉
拥抱英雄史诗式的中国
文学前途与文化心态
鲁迅与孔子沟通说
第三辑 名流踪影
鲁迅、铜镜和文化魄力
在痛苦中觉醒的民族灵魂——鲁迅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人血馒头的信仰悲剧
“恭喜发财”声中的离婚案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重要文献
以开阔的眼光谛视《草鞋脚》
晨窗之前说达夫
采来百花酿新甜——冰心与外国文学
凌叔华与曼殊斐尔
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光热和良心
他在东瀛琢玉——漫谈蔡仪早年小说
岭南文坛南洋风
拾回海滩贝壳上的哲理与诗情
第四辑 书山拾翠
亦智亦趣笑谈古今——读(珍本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
省察与超越——从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想到的
唐弢书话境界
《唐弢书话》小广告
毛边书寄语
新地域文化的深层透视——由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
引发的治学策略思考
稳健博识铸学魂
一部坚实精粹的“人之史”——谈朱珩青《路翎》,漫论传记写作
悟出一种曲折错综的美——读丁亚平《浪漫的执着——萧乾评论》
重现汉唐魄力
文学研究家的悟性与视野——介绍美国学者王德威的两部近著
读到鲁迅精神世界的深处——且说九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
新加坡诗坛上的“周粲体”
剪烛夜话式的散文
第五辑 精神家园
建造“中国心灵”
做好人文社会科学的大文章
说眼光
研究方法上的三个境界
研究,应有理论的发现——现代文学研究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应该创立文学史理论体系
创建中国叙事学
文化苦恼中的追慕——怔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台湾版)序言
共享解读名著之谜的喜悦——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自序
思念“中国声音”——《中国叙事学》台湾版序言
心灵对话和历史理性——《在作家与文学史家之间》引言
名社书展说缘分
认真者少悔
我与散文的因缘
结缘十九载
电视文化随想
书摘插图
第一辑 艺学心悟
时间拾趣
西方自60年代兴起叙事学,打破神话、史诗、悲剧、罗曼司和小说的界限,超文体地探索人类的智慧和形式。据称,近20余年来西方文论许多值得注意的进展,均与此门学问相关。而成为学问之学问的,是他们对叙事时间的关注。
这也难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战国时代的“三家分晋”写到公元十世纪的“五代归宋”,囊括了1300余年间的历史变迁,有所谓“网罗宏富,体大思精”的声誉。但我们读这部大书的时候,感受到历史时间在其字里行间的流泻,往往动静不一,有时似激流,有时如深潭。战国的某一年,它只写了三个字:“魏伐宋”。唐初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诛杀建成、元吉只是4天,却写了3300多字,占了半卷。两则文字中叙事时间流动速度,相差近10万倍。
说书人有句古老的口头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里的“有”,既是世间有事,也是心中有事。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第一回用了900字,就从汉桓帝写到黄巾起义,历时57年。三顾茅庐加上赤壁之战,总共不过一年光景,却写了整整17回。诸葛亮到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刘抗曹,竟然一日时间占了一回。如果全部《三国演义》都按这个时间速度来写,就不是120回可以了事,得写上38000回,足足摆满半座书库。也就是说,所谓“有话则长”不光是多费些口舌笔墨而已,它在叙事时间流动迟缓之处,意味着作者对事态发展的严重关注,包含着一种由历史时间与叙事时间的对比而构成的艺术哲学。时间问题对于叙事学之重要性,于此也可见一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