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析
分類: 图书,医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作者: 万欢英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414000版次: 1页数: 272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104005包装: 精装编辑推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是危害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两大主要慢性气道疾病,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原因使得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因而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近十年来,对炎症机制的深入认识提高了哮喘的控制率、降低了死亡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重点也经历了主要集中在肺源性心脏病的防治逐渐过渡到对炎症机制的重视。尽管如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控制现状仍然不甚理想。因此正确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异同点及相关基础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流行病学讲起,立足炎症机制,对比分析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点。还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心血管的影响、长期管理及康复等内容进行深入阐述。同时还介绍了目前研究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实验方法时展。本书还介绍了目前研究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实验方法进展。本书涉及内容从基础到临床,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均具有指导意义,对呼吸科医生、内科医生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中所涉及新的观点,有些仅停留在理论水平,因此,读者在参考本书的某些观点时,一定要参考相关诊疗常规和药典方可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了新颖的编排方式,从比较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异同点的角度出发,就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读者可同时获得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的相关信息,在比较中学习,在比较中记忆,在比较中思考。同时,上海瑞金医院呼吸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临床和科研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撰写本书过程中,不仅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还加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内容体现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目录
第一章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的评价及认识演变
第二章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及流行科学
第一节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第三章实验和临床研究方法
第一节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物模型
第三节呼吸道病毒检测及研究方法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遗传学基础
第五章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第一节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症机制
第二节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重塑及相关机制
第三节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高反应性
第四节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气道高分泌
第五节
书摘插图
第一章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的评价及认识演变
一、支气管哮喘
(一)定义和发病机制从历年来支气管哮喘定义的修订,可以反映对支气管哮喘认识的演变及相应临床处理观念的变化的过程。早在1959年(CIBA)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为“……支气管广泛收缩狭窄,其收缩狭窄程度可自发或经治疗后发生改变。该收缩狭窄并上心血管疾病所引起”。该定义曾长期被引用,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是由于发作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从而引起喘息的临床症状,一旦痉挛收缩缓解后,哮喘病情即恢复。哮喘发靖机制传统观点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过敏性疾病,有过敏体质患者吸入变应原(抗原)与呼吸道肥大细胞IgE抗体桥联结合,然后释放组胺和过敏反应慢后应性物质(SRS-A)等介质,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因此治疗措施集中于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用解痉平喘药,如茶碱和短效β2激动剂,以及抗组胺等抗过敏药物。但解痉平喘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于一时,而哮喘仍会反复发作,且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的疗效亦不甚理想。
20世纪80年代以后认为哮喘系气道慢性炎症,表现为气道上皮脱落,基底膜破坏,嗜配性料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有气道高反应性表现。因此对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为:支气管哮喘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发作性伴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甚至更长。
……