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美的视野交融-陶东风学术随笔自选集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陶东风 著
出 版 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3-1字数: 242000版次: 1页数: 456印刷时间: 2000/03/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342979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20世纪是风云际会的岁月。共和国历经五十年风风雨雨,走到了世纪的交汇点。中国新文化更是步履维艰,行行重行行,辛苦探索近百年;中西的撞击,古今的流变,还有战争和革命的淬炼,无不带着撕裂的阵痛,而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深深的辙痕。
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蓦然回首风雨来时路,审视一行行曲曲折折的辙痕,望前路仍是沟沟坎坎,我们想起了木犁——这简易、笨拙而又凝重、厚实的农器,在我们的祖先歌哭其中的黄河两岸、长江流域荆棘丛生的广袤荒原上,犁出了一片片文明的处女地,从新石器时代以迄即将告别的世纪,中华文明的每一节进步,都饱含着一犁泥土的芬芳。
作者的学术理路是由文学理论的研究转向为文化的研究。这从本书的入选文章篇目当中可以明确的看出来。对于中国传统美学当中重要的概念“意境”、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问题,陶东风都有鞭析入里的评述。而关于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评论,则更加表现了陶东风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者简介
陶东风,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文学史哲学》、《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合作)等书,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关于中国文化、美学与文学的文章100多篇。
目录
第一辑 中国文学与美学研究
意境新论
叙述的零度——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文体策略及其文化意味
文学史与语言学
私人化写作:普遍的知识分子危机
80年代中国文艺学主流话语的反思
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双重缺失——“新现实主义小说”再评价
第二辑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评论化研究:西方与中国
20世纪中国的保守主义——兼论自由与传统之关系
市场化、世俗化与文化共识
道德理想主义与转型期中国文化
现代性反思的反思
第三辑 书评与随笔
挖掘专制主义的学理依据与人性根源——读顾准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批判的知识分子:是否可能以及如何能——读布迪厄、哈克《自由交流》
知识分子与文化资本——读布迪厄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哈耶克的“自由”概念及其启示——读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之一
传统与自由——读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之二
王小波的智慧及其启示——读《我的精神家园》
让作家活得轻松一点——也谈作家的所谓“职业道德”
作家的边缘立场与文学的批判功能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辑 中国文学与美学研究
意境新论
认为意境的特征在于“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弦外之音”、“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这已为一般研究者所承认,而且在具体分析“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等时,也已将读者提到一笔。但是,提到读者并不意味着对接受主体在意境创构中的重要作用有足够充分的认识。
这就触及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意境是艺术作品本身(独立于接受主体)具有的,还是在与接受者的对话交流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意境之为意境只能存在于接受过程中,离开了接受主体意境就不存在)?在此就显示出了一般的研究和本文的深刻差异:一般的研究者尽管也提到读者,但那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使用的,即是说,他们往往认为意境是作品本身具有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论述和解释“言外之意”才引进了读者;而本文的观点则是:意境作为文艺作品的美感效应(而非作品的存在形态)是作品与接受者共同创建的,是在接受过程也只有在接受过程中才能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